经典范文网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作文网 > 报告 > 导航

农村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发表时间:2023-10-25

农村垃圾分类调查报告集锦(3篇)。

经典范文网编辑为大家精选的这篇“农村垃圾分类调查报告”文章内容详实讲解清晰,在完成一项任务或目标后。报告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你感觉对写报告毫无头绪吗?请把这篇文章添加到您的收藏列表中。

农村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篇1

2023农村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一、调查背景

垃圾分类是解决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农村地区,长期以来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处理方式落后,给农村环境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次调查旨在了解2023年农村地区垃圾分类现状和农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情况,为未来的农村垃圾分类工作提供参考。

二、调查方式和对象

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共有20个农村地区作为调查样本,每个地区随机选择100名农民作为调查对象,共计2000份有效问卷。

三、调查结果

1. 垃圾分类认知水平

调查结果显示,84%的农民对垃圾分类有一定的了解,他们知道应该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四类进行分类投放。然而,仍有16%的农民对垃圾分类存在认知误区或完全不了解,需要加大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力度。

2. 垃圾分类投放行为

关于垃圾分类的投放行为,调查显示有76%的农民自觉按规定分类投放垃圾,但仍有24%的农民倾向于将垃圾混合投放,并且存在对垃圾分类规定的误解,例如将废旧塑料袋投放到厨余垃圾或可回收物中。此外,还有一些农民由于没有垃圾分类设施方便,选择了放弃垃圾分类的行为。

3. 垃圾处理方式

在垃圾处理方式方面,调查显示有62%的农村地区采用传统的无害化堆肥方式处理垃圾,15%的地区倾向于焚烧垃圾,而仅有13%的地区有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这一地区分布不均,给环境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需要加大对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力度。

四、问题分析与建议

1. 垃圾分类认知不足

由调查结果可见,仍有16%的农民对垃圾分类存在认知误区或完全不了解。因此,应加强农民的垃圾分类宣传和教育,通过组织宣传活动、张贴宣传海报等方式提高农民对垃圾分类知识的认知水平。

2. 垃圾分类投放行为不规范

调查结果显示,还有24%的农民存在将垃圾混合投放的行为,这样一来就会破坏垃圾分类的效果。因此,应加强对农民的垃圾分类知识教育,重点强调正确的分类投放方法和相关规定。

3. 垃圾处理设施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仅有13%的农村地区拥有专门的垃圾处理设施,这导致大部分地区使用传统的无害化堆肥方式处理垃圾,容易导致环境污染。因此,需要加大对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垃圾处理能力。

五、总结

本次调查显示,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认知水平整体上较好,但仍存在一定比例的农民对垃圾分类存在认知误区。同时,在垃圾分类投放行为和垃圾处理设施方面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应通过加强垃圾分类教育宣传、规范投放行为以及增加垃圾处理设施建设等措施,提高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效果,保护农村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农村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篇2

农村垃圾分类调查报告模板

标题:农村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摘要:本文通过实地调查和数据分析,对我国农村地区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调查发现,在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工作存在着诸多问题,包括低普及率、缺乏设施、缺乏垃圾分类宣传等。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推动农村垃圾分类的建议和措施,以实现农村地区的可持续垃圾管理。

第一章:引言

1.1 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地区垃圾数量不断增加,给环境带来了严重的污染问题。

1.2 目的:本文旨在了解当前农村地区垃圾分类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第二章:调查方法

2.1 调查样本:在本次调查中,我们选择了几个典型的农村地区作为样本点进行调查,包括XX村、XX村和XX村。

2.2 调查内容:我们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观察的方式,了解了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程度、垃圾分类设施的普及情况以及农村地区垃圾管理的措施等。

第三章:调查结果

3.1 垃圾分类现状:调查发现,农村地区垃圾分类的普及率较低,许多居民对垃圾分类的概念和方法存在一定的误区。

3.2 垃圾分类设施:大部分村庄缺乏垃圾分类设施,只有少数几个村庄设有垃圾分类垃圾桶,但数量不足以满足需求。

3.3 垃圾管理措施:农村地区缺乏专门的垃圾管理措施,个别地区出现了倾倒垃圾到河流和农田的情况。

第四章:问题分析

4.1 缺乏宣传教育:垃圾分类的宣传教育工作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不高。

4.2 缺乏设施支持:农村地区垃圾分类设施的建设滞后,无法满足居民的垃圾分类需求。

4.3 缺乏垃圾管理制度:农村地区缺乏垃圾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规范,导致垃圾处理过程中出现问题。

第五章:建议和措施

5.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利用媒体平台、设置宣传牌等方式,提高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

5.2 建设分类设施:加大投入力度,建设更多的垃圾分类垃圾桶,并统一标识分类类型,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5.3 建立垃圾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垃圾处理制度和规范,并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确保垃圾分类的有效实施。

第六章:结论

本文通过对农村地区垃圾分类的详细调查和分析,发现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只有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建设分类设施和建立垃圾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希望本调查报告能够引起有关部门和居民的重视,推动农村地区垃圾分类工作的改进。

农村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篇3

2023农村垃圾分类调查报告

引言:

近年来,随着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农村经济的迅猛发展,农村垃圾问题日益严重,对环境和公共卫生造成了严重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农村垃圾分类调查。本报告旨在分析当前农村垃圾分类的现状并提出改进措施,以期改善农村垃圾管理状况,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调查背景

农村垃圾分类工作在我国开始相对较晚,尤其是乡村地区。因此,我们选择了一个发展比较快的农村地区进行调查,以便了解农村垃圾分类的现状和问题。

二、调查方法

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随机选择了100个农村家庭进行调查。问卷包括了关于垃圾分类意识、垃圾分类行为、相关问题的调查内容。

三、调查结果

根据我们的调查,以下是我们得出的主要结论:

1. 农村垃圾分类意识较弱:只有30%的受访者了解垃圾分类的概念和重要性,其他人对此并没有足够的认识。

2. 垃圾分类行为存在问题:尽管一些家庭尽力进行垃圾分类,但还是有很多垃圾被混在一起处理。仅有20%的农村家庭对垃圾进行有效分类。

3. 垃圾分类设施不足:调查发现,只有10%的农村家庭有垃圾分类设施,这使得垃圾分类变得异常困难。

四、原因分析

我们对农村垃圾分类现状的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得出以下结论:

1. 缺乏宣传教育:农村地区对垃圾分类意识和知识的宣传教育不足,大多数居民对垃圾分类缺乏认识。

2. 垃圾分类设施不完善:由于经济条件有限,很多乡村地区缺乏垃圾分类设施,这给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3. 缺乏政府支持:部分农村地区政府对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意识不强,缺乏对垃圾分类工作的指导和支持。

五、改进措施

根据调查结果和原因分析,我们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

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提高农村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增强意识。

2. 建立垃圾分类设施:政府应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乡村地区的垃圾分类设施,方便居民进行垃圾分类。

3. 建立农村垃圾分类管理机构:政府应设立专门机构负责农村垃圾分类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培训和技术支持。

4. 鼓励垃圾资源化利用:政府应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在农村地区建立垃圾处理厂,将可回收垃圾加工再利用。

六、结论

农村垃圾分类问题不容忽视,本次调查显示,农村地区对垃圾分类的关注和行动仍然不够。为改善农村垃圾管理状况,保护环境,我们应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完善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并加强政府指导和支持。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农村垃圾分类工作的全面推进,营造良好的农村环境。

延伸阅读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精选


按理说,经历过总有感悟和收获。随着经济的发展,一般都会需要撰写报告。依据内容可以将报告分为综合报告、专题报告和呈报性报告。你看到本文时或许正在收集报告范文吧。有请驻留片刻,小编为你推荐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精选,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1】

xx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

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有20.4%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

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

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

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

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

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

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

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

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

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

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

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担心见不到父母、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

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2.3-14.4个百分点。

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和爸爸交流(57.9%),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初二留守学生比例最高。

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

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

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

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23.9%)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

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

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2】

对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思考

随着我们国家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打工已经成为农民脱

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之一。然而在农民工们带回一摞摞钞票的时候,农村随之也产生了一个新兴人群----农村留守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外出务工而随祖父母生活或寄养在亲友家的农村儿童。

一、农村留守儿童出现的问题

1、学习成绩差。农村地区学校的教育水平低下,农村留守儿童放学后因为长辈、亲人要从事大量的劳动而且自身的文化程度又普遍更低,没有时间更没有能力来辅导他们。所以,就总体学习水平而言,农村留守儿童的成绩明显低于正常家庭的孩子。

2、心里问题突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在出现心理问题时长期得不到父母及时、正确的引导,在遇到矛盾、挫折时只能自己扛。因此,导致了自尊心过强、内心敏感,对老师亲友等的管教和批评容易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自卑封闭、自暴自弃、缺乏自信、上进心不强;有种被父母抛弃的感觉,对父母产生了怨恨情绪,并将这种情绪扩大到别人身上。

3、安全问题突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的保护,在学校及生活中常常受到其他同学及他人的欺负,更是容易成为犯罪分子攻击的目标。

4、犯罪率持续上升,犯罪情节越发严重。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率持续上升,并且犯罪的倾向更加低龄化,暴力化,团伙

化,犯罪情节也越发恶劣。农村留守儿童的犯罪行为对于广大农村地区已经构成了严重的安全隐患,严重的危害了当地的治安环境。

二、加强农村留守儿童的保护

1、加强家庭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

家庭监护是对农村留守儿童保护的最重要环节,家庭监护的好坏,直接影响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家庭监护包括父母对留守儿童的监护和父母之外的近亲属对未成年人的监护。首先,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监护人人选中父母作为第一人选,祖辈次之,其他亲属最后选择。在农村留守儿童最常见的几种监护类型中,父母为监护人的农村留守儿童在生活上能得到最好的照顾,祖辈监护次之,其他亲戚监护较差,而无人监护的农村留守儿童生活状况最差。

2、加强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里干预

就目前情况而言,学校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还仅仅是着重于知识层面的教育,一般也只在上课期间对农村留守儿童进行教育管理,缺乏对他们心理状况的指导。由于实际生活中绝大部分的农村留守儿童父母不在身边,其他亲属在其心中并不具有权威,所以老师是他们生活中最权威的人了,对它们也是最有影响力的人。老师对于他们不仅会在知识的传授上产生影响,而且也会在人格的塑造上、心理的健全上起到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学校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上,不仅要进行知识传授,而且也

要关心他们的心理问题,为他们的健康成长作出指引,真正切实的做到“传道、授业、解惑”。

3、加强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法律保护

政府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让农村留守儿童在父母身边,是对其权益的最好保护。但是,就目前政策来说,农民工自己在城市生活已经很容易,若要带上孩子一起生活将会更加困难,特别是入学,城市教育资源已经滞后于实际需要,城市孩子上学都存在一定的困难,跟何况农民工的孩子。这些则需要政府不断的加强教育投入,对户口政策进行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以便农村留守儿童随父母到城市生活时能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不然,就算孩子跟父母在城市一起生活,其所遭受的种种与城市孩子不同等的待遇,也将会影响其心理的健康成长。

三、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1、建立留守儿童成长记录档案。发动老师走访留守学生家庭,以学校为单位,对全部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逐一登记造册,建立反映其进步与不足的成长记录档案,并实行动态跟踪、及时归档、分类管理、信息互通的工作程序。根据档案记录情况,有的放矢地做好工作。

2、充分利用“快乐大课间”对学生进行教育。学校以年级为单位成立留守儿童自强不息活动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班主任和一名教师具体负责。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式对他们进行教

育。如:给他们讲红军长征中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等故事;讲身残志坚为人类做出贡献的霍金、张海迪的故事;讲述自强不息、奋斗不止的全国十佳少年队员的故事。让他们受到孝敬父母,助人为乐,拾金不昧,爱拼才会赢等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强不息的精神,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帮助他们走出心理阴影.3、保护他们表现淡漠而实际上极强、极敏感的自尊心。留守儿童大多有自卑感,所以对老师有戒心,有一种对立情绪。而有的教师在处理留守儿童工作时不注意讲究方式方法,使他们最终关闭希望了之门,使本来就紧张的关系更加紧张。比如课堂上,留守儿童发出试探性的声响,这时,教师需用一个眼神,一个极细微的手势让其知道老师已注意他即可,切不可无休止的指责,老师的眼神、动作,学生可有多种理解:“老师准备原谅我”,或“老师不打算出我的丑,为的是不伤我的面子。”这样一次成功的交流,会增加师生感情,增强学生上进心。

4、教师要身体力行,做留守儿童的严父慈母,以实际行动感化他们。每天下午放学,所有留守儿童由两名值班教师负责做到四统一,即:统一组织活动,统一做家庭作业,统一就餐,统一作息时间。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享受到如同亲生父母给予的浓浓亲情。

5、教师要充分创造条件,使他们在集体中有表现自己特长的机会,增强留守儿童的“参与意识”。留守儿童受冷遇多,容

易产生逆反心理——往往怨恨、仇视周围一切,学校要求教师明确“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留守儿童也有长处,老师应该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树立其自信心,如宋学伦同学喜欢漫画,由于丑化老师同学,被认为是“歪才”,老师给他创造一个机会,让他为板报设计刊头,结果他画得相当好,同学们认为是“杰作”。他得到了一种心理上的满足,产生了振作的愿望,通过努力改正了坏习气,成了同学老师喜欢的学生。

6、结合适当时机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如宿舍纪律不好让他们想办法解决,否则故意冷漠他。让他们明白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教会他们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练就百折不挠的优秀品质,以锻炼他们的自立自强能力。

7、定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义务劳动,让其亲身体验到体力劳动的艰辛,从而锻炼他们的坚强意志。每学期一次组织他们到学校附近的砖厂参加义务劳动,砖厂紧张繁重的劳动场面,让他们体会到父母在外打工的不容易和劳动的艰辛。我校于学富老师带领十几名留守儿童采访了在学校后面砖厂打工的工人,看到砖厂紧张忙碌的场景、听到两位中年妇女语重心长的话语,十几名学生无不流下激动的泪水。“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好好学习,取得最佳成绩”的种子深深的播进了他们的心田。

8、建立留守儿童家长联系热线。通过书信、电话、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主动沟通、经常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掌握孩子的情况。比如,在留守儿童中开展“我给

爸爸妈妈写封信”活动。动员他们每月或每季给在外的父母写一封信,汇报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互通信息、增进沟通、传递亲情。老师每半月与家长联系一次,互通情况,反馈信息,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环境。

儿童是我们国家的未来,农村留守儿童也同样是我们国家未来重要一部分,随着我国城市化的不断进展,农村留守儿童将无法避免的会更大规模的出现。现在,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问题已经十分突出,若不及时加强对他们权益的保护,就算我们最终彻底消除了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那么社会也可能会出现新的断层。农民工对我们社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对于他们的后代——农村留守儿童,我们国家、社会都有责任去保护好他们的合法权益。而农村留守儿童权益保护涉及了国家,学校、家庭等各个层面,需要完善国家政策、社会保障等方方面面。这必将是一个复杂而系统的工程,但是我们相信,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权益保护会与我们社会发展与时俱进。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3】

尧棒乡位于独山南部70公里处,全乡合并后现辖5个行政村,95个村民小组,土地面积1万亩,全乡总人口13800人,全乡在外务工人口约为950人,其中农村留守儿童达567人,女272人,其中小学留守儿童达438人,留守儿童数量相对较大,留守儿童调查报告。留守儿童问题的出现不仅成为外出务工农民的后顾之忧,而且给正在成长中的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成长带来巨大影响。

为全面了解尧棒乡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20xx年以来,尧棒乡中心学校在乡党委的领导下,对全乡农村留守儿童现状及监护情况每年开学做了调查,并把调查数据汇总在学校的开学报表上。每年初对全乡9所完小及3所教学点和九年一贯制中心小学及幼儿园全面普查,并对劳务输出量较大的村寨下发了调查问卷。结合此次调查,现将"留守儿童"的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总体现状

1、留守儿童分布广泛。在这次调查中,在我乡2280人儿童中,有567人农村留守儿童,占全乡儿童的25%;其中女童有272人,占所有留守儿童的48%。单亲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430人,占留守儿童的75%;父母均在外打工的留守儿童有86人,占留守儿童的15%;另外,随父母进城生活的流动儿童有 70 名。为了增收致富,外出务工农民越来越多,随之留守儿童的数量也逐年增加。

2、绝大多数留守儿童是单亲监护或是隔代监护。在被调查的留守儿童中,7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一方在外务工,一方在家。其中85%以上是父亲在外打工,母亲在家务农,及抚养孩子。其中有15%的留守儿童是父母同时外地打工,其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5%被托付给亲友。

3、留守儿童基本能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70%的留守儿童表示父母很辛苦,约80%的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生活自理能力较强,但是90%以上学习成绩中等或偏下,成绩优秀的较少。

4、留守儿童行为习惯欠佳。在受调查的留守儿童中,行为习惯好的占25%,中等占45%,其中,说谎、打架、好吃懒做、沉迷于看电视、游戏、网络,抽烟等不良现象的约占30%。

二、存在的问题

由于家长长期在外务工,留在家中的单亲也忙于家务与农活,与孩子沟通、交流较少,疏于对孩子的关爱,更谈不上对子女进行应有的家庭教育。因此,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行为乃至心理等方面的问题较同龄儿童要多,这些孩子中50%以上不同程度存在生活无助、学业失控、道德失范、心里失衡、生病得不到及时照顾等困难和问题。

1、学习成绩一般。由于临时监护人文化水平低,没有能力辅导孩子学习,或没有这个意识,重养轻教,致使留守儿童的学习得不到有效的督促和引导;特别是父母双方均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隔代亲人照看,大部分重监护轻教育,甚至对留守儿童娇生惯养、放任自流;加之儿童本身自控能力较差,无法抵制现代社会中不良诱惑,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的现象时有发生。调查中我们发现,全乡567名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的不足10%,90%以上成绩中等或偏下。

2、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半数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没有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没有精力监护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调查报告《留守儿童调查报告》。

3、性格发展不健全。临时监护人一般只管吃穿,不愿管理教育或者不善于管理教育,致使部分留守儿童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养成任性、放纵、随意的性格。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对自身变化、人际交往等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解与认识,与此相关的也带来了一些烦恼与冲突。由于父母常年在外,孩子心灵孤独、情感淡漠,亲子关系发生了消极变化,这对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成长将产生诸多不利影响。另外,在缺乏父母关爱和正常家庭氛围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儿童,往往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缺乏主动性,大多数留守儿童表现出对家庭经济、父母健康、安全的忧虑,从更深层次来看,反映了留守儿童内心的压力。

三、对策与措施

农村孩子是未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其中“留守儿童”占了相当大比重,关注“留守儿童”就是关注农村的未来,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和空间,有利于促进学校教育和农村社会的良性发展。为了保证属于“留守儿童”的学生的健康成长,尧棒乡中心学校协同乡党委政府采取了一些应对措施:

1、加大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体系。要加大学校义务教育投入,管理好寄宿学校,对无人照看、学习和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可到寄宿学校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

2、乡党委加大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尽量从各种渠道对农村贫困家庭的经济上给予帮助,使一些家长多有些时间来照顾自己的子女。同时还利用调查结果分析,采取有效的措施。

3、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妇联组织在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各级妇联要充分发挥协调、维护、教育和服务的职能及在家庭中的工作优势,大力开展关爱留守儿童行动宣传教育,不断优化农村留守儿童生存、保护和发展的社会环境。

4、学校加强教学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对“留守儿童”产生了一定的吸引力。

5、学校各科老师,主要行政人员和班主任对学生加强心理教育,及时对“留守儿童”进行疏导教育,达到减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目的。

6、大力开展校园活动。这几年,每年学校都要开展大规模的校运会、广播体操比赛、庆祝六·一等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缓解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增加了校园生活乐趣,对“留守儿童”也是有吸引力的,缓解他们的厌学情绪。

7、实施制度化的家访,逐步建立起了学校与“留守儿童”照管者共同支持的教育模式。

通过上述措施,我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留守儿童”常见的问题得到有效制约,极少发生类似的事件“留守儿童”辍学人数及少,就是有力地证明。

四、建议

由于没有社会教育和良好家庭教育的配合,学校教育变得吃力,“留守儿童”离开校园后接触不良社会风气,家庭教育又不到位,他们又是恶习重犯,给学校教育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1、家庭教育方面。

首先,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外出务工的父母及留守儿童的代理监护人员,应尽量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温暖、关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其次,外出务工的父母也应加强与子女的联系和沟通,尽可能做到多关心孩子。第三,还要加强与代理监护人、学校的联系。

2、学校教育方面。

学校方面要重点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教育与管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要求各农村中小学对留守学生登记备案,专门管理,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管理。二、充分利用假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与家长交流,使学校内外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影响产生合力效应。三、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不断提高他们的法制道德观念,不断增强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四、重视对留守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帮助指导留守学生解决各种困惑和疑难,对其显性和隐性的心理压力进行疏导,引导他们走过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帮助其健康和谐发展。建立对“留守儿童”的帮扶制度,设立“留守儿童”档案,经常性地与他们沟通情感,弥补其缺失的亲情,使“留守儿童”在学习之余得到生活上温暖。

3、政府及社会方面。

留守学生教育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综合的社会问题,仅靠学校、教育行政部门难以解决,需要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统一认识,积极配合,协同努力,形成对留守学生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要充分发挥职能部门的重要作用,整合资源形成合力,在涉及教育教学、扶贫助困、法制宣传、预防犯罪、权益保护等领域扎扎实实开展工作,逐步形成家庭、学校、社会密切配合的留守学生教育管理体系。

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其实是“三农”问题的衍生物,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我们提出的时代要求。留守儿童问题的妥善解决,不仅有利于义务教育在农村的落实,提高农村的教育质量,还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更关系到广大农村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4】

作为农村出生的孩子,我对现在农村发生的变化感到非常高兴,当然农村的发展仍然存在严重的不足。

我从我寒假在家里的调查以及从小在农村长大的所看所见全面的分析一下我所了解的农村。

二十年来自从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实施以来,农民的生活得到很大的改善。但是农业并没有摆脱为别的行业服务的地位,农业创造的财富无情的转移到别的行业,这和别的国家争相补贴农业形成了鲜明对比。农村的变化远远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我就农村的经济,教育,卫生保健,治安,信息化的调查大概谈一下我的看法。

农村变化最大的应该是房子,从小的时候的土坯房到平房,到现在二层的楼房,但是人们的收入并没有实质上的增加,我大概调查了一下,在我们那里,现在一般的家里都是三口人,每家有四五亩的地,每年种地的收入只有两三千元钱,这里面有农民买种子(大约要一两百元)和买化肥(也要一两百元)的钱,还有自己亲自劳作,节省了耕地和丰收的花费,所以如果一普通农家只种地的话,除去日常的生活花费将所剩无几,所以我们那里的农民一般都要去干零时工。

在20xx年后,突然流行了外出打工,这是中国的大势所趋,沿海的发展给大量的农民工提供了打工的机会。现在我们村子只要有一定劳动力的人都在外打工了,虽然收入也增加了,但是和中国经济总体水平相比,我觉得还是远远不够的,现在有的家里只有丈夫在外打工,每年能够带回五六千的收入,多点的七八千元的收入,家里的收入也就是自给自足,也就是现在每个家庭平均每年有两三千元的收入,但是每个家庭都有孩子,每个父母都要赚钱为孩子盖房子,现在农村一般都盖的是两层的楼房,如果不盖的话,自己的孩子将很难找到老婆,而且会被人耻笑,而盖一个二层的楼房一般都在两三万,所以丈夫辛辛苦苦储存的钱也就是为给孩子上学的费用,以及将来孩子长大了,给孩子盖房子。

这样一个普通的家庭也就陷入了这样一个循环,父母储存的钱给孩子盖了房子,孩子又要养活自己的父母,又要储存钱为了自己的孩子,这里面不能发生任何的以外,包括家人得了什么重病。再看一下我们那里的村的集体经济,没有一个村办的企业,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只能到沿海打工,农民没钱,村的办公机关没有收入,举债运行,到达破产的边缘,农村的问题是非常严峻的问题,农村问题不解决中国不可能富裕,中国不可能实现现代化,不过中国在发展,农民问题也慢慢的解决。

农村的教育问题也非常的严峻,因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农村的人口占我国人口的决大部分,可能农村的孩子不能决定祖国的未来,但是也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乡原来每个村都有自己的小学,而现在好几个乡才有一个小学,而我们市的高中也只有两所高中,而只有一所每年有两三百个考上大学,另外一所只有几十个,这样的状况怎么可能让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很多家长还有孩子不是不想上学,一是考不上,二是考上了也可能没有钱上。现在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但是我问过很多人,普遍的反映却是用处不大。政府要加强对学校的投入以及扶持一些社会急需的行业培训结构。还有就是现在经济的发展使很多的孩子辍学去打工,我们村现在一个村只有两三个上高中的,其余十五六岁的孩子都去打工了,如何让这些孩子重返学校,也是社会要关注的问题。

农村的卫生保健就更差了。农民以前没有医疗保险,而现在突出的问题都是看病贵,所以农民只能是小病抗着,大病等死。还有就是农村没有自来水,随着环境的污染,自己井里的水到了不能食用的地步,就那我们村和附近几个村为例,普遍存在井水过咸的状况,而且杂质过多,越喝越渴,没有人去关注,农民选择了沉默。

农民看病贵,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因素构成的:

一是农民收入水平不高,抵御疾病能力太弱。由于经济条件差,很多农民大病往往错过了治疗时机,一旦发现已经成了绝症,而且治疗费用高,造成许多家庭因病致穷、因病返贫,债台高筑。

二是农村“三级卫生网”功能萎缩,农民健康无制度保障。随着农村实行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集体经济实力下降,依赖集体经济运转的农村合作医疗名存实亡,农村“三级卫生网”功能逐步萎缩,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不到满足。

三是国家卫生投入不足,卫生资源配置不合理。多年来,国家对卫生的投入不足,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卫生资源的配置明显存在着倾向城市而忽略农村的趋势。

四是医疗市场竞争无序,医院运转成本增高。由于财政投入少,医院的正常运转主要靠提供医疗服务收取的费用,添置大型先进设备主要靠自筹资金。这种机制实际上把医院完全推向了市场,其后果是形成医疗市场的无序竞争。

五是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医德医风与日俱下。由于医疗制度的弊端,我市大多医院过分追求经济利益,而忽视公益性质和群众利益,医疗行风出现滑波,医疗服务质量下降。

六是医药进货渠道不畅,中间环节多费用高。有的医院的药品进货渠道不正规,伪劣药品鱼目混珠,药品入库价与出厂价的差价悬殊。

七是地方疾病防治不力,血防工作形势严峻。我市地方疾病中要数血吸虫病对群众健康危害最大。一旦患上血吸虫病,将伴药终身,若延误治疗到晚血后期将会丢掉生家性命。

解决群众看病贵问题非小事,直接关系到人民健康水平和社会进步,关系到构建和谐社会。委员们建议:

第一、坚持办医的公益性和服务宗旨,加快医疗体制改革发展。要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我市卫生工作,围绕如何完善医院的运行机制,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质,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加快医疗制度改革。

第二、加强卫生宏观调控管理,合理节约优化医疗资源。市、县(市、区)两级卫生主管部门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监管工作,合理调配优化医疗资源,认真实施卫生区域规划,引导医疗市场健康发展。

第三、加大卫生事业投入,重点倾斜农村卫生。政府对卫生投入应逐年增加,增长幅度应不低于同期财政经常性支出的增长幅度,且应倾斜农村和城市社区卫生,真正落实“把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卫生方针。

第四、办好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牢固构筑农民健康屏障。切实抓好XX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行工作,关键是政府的补贴要及时到位,提高农民的参合率,扩大覆盖面,防止出现“三起三落”。

第五、切实办好惠民医院,真正服务好弱势群体。要使惠民医院真正“惠民”,拿出医疗惠民的硬措施,以解决低收入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第六、大力加强医德行风建设,切实维护群众的切身利益。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要重点抓好医疗机构医德行风建设,使医院为社会服务,医生为病人着想,医疗为病人满意,不断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和质量,彻底扭转过去偏重经济创收的倾向,重塑健康卫士的良好形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改革,农村的治安也成为要关注的问题。特别是近年来,我们村的治安越来越差,前年村里的牛差不多都被人盗了,今年家家养狗,但是却被不法之徒给毒死了,村里的青壮年少了,也助长了不法之徒的气焰,甚至达到了明抢明夺的地步。现在这个问题一直没有人去重视,而这个问题却和农民的生活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造成农村治疗安恶化的因素有:

一是贫困与摆脱贫困的矛盾比较突出。大多数农民仍然处于贫困之中。为了摆脱贫困只好外出打工,很难靠当地条件致富,部分人就把牟取不义之财作为致富之道。因而,在农村的犯罪中,盗窃、抢劫、诈骗等侵财案件占相当大的比例。

二是有的基层政权组织弱化,客观上助长了农村不安定因素。一些农村基层政权组织职能处于半瘫痪状态,对一些民间纠纷置若罔闻,制止不力,估计不足,任其发展,酿成事态;一些农民的矛盾纠纷无法排解,致使农村治安管理的第一道防线失去作用,预防和控制违法犯罪的能力降低,上访、聚众闹事、阻塞交通等事件时有发生。

三是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农村警力严重不足,与日趋繁重的社会治安形势任务不相适应,基层执法人员顾此失彼,疲于奔命,无法投入繁重的治安工作中去,加之装备落后,人为造成处理不及时,打击不力,不能有效震慑犯罪。

四是黑恶势力和邪教组织屡禁不绝,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因素。

现在是信息化的时代,但是如果和我的父亲说农村的信息化时,他可能认为我在开玩笑,至今为止,我们村还没有建立有限的电视网络,我在家里只能看一两个自己市里的两个台。而安装一个电话不仅要给安装费,还有每个月交月租费,这极大的阻止了农村的信息化,在信息化的今天,农村被屏蔽。

新时期,中央新一届领导集体对三农(农业、农民、农村)问题高度重视,在党的十八大中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要求更加关注农村、农民和支持农业,把解决好三农问题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村庄也发生了一些可喜的变化,比如已经不再交农业税,农民都加入了医疗合作,看病能够报销60%,而且农民的思想也开放了,很多都为自己买了保险,尽量减少天灾人祸造成的不幸。

但是这些只是农村的部分问题,完全解决农村仍需要党中央更加关注三农问题,大力扶持农业的发展,如果占全国70%以上的农村人口富裕了,中国才真正富裕了。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5】

县妇联最新调查显示,全县有农村留守儿童6005人,全县学龄儿童34675人,占17.3%,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颁发了《岐山县儿童发展规划(—)》。近年来,全县各级妇联组织发挥优势,深化调查研究,组织关爱活动,健全关爱网络,强化家教指导,为建立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20以来,共组织“六一”慰问、“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助学金”、“维权救助”等项目活动共计58.8万元,县妇联把留守儿童相对突出的京当镇和故郡镇作为试点镇。目前,我县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正在逐步建立,留守儿童成长环境逐步优化。

在总结几年来有效做法的基础上,县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从工作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为健全关爱服务机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决策依据。近期,县妇联开展了“健全农村留守儿童服务机制专题调研”活动,初步提出关爱服务机制的构成要素、运行机制及组织保障等,推进关爱服务机制建设的科学化、常态化、长效化、实效化,促进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是指针对留守儿童在成长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围绕关爱服务,在政府主导下的多部门责任主体和社会参与,所提供的补偿性措施和全方位的社会支持。基本原则是: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儿童优先的原则,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工作格局,坚持因地制宜、立足实际的工作模式,坚持多措并举、关爱服务的相应措施。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的责任主体是:党委政府的相关部门。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基本构成要素包括:

一是关爱机制:包括领导小组、责任分工、政策支持、考核评估等。

二是关爱网络:构建政府保障、学校教育、家庭监护、社会帮扶、亲情关护相结合的关爱网络。

三是关爱阵地:学校、家庭和镇村组(社区)是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的重要阵地。学校是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的主阵地,建在镇村组(社区)的妇女儿童之家、校外辅导站、青少年活动中心、托管机构等是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有效依托。家庭是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的.重要基础。

四是关爱队伍:主要由精通、作风扎实的专业工作队伍;教师、心理、法律组成的专业队伍;富有爱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志愿者队伍组成。

五是关爱活动:针对留守儿童实际需求,设计和开展专职亲情抚慰、结对帮扶、扶贫助困、心理疏导、家教指导、技能培训、安全保护等多种形式、富有实效的活动。

一是注重以政府为主导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权利主体,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解决承担着主要责任和义务。政府应牵头整合各方资源,为留守儿童提供政策、教育服务、卫生服务、社会福利和就业服务等方面的支持。

二是注重以学校为重点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由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不同程度的亲情和家庭教育缺失弱化,对留守儿童负有义务教育的学校必须通过建立补偿机制来弥补和完善。鼓励教师担任“代理家长”,在寄宿制学校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开通心理咨询热线、配备专职人员,加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是注重以镇村组(社区)为依托的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要以村级农家书屋、活动中心为基础,通过“代理家长”和“邻里帮扶”,采取托管的形式,就近解决留守儿童家庭课外的作业难题。以乡规民约形式推行留守儿童监护人的监督制度,建立安全保护预警和应急机制,配合学校和家庭共同做好留守儿童的生活照顾和安全管护。

四是注重以家庭为核心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推行监护人监控制度,强化留守儿童家长责任意识;明确约束规定,建立有效的留守儿童家长自律机制;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倡导、鼓励留守儿童家长外出务工时尽量留一人在家抚养和教育子女,或返乡就地就近就业创业,促进留守儿童减量化。

五是以社会参与为支持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通过全社会的文化建设、媒体宣传引导等,构建留守儿童的精神支柱;发动社会各界和志愿者提供实质性的关爱和帮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留守儿童关爱资源的不足,解决留守儿童的实际困难。

一是动态信息。以准确、全面、共享为原则,定期监测、层层建档、及时汇总、深入分析、准确评估和共同使用留守儿童信息库,为开展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提供详实可靠依据。

二是法律政策。加强对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深入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优化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根据实际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保护、义务教育等有关制度,强化和支持家长履行对子女的监护教养责任。进一步完善委托监护制度。

三是监督考核。制定考核指标体系,对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进行专项考核,将其纳入县、镇、村党委政府和各相关部门的年度考核目标,纳入基层考核,纳入义务教育检测指标体系和教师考评考核,切实保证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的各项措施发挥实效。

四是统筹机制。设立留守儿童关爱专项经费、建立关爱基金,多渠道开展社会筹资等方式,重点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中专职人员队伍、阵地建设、专项活动、家庭教育指导等经费的落实。形成教育牵头,妇联、综治、团委和关工委、公检法司等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社会组织广泛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定期开展专项督查,推广典型经验,解决突出问题,合力做好留守儿童的关爱服务工作。

当前,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逐渐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国家行列,如何关注老人愉快的度过晚年,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老龄化成为社会工作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空巢老人”是指不与子女居住在一起的老人,其中既包括无子女的老人,也包括与子女分开居住的老人。据全国老龄委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占人口总数10%,将达到2亿。同时,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夫妇外出去繁华都市打工,随之产生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但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情感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一些儿童甚至会因此走上犯罪道路。

3月中旬,为了仔细了解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和生存状况,该镇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和驻镇政协委员对全镇37个村、3个社区居委会进行调研,对彭王、长王两村进行重点调查,以寻求改善农村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生活保障的良策。

据调查,黄集镇有60岁以上空巢老人3570人,占总人口的4.20%,占老龄人口的45%。其中彭王、长王两村共有空巢老人142人,其中60— 70岁的70人,占49%;71—81岁的56人,占39%;80岁以上的16人,占12%;一人独居的6人,占4%,夫妻同居的99人,占69%;长年有病的42人,占29%;长年参加生产劳动的100人,占70%;在家抚养孙儿的52人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空巢老人对现在生活状况比较满意。有81%的农村空巢老人依靠子女或自己劳动进行自养。从事农业生产或其他副业的自我劳动收入以满足基本生活要求。如:彭王四组98高龄的老奶奶王明珍,53岁时老伴去世。1984年,子孙因工作需要迁居襄樊后,她一直独守空巢,开垦2亩荒地,靠自己的劳动进行自养。她说:儿孙买房、上学需要花大钱,我自己能过,不愿给子孙找麻烦。随着经济收入、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再因为吃喝问题而发愁。多数老人期待与儿女一起生活,他们认为和家人一起生活是最好的生活方式,而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比较低。但由于住房、代沟或者不愿意给子女添麻烦等种种原因未能够与子女一起生活。加上老人与子女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差异,为避免产生冲突与矛盾,而选择独立生活。个别子女具备所需的物质条件,但赡养老人的观念很淡薄,嫌弃老人,从而使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大多因了子外出打工或女儿出嫁,老人不得不独守空巢,管理责任田,养家护院,或抚养孙儿。因此,孤独是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极大隐患。部分老人感觉到自己步入老年后在社会和家庭中的地位下降,社会认同感不能得到满足。他们都盼望子女能回来看望自己,因缺乏亲情倍感孤独。同时,身体状况是老年人最担心的问题。晚年后,由于高血压、冠心病、肺心病及四肢麻木等疾病所困扰,有的老人看不起病,有的甚至担心子孙购房、上学及日常生活开支大,怕给子女拖累而拒绝接受治疗。“老有所乐”也是空巢老人所追求的。46%的老人认为,只要心境好,能够有自己比较满意的生活方式、娱乐休闲方式就可以了,快乐才是关键的。有的老人以种地拾柴、放牧养禽为乐,有的老人喜欢聚集一起谈古论今,有的则喜欢打麻将、看京剧。

农村空巢老人家庭还普遍面临看病就医、农业生产投入、人情往来等经济压力,同时子女外出务工还导致不少老人接替子女承担农业生产、人情往来等责任,加重了经济负担。

但70岁以上高龄空巢老人缺乏生活照料,他们在吃饭、穿衣、入厕、上床、洗澡、走动等方面遇到重重困难,尤其是两位老人同时得病,或一位老人独居更为困难。

精神慰藉是空巢老人渴求的重要内容,尤其是来自家庭成员的上门探视、打电话问安等形式,他们渴求的探视频率要求在一周或一月一次。他们渴求向配偶、子女或亲友倾诉烦恼。

通过调查,黄集镇总人口为8.5万人,14岁以下儿童16820人,其中留守儿童达5712人,占儿童总数的34%。通过对彭王、长王两村的178名留守儿童抽查,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的107人,占60%;留守儿童父母同时外出的71人,占40%;留守儿童中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64人,占35%;被托付给亲戚、朋友监护的7人,占4%。

在市场经济迅猛发展的推动下,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为改变生存状况外出打工,其中大部分夫妻一同外出,因经济等原因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由此引发“留守儿童”问题。由于留守儿童多由祖辈照顾,父母监护教育角色的缺失,对留守儿童的全面健康成长造成不良影响。这种状况易导致留守儿童“亲情饥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学习受到影响。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心理健康方面存在阴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燥、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因人口流动引发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通过对该镇秦家学区走访调查发现: 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或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和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

据调查,有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19%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觉得自己受岐视,9%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监护责任不落实,监护人缺乏防范意识,儿童防护能力习,农村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了侵害的对象。公安部门统计数据显示,被 群体中,第一位是流动儿童,第二位是留守儿童。女孩受到 害又不能及时得到父母帮助,极易造成严重后果。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6】

全国妇联20xx年5月发布《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中根据《中国20xx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样本数据推算,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占农村儿童37.7%,占全国儿童21.88%。与20xx年全国1%抽样调查估算数据相比,五年间全国农村留守儿童增加约242万。

20xx年5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调查在河南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重庆市、贵州省等6个劳务输出大省(直辖市)的12个县(市、区)进行,共调查四至九年级农村留守儿童4533人(占61.7%)、非留守儿童2731人(占37.2%)、教师687人、校长42人。

一、总体情况

本次调查发现,留守儿童总体上形成了比较积极的价值观,对未来怀有希望,向往城市生活,家庭关系良好。有92.1%的留守儿童为自己是中国人感到自豪,91.9%对自己生活在中国感到满意;有82.4%的留守儿童对未来抱有希望,77.7%希望以后在城市生活;有90.2%的留守儿童与母亲关系很好,89.4%与父亲关系很好,大多数留守儿童将母亲视为最重要的支持来源。

二、成长中的九个突出问题

1.留守儿童的意外伤害凸显

在过去一年中,有49.2%的留守儿童遭遇过意外伤害,比非留守儿童高7.9个百分点,遭遇割伤、烧伤烫伤、被猫狗抓伤咬伤、坠落摔伤和蛇虫咬伤、车祸、溺水、触电、中毒、火灾、自然灾害等各种意外伤害的留守儿童比例都高于非留守儿童。

2.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

有20xx%的留守儿童自评学习成绩偏下,82.1%的人有过成绩下降的情形。留守儿童学习不良行为较多:没完成作业、上学迟到、逃学的比例;而不想学习和对学习不感兴趣的比非留守儿童高5.6和3.2个百分点。留守儿童缺乏所需要的学习辅导:有68.7%的留守儿童曾听不懂老师的讲课内容,有58.1%的人在学习上遇到问题没人帮助。

3.留守儿童社会支持较弱,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

留守儿童的家庭支持弱化,前三位的支持来源依次是母亲、同学朋友和父亲,而在非留守儿童的支持来源中,父亲第二,同学朋友位列第三。母亲仍是留守儿童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是主要的情感支持和实际帮助来源以及价值肯定者。同学朋友是留守儿童心里话的首位倾诉对象和遇到困难的第一求助人选,但需警惕不良群体的影响。老师对留守儿童的支持更多地体现在学习辅导上,情感支持相对欠缺。22.6%的留守儿童觉得在需要时没人能帮助自己。

4.留守女童负面情绪相对明显

留守女童的自我接纳程度低,对自己总体上感到满意(76.5%)和经常觉得自己是一个有用的人(64.4%)的女童比例比男童低5.9和8.6个百分点,而常常觉得自己不如别人的女童比例(40.7%)比男童高6.6个百分点。女童自评父母外出后,自己比原来抑郁、焦虑、爱发脾气、胆小的比例也高于男童。此外,有42.7%的留守女童经常觉得孤独,不仅高于留守男童6.2个百分点,也高于非留守女童6.7个百分点。

5.留守男童问题行为令人担忧

留守男童问题行为多,学习及校园生活中的障碍也多。留守男童迟到(41.8%)、逃学(7.4%)、受老师惩罚(73.5%)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5.3、1.9和5.4个百分点;不想学习(40.4%)、对学习不感兴趣(44.8%)、很难集中注意力学习(64.4%)、没完成作业(54.8%)、成绩下降(83.2%)的比例比非留守男童高3—10.7个百分点,也都高于留守女童。有51.6%受过同学、高年级学生、社会上的人或帮派团伙欺负,高于非留守男童和留守女童11和7.6个百分点。

6.父母外出对小学中年级儿童影响更大

感觉父母外出后自己更容易被欺负(23.7%)、被歧视(19.8%)、性格比原来内向(41.7%)、胆小(18.9%)的四年级留守儿童比例在6个年级中最高。他们经常想念父母、担心见不到父母、担心父母不爱自己的比例最高,比初三学生高21.3、25和11.1个百分点。四、五年级的留守儿童表示目前自己最需要和父母在一起,而其他年级的学生最需要学习辅导。

7.青春期叠加留守使得初二现象更为显著

初二留守学生在学习及校园生活方面遇到的障碍更多,上学迟到(49.8%)、逃学(8.7%)、不想学习(62.8%)、对学习不感兴趣(67%)、听不懂老师讲课内容(86.3%)、遇到问题没人帮助(68.4)、没做完老师留的作业(62.7%)以及被老师惩罚(75.2%)比例均高于初二非留守学生,分别相差2.3-14.4个百分点。

初二留守学生与父母的关系更差,经常和妈妈交流(64.3%)、经常和爸爸交流(57.9%),而被父母训斥吓唬(22.8%)的初二留守学生比例最高。唯有初二留守学生把同学朋友视为最重要的社会支持来源,重要程度甚至超过了母亲,其中的某些负面影响值得关注。

8.寄宿留守儿童对生活满意度相对较低

寄宿留守儿童各种需求的未满足程度高:一是学习辅导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学业需求。二是生活单调,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精神需求。三是情感支持不足,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心理需求。七成多(76%)留守儿童表示在住校期间想家,仅两成多(23.9%)表示生活老师会经常找他们谈心。四是管理不到位,不能满足寄宿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寄宿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较差,生活卫生设施配备与维护状况不容乐观。安全状况堪忧,有87.5%的寄宿生表示宿舍中发生过丢失财物的现象,57%表示宿舍里有同学拉帮结派欺负别人。

低龄寄宿趋势明显。有35.2%的留守儿童是从小学就开始寄宿的,其中15%从小学四年级及以下就开始寄宿,寄宿留守儿童从小学高年级不断向下延伸,少数学校还出现了一年级甚至是幼儿园就开始寄宿的现象。

9.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整体状况欠佳

父母都在外地的留守儿童最多,占51.7%,其次是父亲外出的,占40.2%,母亲外出的最少,占8.1%,但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在各个方面的问题最突出。他们生活习惯更差,网络不良行为更多,意外伤害更多,对留守生活的负面体验也更高;学校表现更糟糕,遭受欺负的比例更高;

母亲外出的留守儿童虽然面临学习生活中的重重困难,对现在生活的满意度最低,但他们没有放弃对自己和生活的信心,仍旧表现得积极向上,他们中有94.4%希望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留守儿童问题是一个社会性的综合问题,关乎到教育、心理、法律、经济等方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及成长需要全社会的关爱、帮助和支持。

“中国少年儿童平安行动”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公安部、全国少工委于20xx年发起的一项以少年儿童安全自护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少先队品牌活动。它对引导少年儿童平安自护和健康成长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7】

为贯彻落实区委关于留守学生之家建设的精神,切实加强农村外出务工农民留守子女的教育和管理,帮助和服务我镇留守少年学生健康成长,进一步营造关心、重视留守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浓厚氛围,结合我镇实际情况,认真开展了建设“留守学生之家”工作,现就开展情况作以下总结:

一、组织领导健全

为了加强对留守学生工作的统一领导、管理及跟踪工作,我镇领导高度重视,以镇中心小学为主要阵地成立了“留守学生之家”管理运行领导小组(下设学科教学组、生活指导组、安全管理组、后勤保障组),确定了一名副校长、德育主任、少先队总辅导员和十名班主任老师负责具体工作,并制定了“留守学生之家”管理、活动、卫生等制度,确保关爱留守学生活动顺利开展。

二、硬件设施完善

镇党委、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留守学生之家”硬件设施,使其配备相应的图书室、体育器材室、通讯室、娱乐室、兴趣室、心理辅助室等,使其成为关爱留守学生的活动基地,确保了各项活动的顺利开展。

三、帮扶疏导全面

镇团委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多次组织志愿者对留守学生在安全、健康、品德、学业、生活以及心理素质等方面进行帮扶。

1、建立了学校家庭联系制度。学校要求教师要重点做好留守生的家访工作,每月与留守生家长至少联系一次,促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班主任每周至少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家长或托管人联系,家长及托管人每月至少书信、电话与学校联系。班主任成为了心理咨询的行家里手,每一个办公室也成为留守生的心灵驿站。在教师中倡导了“温馨”教育、“赏识”教育,让“留守学生”感受学校、班级温馨的“家”的氛围。

2、建立了结对帮扶制度。一是学校组织教职工与“留守孩”结成对子,加强个别辅导,实行全程跟踪教育。二是组织同龄优秀学生与“留守孩”结对子,开展生活、学习互动互帮活动,帮扶效果较显著,留守学生与老师和同学的关系更加紧密。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8】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是目前全社会关注的一大问题。为了全面了解开发区留守儿童家庭生活、教育状况,推进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工作,通过问卷调查、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开发区(园区)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摸底、调查。

一、基本情况

开发区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入),留守儿童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群体,在特殊时期这一群体的生存和权益保护状况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1、开发区(城南学校施教区)现有留守儿童256名。调查显示,有31.3%的属父母外出务工,一个星期左右与孩子联系一次,36.5%的半个月或一个月与孩子联系一次,和孩子见面的多为半年以上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由于父母常年在外,长期和孩子分离,对孩子缺少关爱,缺乏交流沟通,导致亲情缺失,监护不力,致使一些留守儿童软弱无助,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

2、留守儿童家庭生活环境情况。从总体情况看,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多数是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近亲属。其中78%的留守儿童随祖父母、外祖父母一起生活,20%的留守儿童与其他亲戚一起生活,2%的留守儿童由老师或其他人担当监护人,隔代抚养情况较为普遍。

3、留守儿童学习情况。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多数处于中下游,成绩优秀的较少。学龄留守儿童中,学习优秀占15.9%;学习良好,占35.9%;学习成绩一般,占43.7%;学习成绩较差占4.4%。其中,有72.6%的留守儿童在学习上遇到困难需要辅导时首选的是老师,单独选择监护人或哥哥姐姐辅导的仅占18.7%。

二、存在问题

儿童时期是人生中受教育、长身体、培养健康心理的关键时期,他们不但要接受学校的教育,还要接受社会的关爱,更要沐浴在父母亲情的家庭教育之中。尤其是农村留守儿童最需要父母关爱,远离了父母,由其他人代为监护,使这些儿童的受教育状况、健康成长受到了较大的影响。

1、隔代教育力不从心。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多半以上,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忙于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监护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监护孩子。因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使青少年犯罪率上升,加重家庭负担,危害社会。

2、家庭学校沟通不够。由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尤其是祖辈监护人,很少甚至从不主动与孩子的老师联系或参加家长会,缺乏与学校的沟通,也不过问孩子在学校的行为及学习情况,加之学校老师缺少对孩子的家访,有的孩子抓住这个空档,在学校欺骗老师,在家里又蒙骗监护人,双方无法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能实现有效对接。使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和学习得不到发展而走向消极的一面。

三、工作策略

1、加大家庭教育支持力度,优化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环境。根据园区内外来务工人员多,留守儿童多的特点,学校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把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作为学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为开发区社会、经济建设作贡献的有效措施,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留守儿童监护网络。对无人照看和学习、安全得不到保障的留守儿童到学校寄宿读书,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近期将利用市局支持资金对学生食堂、宿舍进行改造,为寄宿留守儿童(外来务工子弟)创造更加优美的成长环境。

2、切实执行规定政策,确保外来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对外来无务工子女学校尽力接收其入学,并按学区内学生对待,一视同仁收费,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努力为留守儿童接受同等教育创造条件。

3、加强沟通交流,形成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合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互动网络,对所有留守儿童(外来学生)逐个建立学习、生活档案,摸清留守儿童的家庭地址,保持和留守儿童父母定时(不定时)联系,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及其监护人座谈会,加强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的交流与沟通,及时通报学生在校学习表现情况,让监护人及时了解留守儿童在校情况,并及时向学校反映回家后的思想状况和行为习惯,使学校和监护人能有效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农村留守儿童现状调查报告【篇9】

关于农村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报告近两个星期我们小组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教育情况做了一个实践调查。对现在农村留守儿童情况有了一个深刻的了解。并对我们的调查结果给以了总结和分析,对其面临的问题给以文字表现。并经过我们组员的讨论与研究提出了几点解决建议。

一、 农村儿童成长与教育调查统计表

问题 调查选项 比例 父母外出打工比例

父亲母亲双方外出打工 31% 父亲单方外出打工 60% 母亲单独外出打工 9%

父母探亲时间

一年一次 74% 两年一次 17% 三年一次 9%

监护人状况

与母亲居住 51% 与父亲居住 5% 与祖父母居住 30% 与外祖父母居住 11% 独居 3%

感到孤独烦躁时

找朋友倾诉 64% 看电视 14% 玩耍 16% 无法解脱 5%

学习态度

对学习感兴趣 51% 一般 37% 学不进去 9% 旷课逃学 3%

遵守纪律情况

遵守纪律 85% 经常迟到 15%

课外活动与娱乐

做家务 56% 干农活 29% 玩 3%

遇到困难时

靠家人 45% 靠朋友 20% 靠自己 17% 靠老师 18%

生病时

母亲照顾 56% 父亲照顾 29% 祖父母照顾 5% 亲戚或其他人 10%

二、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农村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缺乏父母的关爱,家庭教育缺失,学校教育软弱无力,社会对这一弱势群体又关心不够。他们被父母“遗弃”,被学校“遗弃”,也被社会所“遗弃”。由于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监管、教育处于一种“真空”状态,从而导致许多留守儿童人格发展不健全、学习成绩滑坡、人际交往出现障碍、良好思想树立出现危机,有的行为甚至表现得很极端。具体而言,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教育欠缺

农村留守儿童形成的直接原因就是父母双方或一方进城务工,致使留守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亲子间沟通中断,互动缺失。外出务工父母即使想要好好教育子女,但终因天各一方,对留守子女的教育难免陷入“鞭长莫及”的境地。更糟糕的是许多外出务工父母连与子女的基本交流都没有,更何谈对子女的引导、教育与关心。有的父母半个月或一个月才与孩子联系一次,有的甚至长年累月没有联系。抑或一年回家探亲一次,抑或数年不知家里的境况。子女与父母长期分离,缺乏联系,使得父母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思想的变化,从而对其缺乏必要的关爱与引导。父母在家庭教育中的地位被祖父母、外祖父母或是父母的亲朋好友取代。在祖父母、外祖父母监管的情况下,出现隔代教育力不从心的状况,祖辈的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对孙辈的监护仅仅从物质生活方面予以满足,这难免会走向一个极端:他们对孙辈过分的溺爱,使得留守儿童变得娇生惯养。即使是在父母面前,也有这种情况的发生,父母对留守子女照顾不周,内心感到愧疚,为了补偿孩子,他们就尽量满足孩子的物质需要,因此,留守儿童也就要风得风,要雨得雨。这种以物质的满足代替精神上的安抚,将孩子一步步往悬崖边上推,一不留意孩子就有可能掉进深渊。而委托他人监护孩子则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受委托者更多的是对留守儿童的漠不关心,持一种放任的态度。有的是留守儿童太调皮,他们根本管不了,也有的是害怕管多了受到其父母的埋怨,因此他们的监护也只是“有所为,有所不为”。留守儿童也就变得胆大起来,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肆无忌惮。总而言之,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给留守带来了一系列严重的后果。对留守儿童的监护不力,导致农村留守儿童价值取向的扭曲,无限制的物质满足,行为规范上的放任,精神上的漠不关心,使孩子变得功利起来,表现出个人享乐主义的人生观。好逸恶劳、奢侈浪费、乱花钱、摆阔气的错误思想观念极易在留守儿童中形成。家庭教育缺失导致的另一严重后果表现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方面。父母长期在外,留守儿童亲情缺失,缺乏起码的父爱母爱。他们普遍缺少情感教育和心理关怀,没有倾述和求助的对象,这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极为不利,容易引发多种心理疾病。他们不愿与外界接触或是接触甚少,因此很多儿童表现得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其有的行为甚至让人不可理喻。这些心理障碍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自古圣贤之言学也,咸以躬行实践为先,对于职业人。报告十分的重要,经常编写报告,能使我们在工作中的条理性更强。以下是栏目小编为大家精选整理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内容,也许本文能为您提供一定帮助!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篇1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发展要讲究科学,社会要讲求和谐。在科学发展观日益深入教育领域的今天,看看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我利用节假日对我镇农村小学进行社会实践调查,进一步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存在的问题

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子改建为砖瓦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再而是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新溪镇14所小学只有三所有用电脑室,7所拥有电教室,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只有二所小学达标。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在村小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乡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下降。采用“一块黑板一张嘴,两只粉笔书一本”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的教师仍为数不少。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另一方面,多数农村家长对子女教育实际重视不够,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共同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间接地影响了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其所存在的弊端。

解决问题的办法

基础教育不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科学的必然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必须及时采取得当的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学校教学条件差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的薄弱环节;教育部门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把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杜绝教师培训走过场。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教育打下扎实的基础,让农村教育得到良性发展。

一、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学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现阶段上级财政拨付的免费教育资金只能够维持学校的一般性开支,不足以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学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只有切实提高村办小学的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才能得到相应提高。

二、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切实贯彻好教师工资的有关政策,想办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三、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能力和生活能力的教育,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管理水平。

这次走访,使我受益匪浅,看到了乡村发展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同时,也了解到了乡村小学教育的真正现状。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是农村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只有加强农村小学教育的力度,才能逐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农村小学教育需要国家和政府更高的重视和不断的探索,更需要全民支持。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篇2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奏响,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我利用暑假的时间来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子改建为砖瓦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在农村中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去的陈庄镇的爱林二村原来有一所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因此生源逐年减少,最后学校废止,目前大多数学生就读于一所乡级小学。撤并村级小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老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部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篇3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调查报告

农村小学教育是我国的基础教育。农村小学教育办得好坏,直接影响到中学、大学乃至整个国民的教育。然而,经调查发现,农村小学教育的整体性薄弱状况一直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在办学方向、教育经费和师资队伍等方面还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

1.学校管理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安全是学校的保障,行风是学校的形象。农村学校在教学常规管理方面重点检查学校各项计划、制度的制订与落实,以及老师的备、教、辅、改、考等情况,各学校基本上所有教师都有备课,不存在不备课,不布置作业和不批改作业的现象,但还是有只备主科不备小科和备简案等现象。在教研教改方面,开展的活动方式主要是互听互评的教学专题研讨等,而业务学习却存在走过场的现象。农村学校的安全管理已上了一个新台阶,从上到下高度重视,是危机中的转机。农村学校的教风相对城镇要好得多。

2.、小学生人数急剧减少:随着计生工作的发展,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当前农村小学学生人数急剧减少情况严重。农村人口城镇化和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外出就读、一味追求优质教学资源等原因,导致农村小学的规模不断缩小。就刘陈、溪桥、南沙几所学校而言,许多学生流入黄桥镇区就读。现在原来的所谓的中心小学也往往不足1000人。

3、小学教师结构不合理,队伍老化日益严重:近几年来,由于没有有效的机制确保教师队伍中的新增人员进入农村小学任教,导致小学教师的年龄结构老化。另一方面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英、美、体、音等专业学科教师缺乏,教师兼科现象较普遍。我个人觉得这已成为制约农村小学教育发展的瓶颈。因老师年纪偏大,教学能力又参差不齐,绝大部分教学方式落后,新的教学理念无法渗透其思想,大部分村小教师依然是用“一块黑板一张嘴,两只粉笔书一本”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任务的,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个阶段。农村小学教师被戏称为“赤脚医生”。

4、教育设施设备落后,教师使用电教平台技能有待提高:目前很多农村小学还是采取“一本教案一支粉笔一堂课”的传授模式,现有的教育教学设施设备落后。优质教育资源的缺乏,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虽然现在学校教学设施设备得到长足的完善,但要使先进的教育设施设备发挥作用,教师使用电教平台的技能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5、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物价的飞涨,农村教师的生活水平不升反降,远远滞后于其他行业,挫伤了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教师的绩效工资政策并不能真正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还需进一步完善,要与时俱进。

6、教育教研落后,素质教育难以实施: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地培训。校本培训的开展工作仍需进一步加强。农村小学教师教学任务繁重,学科课程又多,每位教师要教几门课程,备几本教案,备课、讲课、批改、辅导、考试。特别是安全,家长担心、教师操心、学校提心吊胆,教师不得不在安全工作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安全第一”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教师全员集中教研、课程辅导无法进行,哪怕是半天时间都不敢安排,生怕出现意外。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政治学习只能是挤时间、抢时间,几乎没有空闲时间去钻研新课程改革,去开展教研。在市局应接不暇的活动下,造成不少教师忙于应付,手忙脚乱,心力交瘁,教研、教学相脱离,教研活动、校本培训效果欠佳。许多教师依然是“经验型”、“辛苦型”。“研究型”、“创造型”教师在农村微乎其微,少之又少。农村基础教育师资力量本来就薄弱,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更需要方法理论上的指导,但受经济条件和安全等因素的影响,教师缺乏有效的培训。课改很大程度上依然是“穿新鞋走老路。”

7.学生及家长:农村孩子由于受地域条件的制约,普遍存在着接受学前教育很不规范的现象,绝大多数幼儿的家教几乎为零,学前教育也相对不足,错过了幼儿智力发展的最佳期,造成学生发展很不均衡。学困生居多。致使学生家长不理解、不满意。随着农村家庭生

活水平的提高,城镇教育优势的诱惑,致使大量学生流入城里。

8、因学校撤并,路途遥远,导致学生上学困难,有的村离学校有近5公里远,有的即使有车辆接送,但大多是三无车辆,安全隐患随时都有。另外,许多家长为了自己上班,不按学校规定时间将学生送到学校了事,学生游离在校园外,给学校安全管理带来了隐患。更多的是农村学生家长外出务工较大,造成留守学生增多,孩子的爷爷奶奶管理、教育不善,后患较大。

综上,目前农村小学教育实现教育公平,促进均衡发展,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教育不公平的现状,加强基础教育薄弱环节,尽快使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加强农村师资队伍建设,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对农村学校做好政策倾斜,不断选派优秀教师、专业型教师到农村任教,特别是英语、体、音、美、科学教师。还要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水平,努力留住优秀教师,让他们扎根农村教育,从真正意义上实现素质教育。学校要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经常创造条件促使农村小学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培训,了解最新教学理念,熟悉全新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教师本身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要关心、帮助、激励农村孩子,特别是留守儿童,学困儿童,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二、充分挖掘镇区学校资源优势,加强村小内涵建设,实施理念带动、科研联动、教研互动、蹲点促动、督导推动战略。市局统筹安排优质人力资源,开展各类教育科研活动,如公开课、研讨课、示范课、校本研修、课题研究等。实现资源共享,增加学习机会,感受先进的课程理念,为教师提供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锻炼的机会。为农村教育发展奠定基础。

三、建立合理的教师流动机制。打破学校之间的严格界限,实行跨校兼课,体、音、美教师到不同学校授课,让校校有歌声、校校有球声、校校有绘画。激励优秀教师到薄弱学校任教。师资要适当向农村学校倾斜,实现区域内教育资源优化组合,提高整体办学水平,缩小校际间的差距,促进农村小学的均衡发展。只有这样,农村孩子才有享受优质教育资源的可能。

四、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大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力度。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需以政府投入为主,教育经费、教育设施尽可能向农村倾斜,特别是远程教育资源的投入,学校可充分利用教育网络资源平台,学习优秀教师的备课、教学设计、作业优化等,溶入自己教学实践,为农村教育发展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

五、改革小学管理体制。选派业务能力强、有丰富的学校管理经验、工作认真负责的同志担任校长,同时配备1—2名兼职教研员,具体指导小学教学,教研员应在农村小学担任少量课程,主要精力应放在小学业务指导上。

随着《新义务教育法》不断落实,农村小学教育现状一定会有根本的改变。我们相信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一定会对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作更多更详实的调研,制定出一系列切合实际可行的整改措施。大力发展农村学校,改变农村教育现状,任重而道远,但我坚信:农村小学教育明天会更美好!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篇4

一、调查背景

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的重要保证,我们于XX年3月份对我市农村小学开展了调查访问,调查组得到了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和配合。这次调查,采取听汇报、发问卷、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调查范围主要在两所小学的三、四、五年级部分学生和家长中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390份,收回有效卷371份。学生和家长对问卷内容进行了逐项填写,先后三次召开座谈会。

二、调查目的

目前,农村中很多家庭已相对地富了起来,家长们也能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但他们只是一味地把孩子送家教班、特长班把教育责任全权委派给老师,自己不注重对孩子进行家庭教育,有的家长对家庭教育的知识一无所知或一知半解,甚至违背小学生成长的客观规律,急于求成,拔苗助长。为了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同时引起教育部门、教育工作者对家庭教育的高度重视,以便采取各种办法,协调好校内外各种教育力量,使学生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快乐地成长。

三、调查步骤

这次调查,主要使用问卷调查法、座谈法和家访谈话法。对学生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父母对你的哪方面最关心?你觉得爸爸妈妈和自己是平等的吗?对家长专项调查的要点是:你觉得爸爸妈妈说的话都是对的吗?你在家里帮爸爸妈妈做家务吗?......通过回收调查表,研读家访、谈话纪录,综合起来分析,探求共性原因,完成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关于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的调查报告》。

四、调查对象

1、家长的职业:农民占57.5%;干部和工人占38.8%;个体户占3.7%工人中大部分是在社区企业或从事临时建筑工,属农工兼顾,均居住农村。

2、家长文化程度:大专以上占6.3%;中专文化占12.1%;初中占66%;小学文化占15.6%。家长的文化大部分是小学和初中,其中一部分未读初中。

3、家庭经济收入:来自农业和农亲找工收入较低的占83.8%;收入较好的只占2.5%;经济困难的占12.5%;特别困难的占1.2%。

4、家庭组成情况:原婚的占91.2%;再婚的占2.5%;单亲家庭占6.3%。

5、家庭学习环境:参加问卷调查的家长,平进看书看报的占17.5%;畏导孩子学习的约占23.75%。农村家庭没有良好的学习氛围,能给孩子提供单独的学习场所、有桌椅、灯具、必须的学习用品及图书资料,并能在平时购买少量的课外书籍等占25%左右。这些并非全是家庭经济所限,大部分还是家长的认识和观念问题。

五、调查结果

由本次调查的情况来看,当前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还存在很多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溺爱在本次调查中,家长溺爱孩子成为家庭教育的最大误区,有50%的家长认为爱孩子就是满足孩子的需要,对孩子有求必应。农村责任田的承包、改革开放政策的落实,农村很多家庭的条件明显改善,他们有能力为子女提供最好的生活条件,而计划生育政策的结果又使农村独生子女剧增,从情感上他们愿意为孩子奉献一切。现今很大一部分家长在自己成长过程中,都曾承受过物质上的匮乏,他们今天不想再让自己的子女遭受自己童年的困境。于是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教育口号率先在每个家庭中得到充分的体现。这些家长实质上并不懂得爱孩子,他们不知道爱孩子不仅仅是奉献和满足,更重要的是要教给孩子学习的方法和生存的能力,忽视了父母永远是教育者这一角色,忽视了他们对孩子应有的教导职责。这种家庭出来的孩子,在课堂上无法理解简朴和珍惜的含义,无法理解家贫出孝子、执绔出富家的千年古训。将来走入社会,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和面对困难挑战自我的能力将会受到严重挫伤。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篇5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奏响,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我利用暑假的时间来到农村Xx小学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Xx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子改建为砖瓦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 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Xx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Xx小学还没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 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在Xx中小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三 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四 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去的Xx小学,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因此生源逐年减少,大多数学生就读于一所乡级小学。撤并村级小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老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五 教师不够严谨

该校部分教师放松了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得不够严谨。使得学生放松了学习,对学习没有紧迫感,缺乏竞争意识,这也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六 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该校教师的调动性大,导致教学工作缺乏稳定性。教师之间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使学生对教师没有习惯性,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不是一时就能适应。

七 教学方法单一

该校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导致学生上课时精力不够集中,不能更好地掌握堂上知识。第二课堂活动和文娱活动开展得不够多,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部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 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通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二 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只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况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通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责任感,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助。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况,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老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篇6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奏响,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我利用暑假的时间来到农村Xx小学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Xx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来简陋的土坯房子改建为砖瓦房,宽敞明亮,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但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Xx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Xx小学还没有多媒体教室,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在Xx中小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能力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而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大量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责任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直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去的Xx小学,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因此生源逐年减少,大多数学生就读于一所乡级小学。撤并村级小学,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但目前农村小学不提供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天老回跑不仅浪费时间,而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五、教师不够严谨

该校部分教师放松了教学管理工作,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督促得不够严谨。使得学生放松了学习,对学习没有紧迫感,缺乏竞争意识,这也造成教学质量下降。

六、教师队伍不稳定

由于该校教师的调动性大,导致教学工作缺乏稳定性。教师之间缺乏凝聚力、向心力,对学生的教育缺乏长远规划,使学生对教师没有习惯性,特别是小学阶段学生不是一时就能适应。

七、教学方法单一

该校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课堂气氛不够活跃,导致学生上课时精力不够集中,不能更好地掌握堂上知识。第二课堂活动和文娱活动开展得不够多,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情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部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因此,只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接受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篇7

教育改革的春风已吹遍中国大地,基础教育工程已经被列入国家教育的重中之重,新一轮课程改革已付诸实施,素质教育的号角早已奏响,可是,当前农村小学的教育现状又是如何呢,我利用暑假的时间来到农村进行社会实践,了解目前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

农村小学的整体面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首先是在校舍上,由原先简陋的土坯房子改建为砖瓦房,宽敞明亮,为学生供给了更为优良的学习环境。其次是教学的硬件设施上,一改过去破旧的拼凑起来的桌椅板凳,取而代之的是配套的全新桌椅,图书、文体器材、各种教学仪器也有相应的配备。第三是在学校的师资队伍有所壮大。可是,我认为目前农村的小学教育仍存在许多弊端,主要表此刻一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规模小,硬件设施落后

尽管目前农村小学在校舍及硬件设施配备上虽然已有了很大的改善,可是,与城市小学相比差距仍然很大。由于农村教育经费有限,很多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大部分农村小学微机室、多媒体教室缺乏或不完备,图书馆的书籍数量少且陈旧,体育器材也很贫乏,很多设备仅仅是摆设,坏了也经常缺乏资金买新的。

二、教师的业务水平不高,工作负担重

在农村中学中,年纪偏大的教师较多,这些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教育方式落后,教学质量存在很大问题。由于农村信息相对闭塞,与外界的交往不多,造成小学教师的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本事不强。多数教师依然是用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的传统方法来完成教学,而学生的学法仍是听、写、读、背、考的五阶段式。这种原始落后的教学方式,不但不能适应当代教学的需要,并且加重了师生负担,消耗了他们很多时间和精力,取得的却是事倍功半的教学效果。同时,农村家长为生活所迫纷纷外出务工,使农村家庭教育的缺位现象严重。把本应由家庭、家长承担的教育职责全推给教师和学校,要求教师在学习上、生活上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心和照顾,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负担。

三、素质教育难以实行,课程改革举步维艰

农村教育,一向笼罩在应试教育的阴影里。受大的环境制约和影响,教师们都把学生考高分作为自我的唯一目标,学校也用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唯一依据。音乐体育美术英语等课程虽然开设,但实则难以得到保证,学生的身心难以得到全面的发展,知识面狭窄,观念滞后。

四、村级小学减少造成学生上学不便

我所去的陈庄镇的爱林二村原先有一所村级小学,但由于教学条件差,教学设备落后,以及越来越多的家长把孩子送到教学质量较好的城镇学校就读,所以生源逐年减少,最终学校废止,目前大多数学生就读于一所乡级小学。撤并村级小学,在必须程度上有利于集中教育资源,节省教育开支,但目前农村小学不供给住宿,这就造成了部分家比较远的学生上学的不便,小学生年龄小,每一天老回跑不仅仅浪费时间,并且学生的人身安全也难以得到保障。

综上所述,当前农村的小学教育情景实在是不容乐观,农村小学教育占了义务教育的半壁河山,必须高度重视它所存在的弊端。基础教育部扎实,教育的发展也就只能成为一句空洞的口号。其问题的解决也是实现教育公平、均衡的必经途径。否则,就相当于丢掉了小学阶段的大多数,丢掉了整个基础教育的基础,也就谈不上什么全民素质教育了。所以,仅有采取措施彻底改变农村孩子理解条件最差的学校教育的现状,加强和牢固基础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是农村小学走出困境,为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推动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改善农村小学办学条件

改善农村小学的教育条件、物质条件,必需以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并且政策尽可能向农村地区倾斜,向薄弱、偏远的农村中小学地区倾斜。没有相应的教育条件,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乃至校舍,提高质量只能是一名空话。中央及省级财政可依据各乡村学校的学生数将乡村教育的经费定额、定时、定量地经过银行划拨给乡的九年一贯制乡村学校,这样可避免教育经费在多个中间环节的截留现象,又可保证乡村教育经费的稳定性、均等性、可靠性。同时,要注重改造小学的危房,购置必需的教育仪器设备和图书资料,使村办小学办学条件、管理水平、教育教学质量有明显提高。

二、加强农村小学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乡村教师的地位和待遇,保证村小师资队伍稳定和扩充。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知识分子的政策,想方设法改善农村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因为教师仅有在具有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个人素质、职业前景和工作动力的情景下,才能满足人们对他们的期望。在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整体素质方面,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应注重教师培训的经常性,创造条件和机会使农村小学教师能够参加继续教育。经过学习和培训,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不断有所完善,从而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另方面,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教育职责感,根据学生的不一样特点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不断改善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发展农村小学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造本事,以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要。由于所处生活环境和学习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的孩子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激励和帮忙。尽可能对每个学生,尤其是打工子女的基本情景进行了解,多关注其学习完成和变化情景,多与他们谈话和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对他们的教育应以鼓励为主,使教师的鼓励变为孩子学习的监督和动力。

三、更新教育观念,开展形式多样的素质教育活动

素质教育是一种突出生存本事和生活本事的教育。能够使学生认识到具有真才实学、一技之长的重要意义,要求课堂教学更多地联系生活实际和生产实践,并自发地抵触以考试为中心和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学方式。保证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的课时,重视课外活动的开展,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本事和创新思维。同时,也要注重提高农村教育管理者的素质教育管理水平。

四、实行寄宿制的管理方式

小学生由于年龄太小,每一天上学需来回四趟,每一天来回跑很不方便。并且学生路上安全也得不到保证。如果农村小学实行寄宿制,那么学校也便于管理,尤其是留守儿童,能够填补家庭教育的空缺,同时学生的人身安全也得到保证。对已撤销的学校校舍要合理利用,不能使之闲置。

这次的社会实践使我受益匪浅,看到了农村发展欣欣向荣的大好局面,同时,也了解到了农村小学教育的现状。农村义务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而农村的小学教育更是重中之重。重视农村小学教育,改善农村小学教育现状,是农村义务教育能否顺利发展的重要基础,仅有加强农村小学教育的力度,才能逐步提高农村教育的质量。路漫漫其修远兮,农村小学教育需要国家和政府更高的重视和不断的探索。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篇8

一、调查的原因

1.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问卷调查,是学生学习现状的需要,也是语文教学的需要。首先了解他们的学习、阅读状况的,熟悉他们这个年龄段的心理需求,清楚他们的优点和不足,以便更好地进行引导,做好教学工作。

2.进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问卷调查,为小课题农村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使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培养的研究工作做到有的放矢。

二、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问卷调查整理、归纳、分析:

1.小学生喜欢进行自主阅读。

在问卷调查中,可见大多数孩子们虽然年龄比较小,还是喜欢自己阅读的。但差异大,有个别学生兴趣不太浓厚,,家庭的氛围不够。

2.小学生大多喜欢进行课外阅读。

在问卷调查中,对于你课外阅读的时间多吗?这一问题,学生有一半的选择多和一般,只有少数的学生选择没有。三年级学生最感兴趣的文章分别是诗歌、散文和记叙文,感兴趣的学生分别占了一半。学生最喜欢的阅读方式是复述故事和摘录法。

3.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提高是需要教师指导的。

学生因为年龄比较小,他们的阅读一般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很多地方体会不到,他们还是需要教师的分析和指导的。小学生如论是上课听教师讲、还是自己阅读都是需要教师及时点拨、启发、提升的。

4.小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强化。

问卷调查中,对你读书时喜欢:边读边联想,读到有意思的地方停下来再读、对哪些阅读策略在阅读中加以运用选阅读中能够借助上下文推测、理解词句的、能抓文中的关键句、中心句、能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的各都占一半。可见学生中总有一部分学生对其他阅读方法掌握的不熟练,需要教师的帮助,强化。

三、对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现状的思考与对策。

1.教师首先应该保护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无论课内课外鼓励学生大胆的进行自主阅读,及时写出自己的感悟、体会。

2.教师要努力寻找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的结合点,根据主题单元的内容,及时给学生推荐相关的、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以课内阅读带动课外阅读。

3.教师要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时空。

4.教师要教给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自主阅读不是对学生的放任自流,而是教师在学生自主读书、学习的基础上,有针对性的对学生进行适时的点拨、启发、引导、提升,提高他们的阅读水平。

5.教师要给学生提供读书交流的平台。如开展推荐好书活动,开故事会、读书心得交流会等,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提高。

总之,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要及时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要给学生提供读书的时空和平台,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水平,达到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目的。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篇9

调查目的:了解农村教育问题目前状况

调查时间:XX年**月**日

调查对象:城乡中小学

调查方法:网上调查法

实施人:***

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尤其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相应的农村教育现状,我在假期通过网上调查与农村教育有关的情况,发现有许多问题将是农村教育危机。

一、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之后的问题

自几年前我国宣布“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问题的人士似乎松了一口气。但是透过表面的“达标”我们会发现,农村的教育状况并没有“登上一个新的台阶”。相反,在并没有根除导致问题的根源而又遇农村税费改革等新的制度环境时,它变得似乎更加突出了。只是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基本普及”的含义相对于一些所居住的区域远没有普及,也就意味着每年有数百万少年儿童作为共和国公民难以充分享受他们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即以官方公布的学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9.1%来看,由于学龄儿童的基数过于庞大,没有入学的0.9%的儿童数量实际上超过了110万人,这庞大的人群的绝大多数当然是在农村,他们将成为未来的新文盲。

各地政府在这种“普及”的压力型体制下“冲刺”的结果,一些县乡政府为了达成这一目标使用了一经典式的法宝。而不择手段结果是导致了许多后遗症,比和许多乡镇所背负的沉重的“教育债务”此外还包括入学率的下降和大学率的反弹,在中西部初中生辍学是一个带有全局性的问题,经过调查表明,农村贫困生的大学率高于城市,农村教育用于教育的支出占其的比例高。

从198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之后到XX年实现“基本普及”之前XX年间,还是有很多儿童未上小学,小学阶段失学,小学毕业后未能升学及初中阶段失学的人,这么多人的显然在以各种各样的方式存在,因此有青少年犯罪,是因为处在低文化层,这些事实尤其需要教育行政官们的深刻反思,同时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一面耀眼刺骨的镜子。

二、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教师问题多多

(一)教师分布不合理

乡镇中小学教师调整权力在乡镇,造成乡镇之间教师分布不合理,而及分化严重,村小学条件差的学校教师紧缺,在职教师千方百计要求调出,城镇乡镇政府所在地中小学又人满为患。全区还有上百计划外教师即无法保证质量,又加重乡、村及村民负担。另一种现象是城镇中小学教师严重超编。

教师减损严重,补充困难

因为很多的原因,有些教师都往其他方面去发展,因而教师从而减少而现在教师工资县区统一发放,县区财力有限,保现在教师工资尚有很大困难,更无力负担新增教师工资,这两年正值初中、高中学龄入学高峰,教师严重缺,而区域财政力支付缺口教师工资。现在情况是一方面初中教师紧缺,另一方面师范大中专毕业生无法按需就分配到位。

(二)教育教学设施落后

很多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很多课程都因为设施而减少上课,更别提教育现代化、信息化了,由于信息渠道不畅,一些边远农村小学几乎没有什么教育科研活动,这些都使得农村教师在长年的教学过程中,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工作无法创新。

(三)农村教育待遇偏低

农村教师在最基层、最艰苦的地方教书育人,享受的却是比城市教师低得多的待遇,城市学校好于乡镇教师及不公平,教师的工资、医疗、保险、养老等缺乏法律制度保障。

三、资源分布不公平

在调查中,可以看到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城市教育资源总是被政府满足而农村教育资源是那么的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农村的活动设备是少之又少,而城市则是多种多样,资源分配的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

四、解决问题策略

(一)加大政府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社会多方筹措经费,保证农村教育投入是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根源保证,这项工作做不好,农村教育将很难有重大进展。(二)加大政府的统筹力度,成立专门的农村教育管理的部门,对农村教育的各项问题进行通盘考虑,有利于农村教育的各项事业的发展,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三)使开设部分农村职业教育的课程

长期以来农村教育结构单一,缺乏农村特色的普及型教育,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再农村义务教育阶段结束来反,回乡从事农业的年轻农民没一技之长难以为农村的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做贡献。

(四)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高等职业教育,有计划、有重点,分步骤开展农村人力培训,开发相关课程和教材,研究制定科学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增加资金投入任重而道远。(五)积极推进农村人口的高等教育,政府和学院要统一招生标准,严格以能力与考分作为选择高校新生的依据,完善奖贷体系,提高补助标准,确保农村家庭子女不因家庭贫困无法接受高等教育或中途退学,此外,党和政府要创造条件积极发展农村高等教育。

五、社会实践调查的意义

我们通过大学学习之后,要想尽快的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适应社会的需要,就要在学习期间,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社会位置,激发自己的学习激情调整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战胜各样困难和挫折,锻炼意志和毅力,为适应以后工作做准备,参加假期的乡村支教活动,把我们学习书本的知识投身于实践中。

通过参与社会实践调查活动,我们从与人民群众的接触,了解、交流中受到真切的感染和体验,从而数活生生的典型事例中受到深刻的启发和教育,使思想得到升华,社会责任感增强,在实践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得到进一步的强化,提高了认识能力、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它萌发了我们责任意识,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我们真正懂得了,只有到实践中去,才能迸发出炽热的社会责任感来,才能为社会做贡献。

农村小学教育现状调查报告范文 篇10

本次调查以小学的农村教师、学生、家长为主要对象,调查的四个部分分别是:教学问题、教师问题、学生问题、家长问题。其中以教师问题和学生问题为重点。基本环节如下:

一、调查的目的、意义以及调查方法

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和教学改革,于是出现了很多问题。老师不愿意改变他们已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采访法。通过采访,了解了农村教师、学生和家长对教育的看法及其总体教育状况。

1、教学问题

在我们农村,九年义务教育已无法满足绝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教育的要求,他们要求上高中、上大学。有62。5%的家长希望孩子拿到大学以上学历。在回答升高中的原因时,64。18%的学生选择是他们自己喜欢读书,而选择是家长要求的仅为3。49%。由此看来,教育已经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普遍重视。孩子们是渴望拥有知识的,知识可以让他们开拓视野,知识可以让他们进一步的高升,知识可以让他们增长见识。当然,农村也是需要人才和技术的。没有技术,人才也是普通大众中的一员;没有人才,技术只能等待有人来驾驽。从调查情况来看,农村小学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教育经费短缺,以至于办学条件和办学效益差,教学设施简陋,教师队伍教法相对陈旧,严重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实施;思想观念落后,教育价值趋向多元化、务实化、功利化,调查发现没有一个孩子表示将来会回到自己的家乡庙台来;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脱离农村实际,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

2、教师问题

在农村,教师的工作量很大,一些老师很不满;尽管近些年来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积极推进实施着新课程改革,但是,当地老百姓认可的还是能真正改变孩子命运的考试分数,升学率也就关乎学校的生存问题,最近几年教育部门出于维护学生权益考虑,对老师限制很多,比如不准打骂学生,不准变相体罚学生,不准开除学生等。然而受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学生个性越来越强,但是纪律越来越差,暴力倾向突出,打架斗殴时有发生,教师对学生的组织与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于是,老师感到有很大的压力。同时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学校和社会越来越关注学生在诸如被敲诈、勒索、恐吓等人身、精神方面被伤害的问题,这使得老师们经常提心吊胆。农村现有教师队伍中存在许多无心从教的现象,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1)跳槽:包括彻底调离教育系统或由村级学校向区、镇级学校转移。跳槽教师多为农村中的佼佼者,这部分人员的离去无疑会降低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

(2)厌教:部分学校常规工作管理落实不利,教师敬业精神缺乏、工作倦怠、责任心淡化,不愿钻研教材,对任何形式的教研活动丝毫不感兴趣。近年来各级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为了引进和稳定人才普遍重视了提高教师待遇,却往往放松了对教师的思想教育工作,对于不良倾向不大胆批评,造成教师为人师表意识淡薄、见异思迁。

另外,农村教师水平远远低于城区教师水平。虽说教师整体学历在提高,但大部分的学历是通过函授和自考取得的,正规的全日制本科大学生回来的还是比较少,反而外调城镇的几乎全是骨干教师,他们不愿意呆在农村,是农村的教学条件比较差;随着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不断深入,农村教师队伍的结构已由原来的公办、民办、代课教师变成了全部是公办教师,但是音乐、美术,微机等教师严重不足。就我们学校来说吧,几乎没有一个老师懂音乐,叫他们如何给学生传授这方面的知识呢?懂计算机的人更是没有;老师的年龄老龄化,学校中差不多都是临近退休的老师。

3、学生问题

通过和学生们的接触,结合自己的经历,我觉得制约农村小学生学习进步的主要因素是农村小学生学习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需要不断督促才能认真学习。这方面的原因不能排除心理发展的因素,小学生的学习是无意识的,缺乏主动性,需要家长及其老师的监督指导才行。学生们将学习效果不理想主要归因于学习方法有待改进,老师教的不好,归于外界,没有考虑自身的因素。60%的农村学生一般都要承担部分家务劳动,这就难以保证他们拥有充足的学习时间。此外,农村基础教育条件较差、学习资源匮乏、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等问题也严重制约着农村学生的学习。

4、家长问题

在农村,家长一般考虑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能不能考上大学?对学生课外知识的了解极大的限制,大多数家长认为课外读物是闲书,废书,看那些书只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对学生的考试没有好处。还有大多数家长没有家教意识,他们认为教育就是在学校读书,学生有问题就是学校教育的问题,把自身置之于外;家长没有教育能力,绝大部分家长最多只是初中水平,而且又不是从事教育职业,就是他们重视家庭教育,其能力也是相当有限的;家庭影响大于学校,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考出去,不要像他们一样,面朝黄土背朝天,一人三曲的在地里刨食吃。但这些也许是条件、思想上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吧。

二、解决农村小学教育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结合调查情况以及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要解决农村教育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一、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提高教师的工资,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的、高效的竞争环境;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第二、解除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改革学校管理机制和教育教学方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第三、加强教育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不断充实教师队伍数量。吸引更多的具有专业知识的高学历高素质的教师,比如现在正在进行的特设岗位的教师到偏远地区支教。

目前,农村希望小学普遍存在经费不足问题,国家拨款只能满足维修校舍和购买必需的办公用品的基本需求,许多村不仅没钱添置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就连维持正常教学运转所需资金都缺乏。资金不足导致了硬件设备的匮乏,大部分村级小学存在用地狭窄,教室破旧,没有体育、音乐、美术教学设施,教师宿舍紧缺,厕所条件简陋等问题。大部分学校仍然是黄泥地,下雨后到处都是泥浆,学生活动和上厕所都很不安全。

农村小学师资匮乏的问题也相当严重,特别是30—50岁的中年骨干教师和音乐、体育、美术、英语学科专业教师极度紧缺。目前大多数乡村小学以20—30岁的年轻老师和50岁以上的老教师为教学主力军,但年轻教师经验不足,老教师知识结构老化与现代教学理念脱节,两者难以适应现代化的教学要求。

此外,缺少专业的音体美教师,大部分学校采取“复合型”的教学,即由一位教师同时担任几门课程教学,但一名教师将5门以上的课程全部以高质量教授是基本不可能的,且大部分老师只擅长语文或数学教学,学校的音体美课程形同虚设,教学质量大打折扣。既便如此,乡村小学还要面对优质师资的流失问题。目前农村学校的条件和待遇都无法留住优秀的教师,好老师都会争取调到县级以上的学校任教,越优秀的教师从村校流失的可能性越大。

学前教育和家庭教育的缺失问题也不容忽视。调查发现,大部分学校没有条件开设学前班,因而使得该校学生的学前教育处于真空状态,为以后的教学造成了很大困难,最终影响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素质的提高。而且当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达到80—90%,“留守儿童”多由爷爷奶奶照顾,他们都没有能力给予孩子学习上的辅导,对孩子也比较溺爱,无法与学校教育相互协调,为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受教育环境,这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

朔里农村小学教育的发展前景:充实义务教育。巩固“两基”成果,提高质量,在保持两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全面提高办学水平,形成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和制度,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提高,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年;发展学前教育。重视儿童早期教育,重点发展学前教育,使绝大部分乡村儿童都能接受多种形式的学前教育,为小学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

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系列


如果您需要遵循某些要求的“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建议,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在报告中不允许出现物理性的错误,如何让自己的报告与众不同呢?本文内容仅供您的参考。

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篇1】

农村学前教育调查报告2016

农村幼儿园的发展是学前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农村幼儿园作为农村学前教育的窗口,在推进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中发挥着积极引领作用。然而,当下现代化教育手段和教学方法应用范围逐渐扩大的情况下,农村不少私立幼儿园却逐渐从村民的视野中消失,农村幼儿园教育受环境、经费、教师等因素的影响,与城区内幼儿园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不少家长“下血本”让孩子从幼儿园开始进城。城市孩子入园难,农村幼儿园的孩子却日益渐少,农村幼儿园如何才能摆脱窘境继续发展,又该如何留住孩子?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进程 需提高办园质量

2015年下半年,随着我市教育局印发了东营市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要求全面构建“广覆盖、保基本、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到2017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学前三年幼儿园达到95%以上。一场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运动在农村兴起。在农村,每个乡镇至少办好一所办公中心幼儿园,并达到省级示范性幼儿园办园标准。2016年7月,丁庄镇实验幼儿园成功达到省级示范标准,被评为省级示范性幼儿园,这在丁庄镇,是独一份。

“我们幼儿园是2013年投入使用的,现有教职员工26人,招收大中小班7个班级,幼儿160余人。先后通过了东营市一类园、东营市教育现代化学校的评估验收,成功创办成为山东省乡镇中心园。围绕‘健与美’的幼儿培养定位,也开设了围棋、五子棋等棋类与乒乓球的特色课程。”丁庄镇实验幼儿园园长孙卫光说。丁庄镇一共有16所幼儿园,像这所全镇规模最大,生源最广,入园学生最多的实验幼儿园,与镇上其他幼儿园相比属于佼佼者,但是孙卫光告诉记者,看似光环的外表之下也隐藏着诸多问题,硬件设施与城区幼儿园相比仍是薄弱一环。

“虽然教学楼、多功能室等硬件设施正在改善,但拿幼儿园大型游乐设施来说,现在幼儿教育的游乐设施要求严,而购置能力受资金影响,并不能完全满足幼儿需求。”孙卫光说。所以在加快农村幼儿园建设进程的同时,提高办园质量,改善幼儿园硬件设施仍是必要之举。

增强农村幼师队伍建设 让农村幼师更有尊严

“前几年在农村幼儿教师的工资才几百块钱,村里条件又不好,现在做销售,一个月我能拿到近五千元的工资,比当幼儿教师好很多。”来自广饶县的张芹芹曾经在当地一家农村幼儿园专任教师,但是初到农村,工资待遇和工作环境让张芹芹无所适从。最终,在工作了三个月之后还是选择离开。

丁庄镇实验幼儿园的孙卫光告诉记者,这种情况在农村并不少见,2014年,丁庄镇招过9个教师,但等真正分配到村的时候,就已经离开了3个。“现在我们园内一共有23位幼教,而真正在编教师只有7人,农村的环境和工资待遇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整体素质的提升。”

据了解,我市从2011年开始落实了公办幼儿教师编制的.核定和相关配套政策,大大提高了幼儿教师队伍的吸引力。仅2012年,我市幼儿教师资格证报考人数就由2009年的925人增加到1665人。幼儿教师持证上岗率明显增加,其中广饶县教师资格证、幼儿教师资格证持有率分别达到了92%和85%。

然而,即使各县区每年都会公开招聘在编幼儿教师,而分到各个村的指标微乎其微,更有甚者,分配到村的幼儿教师都会受环境、工资待遇等各方面影响选择离岗。师资队伍是幼儿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据2015年的统计数字,未达到专科以上学历的幼儿教师占全部教师的12.49%,高中阶段以下毕业的幼教61人,占幼儿教师总数的1.15%。在农村,这个比例更大。

开设地方特色课程 改变家长传统育儿观念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能否开发孩子的智能、陶冶孩子的情操、培养良好的日常习惯、激发兴趣等是决定家长选择幼儿园与否的重要前提。而在农村不少家长的概念里,只要学校玩具多、吃得好、安全,就意味着孩子可以接受良好的教育,学费也是成为农村家长选择幼儿园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原来村里有一所私立幼儿园,开始办的不错,但由于形势不好,学费太贵,村里的家长又不图孩子在学校学什么东西,就是送去看孩子,设置那么多特色教育家长不怎么认可,后来就关门了。”稻庄镇的一个村民指着破败的园子告诉记者,在村里,大部分的家长都不是特别重视学前教育,只要孩子在学校安全,学不学东西都是次要的。

然而也有不少年轻的家长持反对意见。成伟,这位稻庄镇颜徐村年轻的爸爸为了让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不惜在东城立业安家,购置了一套房子,孩子也可以送到城区的幼儿园,虽然房子需要贷款,但是一想到孩子以后的教育问题,成爸爸一点也不觉得辛苦。

“现在村里的建设比以前好的太多了,但跟城区幼儿园相比还是有差距的,不少村里的幼儿园小学化教育比较严重。而在东城,幼儿园大部分有特色课程,教育环境好,孩子发光的机会多。”成伟告诉记者,自己孩子在东营市实验幼儿园,“全园配有图书阅览室、科学发现室、美劳室、生活体验馆、形体训练室等幼儿活动用房。光这配套,村里就差一大截了。”

陈玉秀也是从农村出来打工又定居在东营的一员,2014年来到东营,孩子在农村老家读幼儿园小班。今年,陈玉秀一家在东城彻底安家,孩子在海河幼儿园就读,她告诉记者,当时选择海河幼儿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里的多元化课程体系,溜冰、游泳、电子琴、英语等丰富多彩的特色课程,为孩子健康快乐成长创造了优越的教育环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发挥乡镇中心幼儿园的示范辐射作用,以点带面,才能促进我国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我市一位基层教育者说:“农村不缺孩子,但农村幼儿园缺老师,更缺优秀老师。没有合适的条件,就没有老师,就留不住孩子!”对于当下农村学前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这位基层教育者提出了自己的建议:明确政府职责,制定相关政策;继续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改善办园条件;提高师资队伍水平,加强对教师的培养和培训;健全管理制度,落实管理职能;编制参考教材,开设地方特色课程;增强家长与校园合作意识,转变传统育儿理念。让农村的幼儿园真正发展起来,留住孩子,留住童年!

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篇2】

关于农村教育调查报告-调查报告

家庭走访,调查家庭基本情况,学生受教育和学习情况,及询问家庭成员对当地教育水平和概况的认识。我们主要准备了两份问卷调查,家长和学生各一份,对象是现有就读小学的家庭,区域范围是枫香寨内。另外,我们还赠送孩子学习用品,给各家庭拍照留念,并尽可将照片洗好寄回。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以下问题:

1.各家庭生活水平普遍偏低,大部分年收入低于三千圆人民币。许多家长外出打工,仅留老人和小孩在家。收入来源要么只是务农所得,要么再外加打工获得。在问及年收入时,许多家长模糊不清或不愿透露,似有隐瞒,导致调查结果不够真实,所以这也是这次调查的一个严重的缺陷。

2.无论是学生还是家长特别是家长,对当地的教育水平不是很了解,且可以说所有受调查的学生都不了解上学流程,即并不清楚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读大学这一过程。大部份学生并没有明确自己的理想,也没有听说过知名大学。值得庆幸的是他们都知道读书很有用处,并且都表示是自己愿意读书的,并非父母所逼。

3.学生和家长并没有形成自己有科学的系统的主见。许多学生和家长安于现状,缺乏追求更高更好生活理想,即使有也很模糊。对于将来打算,孩子前途并不明确。对于怎么才能改变自身的困境也浑然不知道,只知道能读书就好,至于读书究竟怎么怎么好只知皮毛,不明大用。学生尚未形成明确的志向。对于怎样提高和改善当地教育,以及对政府有何意见和要求都没有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4.父母所谓的重视孩子学习大多数只停留在表面工作,没有落到实处。没有将教学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有些甚至连孩子的成绩都从不过问,有些把对孩子的教育全权托付给学校,没有做好家庭教育。经过分析和结合当地实况,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当地经济水平落后,教育水平低下,交通和消息闭塞。在这么一个文化水平低,经济落后,教育落后,交通欠发达的地区,许多新科学文化知识,新时时代教育科学模式,日新月异的新消息并没有很好的有效的.输入。虽然说国家贯彻的两免一补政策已经落到实处,但家庭贫困依然存在,特别是同时供两个或两个以上子女上学读书的较为困难。

调查,让我亲近了乡亲父老,让我更加的深入的体会了农村农民的艰苦,让我感受到了每一双窘困和无奈的眼神,和每一张坦然的笑脸。深入民间,方知民苦。走访乡下,察觉城乡之差。亲身实践,敢言当地实情。

此次调查活动主要团体是北京师范大学的八位学生队,外加黄平当地四位青年。

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篇3】

一、调查内容及目的

伴随新世纪的到来,人类正在迈向一个崭新的知识经济时代。可以预言,人类经济发展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依赖于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知识将成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驱动力。科学技术尤其是高新技术将成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教育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关键,近年来国家提出了一项强国战略——“科教兴国”,就是说要用科学、教育的快速发展,达到富民强国之目的。

在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再加之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8.8亿人,因而农村教育更应改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更应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和投资。为更好地了解农村教育现状,我利用课余时间对家乡的农村的教育状况进行了相关的调查。

目前,在我国农村普遍实施了根本意义上的九年义务教育免费机制,不仅巩固和加强了农村义务教育“普九”成果,同时还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创建进程。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的束缚和影响,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结构单一,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薄弱,应试教育积重难返,一些地方往往把升学率作为评价教育工作近乎唯一的目标,致使农村教育与当地生产和群众生活脱节,忽略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二、调查方式及对象

我选择了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调查方式。通过调查,得到丰富的、个性化的信息。然后经过归纳、分析、综合、整理,得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本次调查我重点采用实地访问法,正是想通过这种面对面的交谈的方式,了解当地农村义务教育的现状。在访谈对象选择上,依据典型性、广泛性原则,分别和一部分学生、教师、家长等进行了访谈。

三、调查时间:20xx年3月

四、调查结果: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现状的分析

现状一:教育经费严重短缺

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的严重短缺首先体现在教育经费的严重不足。最近几年,国家对教育的投入很不足的,20xx年教育投入仅占GDP3.32%的比例,20xx年为3.28%,20xx年是2.79%,20xx年是2.16%。而绝大部分的经费主要投入到到高等教育上,从扩招、学校扩建、广招名师教授、“争创一流高校”等等;此外城市中小学教育也是投入的重点,城市人口的教育需要被优先满足,农村人口得到的教育资源就非常有限,远远无法满足农村人口接受教育的需要。本来就十分有限的经费等到了区、县、镇一级教育行政部门手中,在城里兴办“示范校”、“窗口校”,不遗余力地将大部分的财政投入到已经很好的学校里。经过层层克

扣,最后才轮得到农村的中小学受蝇利的恩惠,到达农村中小学的财政拨款几乎是微乎其微。由于教育经费的严重短缺,更加剧了农村中小学受教育情况的基础教育教学设施缺乏、落后,造成正常的教学活动无法开展,音体美劳等不少课程都因教学设施的缺乏而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都是农村学校师生所不敢想的,远程教育资源的共享成为了梦想。

现状二: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

学校还需要在教育设施上支出一笔巨大的费用,有的学校为达到“普九标准”向私人借贷修建设施,等到新学年开始就从学杂费中提取一部分支付债务。有些地方主管教育部门不顾农村的现状而要求一些小学、中学一定要达到"普九标准",这无异是在让学校背负沉重的债务。导致农村教育的发展变得越来越艰难,有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无法得到公平的受教育机会,造成很多农村少年儿童“望学兴叹”,以致不得不辍学回家。农村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发展。

在一所农村中学中我看到一种现象:教设陈旧、师资匮乏、教学设备陈旧。而城镇的中小学,教学活动丰富多彩,教学设施和活动场地可以说是配备完善。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差距呢?是资源的分配不公平。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使农村少年儿童处在教育资源非常短缺的环境中,而无法接受良好的教育,这不仅严重阻碍农村少年的发展而且使农村青年就业更难。学校总会希望学生尽量得到更好的教育,因此,不得不花费一些本就不多的经费,来尽量满足学生的需要。这样,本就贫困的学校就更加贫困。

现状三:师资力量薄弱,优秀资源的流失

农村的中小学除了中心小学师资力量相对较为好一点以外,其他村小学没有几个是个正规师范学校毕业的,几乎是“民转公”的教师。他们中只有极少数受过专业培训,大部分是凭借自己日积月累的教学经验开展工作的,相当一部分教师教法陈旧、观念落后。教师队伍整体存在着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知识面窄的问题。且教师整体素养不高,普遍缺乏现代教育知识与理念。与城市教师相比,农村教师学历不高,创新意识不强,科研能力较差,教学方法、教学理念停滞不前,沿用长时间来逐渐形成的一些习以为常的观念、思想和方法,严重影响了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推行。

其次,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课程单一。由于部分学科教师不足,许多老师不得不身兼数科教学。语文老师教数学,数学老师兼劳卫,非英语专业的老师在参加短期培训或“自我钻研”后就走上了英语教学讲台。另外像体、音、美等“副科”在缺少教师的情况下不得不由“主科”教师兼代。农村许多学校的体音美老师都是如此半路出家的。而且这些“副课”往往流于形式,有时上,有时不上,有时“理所当然”地被挪用来上主课。另外身兼数科教学的老师往往会因超负荷工作而

影响本学科的教学质量。致使农村小学的素质教育在起跑线上就远远落后于城区小学。

另外,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教师乐进城,难下乡。首先乡村居住、交通等诸方面条件不如城区,另外在教学上缺少外出学习、交流和晋升的机会,许多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不愿下乡工作,勉强去的也不安于现状,随时想调入城区。“教而优则入城”,在乡村小学中教学上取得成绩的骨干教师更纷纷要调入城区学校以寻求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学校成了培养老师的地方,成为向上走的踏脚石。高素质人才不愿下乡,乡下也无法长期留住人才。这是一直阻碍和困扰农村小学教育的实质性难题。骨干教师流失使本来已处于弱势的农村学校犹如釜底抽薪,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拉大了城乡间的距离。要想提高农村教学质量可谓是举步艰难。

农村教师发展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困难,这一系列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会严重影响农村教育的普及与提高。如何使农村教师跟上教育与时代发展的需要是我们必须思考并解决的问题。农村教师素质亟待提高农村孩子对优秀教师的需要迫在眉睫。

现状四:应试色彩浓郁,师生不堪重负

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应试教育,“考试是教师的法宝,分数是学生的命根”。农村中小学教师更是无法走出应试教育,每到期中、期末考试区、县、镇级教育管理部门拿中考升学率、非毕业班优秀率、合格率进行统一排位,排位的名次、学生成绩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老师的晋级加薪。本来就没有师资、教学环境、教学设备方面优势的农村中小学面临更大的压力,师生都是苦不堪言。

现状五:德育教育令人堪忧

智育方面都成问题的农村学校怎还顾得重视德育的教育,因而重智育轻德育是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一些学校,有的老师可以公开容忍成绩优秀的学生犯错误,少数学生家长在自己孩子与同龄孩子发生冲突时,竟然给予纵容和支持。学校缺乏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的教育使得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缺失,造成一些农村中小学生法制观念淡薄,道德品质败坏的主要原因是学校、家庭、社会都没有对之引起足够的重视。

现状六:进城求学,造成农村学校生源紧张

近几年,随着农村经济发展,部分农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虽然农村一些中心学校条件也相应有所改善与提高。但是一些思想进步且有经济条件的农村学生的父母对孩子都寄予厚望,舍得教育投资。农村家长往往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高质量的教育,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农村,许多家长纷纷送孩子进城求学,只为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农村中小学的生源开始减少、好的生源也被城市吸收了,农村中小学面临很大的办学压力。与乡村小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城区小学人满为患,。“学生少,课堂气氛弱,学生竞争意识差,同时也引发了教育资源闲置和浪费的现象。”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由于农村学校的公用经费拨付不够及时到位,致使很多农村学校向学生家长等私人借款维持学校的正常运作。农村学校尤其是“国有民办”学校的负债累累,将严重阻碍农村教育的又好又快科学发展。

面对两种性质的学校,面对两种相差悬殊的教育质量,面对掌上明珠的儿女和捉襟见肘的家庭境况,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家长们处于两难境地。那就是,如果读免费的公办学校,家长将无经济负担,但由于优质的师资被抽调到城里实验学校,因此孩子要付出自己的前程;如果进城求学,孩子得到较为优质的教育,但家长得承担巨大的经济负担。这种两难境地,正是目前农村教育的困境。随着

义务教育保障机制的逐步完善,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农村学校面临的冲击与日俱增。

五、改变农村教育现状的策略

根据调查的情况,为改变农村教育现状,应当采取以下策略:

对策一:加大农村教育的资金投入,提高农村学校教师的待遇。

据调查,政府拿出的有限资金来办乡村教育,是不能满足广大农村青少年对教育的需求。因而需要政府重视农村人口的教育,解决农村学校出现的问题,最大限度地改变农村教育资源不足的状况。首先要把教育经费的挪用作为重点抓,把有限的教育资源用到实处。通过财政拨款支付修建教学需求的硬件设施,提高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鼓励广大的师范毕业生下乡服务农村基层,完善相关的管理机制。

对策二:全面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整体的综合素质。

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形成。清退或分流不合格教师,招收、鼓励大专学历的师范院校毕业生回乡任教,同时对教师的福利等问题要根据实际给予改善。完善农村教育资源尤其师资资源配置,促进农村教育的公平正义。

对策三:重视德育,促进学生健康个性和谐发展。

加强和改进农村中小学学生德育工作,首先要把握好中小学教育阶段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特点,把握好不同学生个体的个性心理特征和思想、学业基础,从而有的放矢的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帮助他们树立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确立健康向上的人生目标。抓紧这时期的德育工作,将对他们一生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的德育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并有机结合传统美德,把握新时代特点,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教育的全过程。要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和民主法制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积极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和形式,把传授知识、训练技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努力营造出宽松、和谐、愉悦的“三位一体”德育教育环境,为培育德、智、体、美、劳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对策四:深化教育改革,彻底改变农村学生“升学无望,就业无路,致富无术”的局面。

农村中小学教育要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国家要着力改革农村中小学课程,设置一些体现农村教育特点的实用性课程,使之在提高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同时还能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对策五:有力实施减负控辍措施。

针对农村学生辍学的现象,一方面要加大义务教育宣传和实施力度,确保困难学生不会因贫失学;另一方面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乐学善学,确保学生不会因厌学而辍学。同时,要完善学校办学水平评估机制,切实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序列并不断提高评价指数。从而把“减负控辍”工作纳入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工程中,最大限度的控制学生流失,最大限度的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

六、调查体会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最为基础和庞大的部分,直接关系8亿多农民的切身利益,如何改变农村教育的薄弱现状,应引起国家、社会及每个人的积极关注。农村教育任重而道远,国家需要对农村教育加大重视程度、投入资金建设、推进切实可行的措施。办好农村教育这件大实事,必须每个人携手努力,让我们期待农村教育取得很好的成绩,期待未来的农村教育能促进国家的发展。

通过这次考察活动,我不仅对农村中小学教育的现状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同时,还增强了对教师事业的热爱和向往,增强了发奋学习、努力完善自己,为报效祖国、促进教育发展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篇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调查报告

为了全面了解我区农村基础建设的情况,我们于2011年11月中旬,深入淮阴区北吴集、袁集、南陈集、王营等地实地调查了解等方式,对我区农村公路、通讯和卫生、教育设施等情况开展了调查,并进行了认真的分析研究,形成了调查报告。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通过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卫生条件得到较大的改善,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村公路得到较大改观。现有区道154公里、乡镇道169公里、村道763公里、社道1200公里。1997年至2003年,硬化改造乡镇主干道8xxxx公里、新修水泥公路220公里,实现了乡乡镇镇通水泥路和“半小时”交通。农村村村通

公路率10xxxx,社社通公路率94.xxxx。

农村通讯事业发展迅速。我区电话普及率居淮安市前茅,是淮安市第一个村村通电话的区。截止去年底,全区农村固定电话达6000xxxx部。农村电信事业的发展,为扩大农村信息交流、发展农村经济发挥了积极作用。

农村卫生工作进一步加强。现有中心卫生院4所,镇乡卫生院27所,村卫生室36xxxx,共有农村卫生人员126xxxx,其中乡村医生51xxxx。每100xxxx口有农村卫生技术人员2.xxxx。2003年,完成了全区乡镇卫生院体制上划工作。为整合卫生资源,推进农村卫生工作打下基础。同时,在全区开展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试点工作。此外,积极实施农村改水改厕工程,改水受益人口达55.2xxxx人,全区卫生厕所普及率达40.2xxxx。

各类学校建设步伐加快。全区现有完全小学以上各级各类学校125所(9所完全中学,1所高级中学,21所初级中学,79所完全小学,8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特殊教育学校,3所职业高中,3所成人中

等专业学校),在校生13.24万人。现有教职工7249人,专任教师6581人。近年来,全区办学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共投入近3亿元先后在苏北地区率先完成农村中小学危房改造、布局调整、三新一亮、“六有”、校校通以及图书、体育艺术器材等“四项配套”工程。自2004年始连续3年高考本科达线超千人,引进近千名大学毕业生充实到教学一线。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现有在校生近万人,就业率达到100%,区职业高级中学05年、06年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和“全国农村青年转移培训就业先进单位”。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农村公路方面

一是我区村社公路仅仅是毛坯路,技术等级低、路面状况差,等外级公路所占比重达64.2xxxx,中低级路面和无路面公路所占比重达8xxxx以上,全区村通油路或水泥路率仅为1xxxx,难以发挥农村公路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应有作用。二是村社道路管护难度大,改造资金严重不足。三是农民“一事一议”筹资、投劳难。四是机构改革后,镇乡交管站职能并入村建站,存在从事村社道路管理专职人员少、责任不明确等问题,给道路的建设与维护带来困难。

(二)农村卫生方面

一是医疗机构布局不合理,同一镇乡所在地卫生院重复建设,重复投入,没有形成有效组合,造成卫生资源浪费。二是投入严重不足,卫生基础设施条件差。农村医疗网点及村社卫生室虽面广,但普遍存在设备、技术落后、医务人员业务素质差、服务水平不高、药物监督审计失控等问题,因而不能满足广大群众治病需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能力弱,使农民看病就医难,医治重大疾病更难。三是农民的医疗保障问题未得到足够重视,医疗保障制度不健全。

(四)农村教育方面

全区中小学数量多、分布散、规模小,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多数学校教学实施不完善,存在无实验、教学仪器,运动场小,学生吃住环境差等诸多问题。

三、对策及建议意见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切实落实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管护责任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村现代化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要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城乡的协调发展,城市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要向农村扩展,而良好的农村基础设施恰好是城市文明向农村延伸的桥梁。因此,各级各部门应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解决“三农”问题的高度,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

刻认识搞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性,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定期研究和解决我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切实抓好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各级领导和广大村民的认识水平,增强建设与管护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营造全社会重视、关心、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明确区、街道、镇(乡)、村社在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的事权,建立事权与责任相统一,责权利相结合的分级负责制,并加大考核力度,严格奖惩。区委、区政府应将此项工作纳入对街道、镇乡的综合目标考核。

(二)立足长远,突出重点,认真做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编制与实施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要先行。全区建制调整后,应重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编制和对相关规划作调整,并认真组织实施,保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1、按照《淮阴区公路建设规划》和今年交通工作会对全区农村公路建设的具体安排部署,进一步加快我区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本着坚持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分步实施的原则,彻底改造农村公路,在保持一定宽度同时,一次性硬化道路路面,避免低档次的多次重复改进。

2、完善《淮阴区区域卫生规划》,调整医疗机构布局,有效利用和合理布局卫生资源。

3、认真实施《淮阴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针对目前中小学分散、入学高锋期已过的实际,结合全区建制调整,适时对全区中小学布局进行调整,其余镇乡宜各设一所中心小学和一所初级中学,有可靠生源的非乡镇只设臵教学点,以集中人、财、物力办好学校。

(三)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资金,不断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现状

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解决“三农”问题,必须进一步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按照中央一号文件要求,继续增加财政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投入。政府应安排并落实对农业和农村的预算支出,严格执行预算,建立健全财政支农资金的稳定增长机制。按照统一规划、明确分工、统筹安排的要求,整合现有各项支农投资,集中财力,突出重点,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同时,应多渠道筹集资金和积极鼓励、引导各种社会资本投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建议重点加大对农村公路和公共医疗卫生体系、基础教育等建设的投入,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目前,我区92xxxx公里农村公路即将进行油路和水泥化改造,改造资金投入巨大,建议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解决,即上级补助一点、地方政府筹集一点、农民一事一议解决一点。加大乡镇卫生院人事、财务、管理已上划卫生主管部门管理,建议区有关部门协助做好经费上划,保证农村卫生投入适度

增长。重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设,认真落实各级政府对参加合作医疗的农民每人每年1xxxx的资金补助,努力解决农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逐步安排资金,加快实现农村改水、改厕工作目标。坚持分步实施、重点投入原则,扩大中小学规模,完善教学设施,增加师资力量,提高教学质量。强化政府办教育行为,确保区级财政教育支出每年增加一个百分点,依法实现财政对教育拨款的“三个增长”。多渠道筹集学校建设经费,大力发展校办产业,积极争取国家及市级财政支持。同时,加强教育经费管理,保证各级财政教育专项经费全额用于教育。

(四)采取切实措施,真正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

1、严格履行基建程序,确保公路工程质量。农村公路建设,质量是生命。要严格基建程序,做好勘查设计、质量监管、施工监理等工作。按照国务院有关规定,比照市政设施建设的做法,对公路工程质量责任实行终生制。

2、加强已建农村公路的路政管理。“三分建、七分养”,应高度重视已建农村公路的管养工作,对蚕食、毁坏、侵占、污染公路等违法行为要进行严肃查处。对《公路法》未涉及的村社公路路政管理,建议参照区乡道进行管理并落实管理责任,形成区、镇(乡)、村统一的管理体系。鉴于目前镇乡交管人员少的实际,建议在现有事业单位中进行调整,落实专职人员,明确其职责,切实加强对村社道路的管理工作。

3、重视办好职业教育,按照“政府扶持、齐抓共管,统筹规划、分步实施,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按需培训、注重实效”的原则,认真做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的各项工作。结合我区实际,建议规划建设依托金加工等支柱产业的职业学校,走产学结合的联办路子。

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篇5】

通过我国在十六大,十一五等重要会议中对“农业,农民,农村”三农问题的再三强调,可以看得出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高度重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全面建设小康和现代化,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重大斩落部署,是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的重大措施,是实施可持续发展观的必经之路,是时代的呼唤,是广大农民的迫切愿望和心声。

一 调查背景和目的

我的家乡是曾贫穷的一度令村民提及心酸的山区,但是经过多年的新农村建设,如今却是另一翻景象,这次,我利用十一黄金假期返乡的时间,对家乡附近的几个村庄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做了调查,了解到了新农村建设前后村庄的变化,希望能对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有关方面起到一点参考和借鉴作用。

地点:陕西省宝鸡市陇县固关镇北大山村,殿咀村,姚家店村

方式:在村干部陪同下对个别家庭随机进行提问调查,通过村里同学,亲戚朋友了解

内容: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前后变化及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受益方面和存在大的问题

二 总体经济状况

(一)经济发展:在公元XX年前我们乡村仅靠农业身产和农副产品作为家庭收入的全部来源,但是自从新农村建设开始后农村人的思想观念不再保守,家中的剩余劳动生产力全部输出,到大城市去打工,这样,农村家庭收入就从单一务农转到了打工务农双收入,是家庭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大大改善。

(二)能源问题:新农村建设中电热,燃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的出现逐渐代替了以前的木材,糠,煤。这样,不仅仅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还减少了空气污染源,减少了村民患病率。

(三)物质生活:在90年代的农村里,人们住的是土木结构的房屋,用的是煤油灯,蜡烛照明。走亲访友,上街赶集有80%的人只能靠步行,15%的人借助于自行车,二只有5%的人用的是花销大,噪音大,污染大的摩托车;出门走的是泥泞路,家中电器设备也是少而又少,全村只有5%的人看过黄河牌黑白电视。但是进入21世纪后,特别是在近几年里,房屋全是钢筋水泥转投房,房中的装饰和城里人不相上下,交通更是不用说,村村通的是水泥路,路上自行车的行驶量多如牛毛,摩托车也成了家中必不可少的交通工具。在农村,几乎95%的人家都有电视机,dvd,电冰箱等电气设备也在农家是常见的,特别是电话手机等联系设施,家家都有,人人必备。新农村建设不愧突出一个“新”字。

(四)文化思想教育:在社会型农村建设中,文化思想教育又是一个重点,现在的农村,义务教育完成率达80%以上,文化教育与思想道德建设方面,农民素质不断提高,思想观念更加开放,对生活都有乐观的积极向上预期,宗教迷信活动日益减少。

(五)生活保障:从新世纪以来,农村各家积极参与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村中也有贫困低保政策,使得农民生活更加有保障,看病不用担心付不起医疗费,生活上也不用再愁温饱问题。

三 当前存在的问题:

问题一:产业化建设深度不够,农业产业效益不明显。一是产业发展不平衡。从调查的情况来看,殿咀村,姚家店村都没有形成任何有一定规模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也很单一。二是产业链条不完整。农业产业化经营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稳定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生产资料供应、食品储藏、保鲜、运输、分割、精深加工、批发零售等诸环节链条不够完整,造成初级产品所占的市场份额比例越来越重。如我县柑桔产业已初具规模,但是目前县境还没有一家对柑桔进行深加工的企业,产品全部都是鲜销。三是产业品牌不够响。传统产品多,优质产品少,品牌不多,不响,走出州外的品牌更少,直接影响农民增收,严重制约了产业经济的发展。四是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

问题二:受多种因素钳制,农民增收空间不大。一是农资价格增长过快。走访中,农户反映最多的是希望政府从严打击一些不法商贩经营假冒伪劣农药、化肥、种子等坑农行为;部分农户还说,只要把农资价格降下来,国家给农民的补贴才算“到手”。据调查,今年农民购买玉米种、麦种平均价格每公斤为13.41元和18.48元,分别比去年同期上张10.5%和24.6%;磷肥、碳氨、尿素等,与上年同期相比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二是畜牧业生产出现停滞迹象。由于我县大面积实施退耕还林和封山育林,种草养畜可用耕地空间缩减,玉米、红薯等饲料作物播种面积也在减少,加上牲猪饲养方法落后,目前农民牲猪、山羊、黄牛饲养量难以实现有效增长。北大山村有效耕地1300亩,实施退耕还林3900亩,荒山、荒坡都进行了退耕还林,几乎没有多大的空间发展养殖业。三是自然灾害频繁。

问题三: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民生产生活不方便。一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虽然现有水利设施经过近年来的除险加固,蓄水能力有所增强,但沟渠因无资金整修,形成了水利设施有“有肚无肠”的现状。二是交通设施建设滞后。调查的3个村,虽然都有县、乡道经过,公路通村率达100%,甚至有的村已经修通了通组公路和桔园路,但是路面狭窄,路况差,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雨季冬雪时节,有的村公路根本就不能正常行车。全县公路通村率高和路况差的矛盾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农村运输和农产品交易难,农民生产成本高,严重地影响着农民生产生活,制约了农村经济快速有效发展。三是安全饮水难保障。从走访的几个村中来看,大多还存在着饮水难的问题。

问题四: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农民没有基本保障。一是农村教育负担仍然很重。一方面,教育布局调整不科学。北大山村一年级有10个学生,因教育布局调整撤了学校,学生只有到镇中心完小读书,家长因孩子太小只好实施“1+1”工程(即花一个劳动力去陪读)。一位家长给我们说:“国家虽然减免了学杂费,但现在要一个劳动力陪着,负担还是很重”。另一方面,教育成本过高。有位村民给我们算了一笔帐:送一个学生,每学期按400元计算,读完小学、初中9年需要7200元,读完高中要1万多元,读完大学要5~6万元,按目前我们人均收入计算,培养一个大学生要花费8年多的纯收入。二是公共卫生事业发展艰难。一方面,乡镇医院运转难。由于政策和经济条件的原因,目前乡镇医院条件差,医务人员待遇低,结构不合理,导致人才引不进、留不住。另一方面,看病难问题仍然严峻。调查发现,农村的“看病难”比想象严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虽然给农村看病难带来了福音,但据一位农民反映:“原来看病只要50元的,现在需要100元,国家报销50元,自己还是要出50元,搞去搞来没有少花钱,捆着绑着一个样”。三是社会保障事业刚刚起步。目前,我县农村的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养老保险刚刚启动,社会救助体系还不,农村低保范围窄、金额少,失地农民、弱势群体救助机制还没有完全建立。

四 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个人建议

(一)强化组织领导,扎实推行农村建设新理念

1、成立领导小组,完善新农村建设工作机制。

2、明确部门责任,强化新农村建设监督考核。

3、作好建设规划,严格新农村建设操作程序。

(二)提高农民自主创新能力,切实注入农村建设新动力

1、转变思想观念,促进农民自主创新。

2、加强科技培训,推动农民自主创新

3、推行典型示范,带动农民自主创新。

4、落实优惠政策,引导农民自主创新。

(三)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不断拓展农民增收新途径

(四)乡镇干部多下乡体察民情,了解村民之所急需

(五)对城乡要求一视同仁,真正实现城乡一体化,工农和谐化

新农村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在思想认识上要有长期打算,在发展规划上要有长远眼光,在制定目标上要把握关键,在工作展开上要有重点,同时通过全民动员,城乡互动,各部门上下协调,共同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篇6】

--------从补课问题透农村教育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正日益发展.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教育状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但仍有一些不尽 如人意之处,尤其是农村的教育问题.今年暑假在我的家乡****,许多小学,中学都在补课,而农村学 校尤为多见.7 月 30 日在农村的一所小学对补课学生以及学校周边 的补习班学生总共 100 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一,调查原因: 对于学生来说,每年就盼望着寒暑假的到来.而寒暑假真正到来 的时候却不得不像赶集似的奔波于各个补习班.要么是看见同学都去 补课,要么就是家长的唠叨,要么就是学校强行要求.可又有几人真 正愿意补习呢?为此我做了一个关于补课的调查.二,调查结果: 1,你的补课形式是? A.学校统一 80% B.校外补习班 11% C.家教 9% 2,你每年都参加补课吗? A.是 100% B.不是 0%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 0% B.学校要求 80% C.家长要求 10%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 10%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 5% B.能接受 95%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 个月 0% B.一个月 80% C.10--20 天 20%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 93% B.没有 7%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 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 58% B.不支持 42% 8,你认为农村孩子就该“笨鸟先飞”吗? A.认为

9% B.不认为 91%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 25% B.也许是学习压力大 9% C.或许是竞争激烈 63% D.没什么必要 3% 10,你认为暑期补课兴盛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 17% B.家庭原因 1% C.综合原因 82% 问卷结果显示,大部分的学生都不是自愿的,而是学校强迫硬性 规定的,而且每年如此.当然学校假期都是有偿补课,至于费用大多 数农村学生还能接受.补课的时间一般都是一个月,也留给了学生

一 个月的时间休息放松.对于补课的实际操作,学生很大一部分是迷迷 糊糊上学,稀里糊涂放学.要么就是老师上面讲,学生在下面玩.或 者严重的,老师和家长稍有疏忽便溜之大吉.三,调查分析: 通过对上述调查结果的研究,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暑期补课都 很反感.分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1,学校强迫补课,表面上说是自愿,但实质还是让学生不得不 选择补课.老师一般都对学生说: “暑期补课进度直接与下学期连接, 不补课的学生老师不再讲解暑假补课内容.这样理由很是冠冕堂皇.” 学生只有老实参加补课.如果我们进一步对学校分析,学校不为了赶 教学进度,就不会有补课一说.当然老师就不会有额外的奖励(从学 生的补课费用中扣取),老师是愿意,而学生只有为了自己的未来无 条件服从.如果再进一步深层次分析,学校要不是为了图教学业绩, 希望在升学考试中(小升初或中考)能多有几个学生进重点,来提高 自己学校的知名度,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财政拨款(要知道农村

学校 不管是教学硬件设施还是软件师资都很缺乏, 足够的财政能解决很多 问题),学校也不会如此大张旗鼓违背教育局的规定假期补课.更进 一步分析,就要涉及中国的教育体制.教育部每年具额的教育资金大 部分拨给城市重点学校,忽视农村学校的师资及基础建设,农村学校 要想获得财政上的帮助就不得不提高教学业绩.如今中小学补课已不 是什么新鲜事,但教育部确实有规定节假日学校不能补课,为什么全 国还是要补课呢?是因为国家没有真正实施规定,学校当然视之不 管.2,农村家长教育意识不完善,只注重文化成绩的学习而忽视了 孩子课外兴趣的培养.很多农村家长和城市家长一样,希望孩子能有 好的成绩,这当然没有什么错,但是一味的强调“知识改变命运” 不 尊重孩子的意愿,强迫孩子去补习班.我认为这样做对孩子来说是太 残忍了,只能让孩子成为学习的机器,孩子享受不到学习的快乐,最 后会丧失学习的兴趣.补课剥夺了孩子们休息娱乐的时间,让寒暑假 变成了黑色假期.放假比上学还累,孩子们没有一点自由时间,孩子 们当然会受不了.如果彻底一点对农村家长分析,会出现这种原因主 要是因为家长文化程度低,没有科学的教育意识.他们通常看问题比 较肤浅,其中 90%的家长以务农为主,对子女的未来抱有太多的期 许,对孩子的学习过于不恰当的关心,从而导致了农村孩子太多的心 理负担.四,调查建议: 分析结果显示, 目前农村教育现状还不能达到社会主义新农

村建 设的要求,仍存在着一些差距,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因此我提出 以下建议: 1,针对教育财政资金问题,建议政府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 多的将经费投入到农村学校,使农村学校的硬件教育设施更加完善.为农村学生提供最基础的学习环境.2,针对教育部门的政策实施问题,建议政府和教育部门联合起 来把国家的假期规定(如节假日不能补课等)真正落实到位.3,针对农村学校师资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应尽可能的给长期在 农村教学一线的老师更多的优惠政策,如提高工资待遇等等,政策适 当向农村教师倾斜.4,针对农村教育体制问题,建议教育部门分配更多的年轻优秀 师范毕业生到农村学校,传播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帮助农村教 师提升专业化水平,带动农村教育发展,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5,针对农村学校自身的管理问题,建议学校在假期布置一些社 会实践的活动任务,对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都有一定的帮助,如拓 展了知识面或者提前感受社会实践积累一些社会经验, 这些对学生以 后的发展都有好处.6,针对农村家长的教育问题,建议学校定期开展家长会,一方 面汇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宣传一些对孩子教育的方 法, 提高农村家长整体素质, 让孩子们尽早从补课大军中解放出来吧!还孩子们一个金色的童年.五,调查总结: 今年暑假很高兴参加了武汉理工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探 索,发现”实践队,在对《农村教育现状的实践调研》课题中,我通 过对家乡当地一

所小学的问卷调查作出了上述报告.本次社会实践是 对社会的进一步了解,也是对自己的一次社会实践的锻炼.很期待下 次更多的机会到社会实践,了解社会,锻炼自我.“探索,发现”实践队:*** 2010 年 8 月 1 日 附调查问卷: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研》调查问卷——学生卷 关于农村教育问题的调研》调查问卷——学生卷 —— 亲爱的同学:你好!为了了解你的暑期补课情况,希望你能如实填写本问卷.我们的 问卷采取匿名制,个人信息绝对保密.你的意见将成为我们研究农村 学生暑期补课情况的重要依据.请在你认为合适选项的英文字母上打 “√” ,或在括号内填上符合你的情况的内容.衷心感谢你的参与和配合!谢谢!1,你的补课形式是?A.学校统一 B.校外补习班 C.家教 2,你每年都参加补课吗? A.是

B.不是 3,今年暑假补课是自己自愿的吗? A.自愿 B.学校要求 C.家长要求 D.看见大家都在补课自己也补 4,补课的费用高吗? A.高 B.能接受 5,你的补课时间是多长? A.2 个月

B.一个月 C.10--20 天 6,你认为补课有用或者有必要吗? A.有 B.没有 7,你是否支持“农村教育落后,要补课多花时间才能在和城里学生 竞争中获得机会”? A.支持 B.不支持 8,你认为农村孩子就该“笨鸟先飞”吗?A.认为 B.不认为 9,针对现在的补课热潮,你有何看法? A.正常 B.也许是学习压力大 C.或许是竞争激烈 D.没什么必要 10,你认为暑期补课兴盛的原因是? A.社会原因 B.家庭原因 C.综合原因 再次感谢你的支持与合作,谢谢!

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篇7】

摘要:在所有学科中,唯英语这一科目中存在的城乡差别尤为明显,课改是否到位,就农村的英语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解决的,笔者利用三个多月的时间,采用访谈、问卷、电话访问等多种方式对我县近中联盟的部分的教师、学生和家长就英语教学展开调查,归纳出一些问题,提出了一些尚不成熟的建议,期待着大家一起把农村的英语教学办得不再有城乡之别。

关键词:农村 英语教学 调查报告

笔者自1994年毕业以来,一直在农村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多年来,农村的英语教学实绩始终不如县城的理想,教改已多年,农村学校的实施情况是否完全到位?现状又如何?还有哪些有待于进一步落实到位?这一系列的问题总困扰着我。作为分管该项工作的校级领导的我,有责任对此工作细致调查,如今因为要写研究生论文等因素,借此机会对农村的英语教学作一调查,以求最大程度提高农村学校的英语教学实绩。

一、调查的研究对象

建湖县近中联盟的五所农村学校(裴刘中学、芦沟中学、近湖中学、庆丰中学和海南中学)中的部分老师、学生和家长。

二、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一) 对教师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校本练习和对学生的学法策略指导等。

方法:通过访谈和“推门听课”相结合。

(二) 对学生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课程设置、学习英语的目的、学习的难易点及掌握程度、学生对英语教师的要求及英语课外活动等是本次调查的重点内容。

方法:问卷调查。在每个学校各个年级抽15名学生,计45名学生,五所学校共抽22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率是100%。

(三) 对家长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内容:家长对学生学习的态度,家长的知识水平和留守儿童情况等。

方法:现场访谈和电话访问相结合。

三、调查结果分析

经过三个多月来的调查,结合有关文献资料的查找与学习,现将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一) 对教师的调查结果分析

1、教学理念的理解

在本学期始,省“名师团送培到县”的全县所有英语教师的培训中,南京、扬州和建湖县实验初中的老师各上了一节观摩课,听后的第一个感觉就是苏南的课堂教学教师放得开,而苏北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放不开。而再将县实中的课与农村学校相比,农村的课就更放不开了。基于这个问题,在调查中,在与英语老师访谈交流和听课中发现,80%以上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是以课本为中心,课堂教学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试教学倾向严重。“精讲多练、善导自学、激发兴趣、师生和谐”的十六个字的教学理念,绝大部分教师没有实施在课堂教学中。听课发现,几乎所有的教师在课堂上大多时间讲解语言点,教师过度侧重对知识点讲解而忽视语言的实际运用,课堂上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时间很少,老师常用机械操练取代学生的真实交际,且在操练时老师往往使用一个固定的对话模式,这更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往往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但在访谈时老师解释说,这是为了有效提高课堂效率,不浪费时间。显然这是不让学生自由表达,而不是老师所说的理由。在这一环节上,课堂预设是要有的,但要更注重课堂生成的内容。在课堂中许多教师只重视对学生的知识输入,而忽视学生的语言输出,从而产生英语教学中输入与输出的不平衡,造成语言教学事倍功半现象。为了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的精神,教师应当记住:“Teach me,I know. Show me,I remember. Involve me,I learn.”

2. 英语课堂氛围的营造

经调查,只有不到10%的老师尽量用英语授课来营造英语课堂氛围。大多数老师把不用英语授课归为学生素质低、英语底子差,课堂听不懂,90%以上的老师用中文授课,或中英文混合使用。教学手段主要还是传统形式的.粉笔加黑板加录音机,使用多媒体教学频率约50%,有的是因为教师懒得用,有的是因为教室里没有,到多媒体教室又怕麻烦。由于教师教学方法过于机械,导致自制力不强的学生逐渐对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而教师忽略学生的消极反应,只顾自己讲,导致老师和学生达不到互动的效果。时间长了,学生也习惯于被动的单向教学模式,学习惰性普遍,简单的问题都懒得举手回答,课堂氛围因此难以活跃,思维散了,效率自然就无法保证了。

3.教学模式的使用

在前两年,县教研室就在全县范围内启用每一科目的教学模式,英语最主要的是使用新课标中倡导的“任务型教学”,但在调查中发现,在常态课中,68%的老师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表现为:以教师为中心;重讲轻练,忽视学生的活动与体验;重视知识的讲授,忽视实际语言能力的培养。虽然有些老师在课堂上实施任务型教学,但无视学生的英语实际能力,生搬硬套教学参考书。有的教师认为任务型教学就是让学生做练习造新对话之类的练习,所以认为任务型教学只适用于条件好的学校,学生基础好、素质高才能实施。甚至有的教师认为开展任务型教学是浪费时间,因为其结果只是训练学生简单的口语能力,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知识。其实以上这些想法与做法都是不对的,越是成绩差的学生越要进行“任务型教学”,让他们觉得学有所用,才能激发他们的兴趣,想要多学点。

教材使用这么多年了,老师们仍然不会使用教材。其实,新教材不像老教材,它对教师的要求比较高,要求老师灵活使用教材。80%以上的老师认为凡是写在教材中的就是该教的,不能有一点的改动,根本不懂得与时俱进地使用教材。比如,在教9AUnit 5中的Main task 时,教者可以把巩俐的影星介绍的例子改成现在当红的学生知道的影星介绍的例子,在调查时有的教师在课堂中甚至于把时间浪费在读那些影片的名称上,这样的课堂只能让学生更加生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教学的需要,灵活地和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对教材的内容可以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删减,使之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和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总之,对教师来说,教材不再是金科玉律,而是一种教学依据。教师只能根据教学实际使用教材,而不能照本宣科地使用教材。”这里需要强调的是:

(1) 对教材的取舍和调整并不意味着教材不合格或者完全不适用。即使再优秀的教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也有取舍和调整的余地。

(2)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或调整,不会影响教材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优秀的教材允许教师在使用过程中对具体教学内容进行取舍或调整。

(3) 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取舍和调整并不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评价成绩。学生的学业评价,特别是水平测试,并不以某种教材的具体内容为基础。有些教师担心对教材进行取舍或调整后,会影响学生的考试成绩,其实这是不必要的担忧。

4.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

据调查,农村学校70%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比较薄弱,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淡漠。多数老师上课时实行“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忽略对学生学习策略的培养,多数教师采取翻译法和听说法,进行程序化的技能训练,其教学目标是讲授语言知识,分析语法结构,培养应试能力。很多老师不重视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培养。在本人的教学经验中可以知道,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的指导,使我在教学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要学习“偷懒”,给学生以方法,让他们自己去学,这样既“幸福”了自己,又提高了学生,何乐而不为呢?

5.校本练习的设计

在调查中发现,这是我县农村学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随着农村人进城的大流,成绩好的学生也纷纷进城读书了,留在农村读书的都是在某些方面,特别是在成绩方面不行的学生。针对于这种情况,编写一本符合农村学生的校本练习真的很有必要。当然,编写一套高质量的校本练习是很费时的,因为农村学校同轨人少,最多四人,正常两人,所以老师不愿意做这项工作,学校里又不作要求;再者,因为新书下发时有一套练习,虽题目显得旧了,还有点偏深,但这练习是领导检查教学工作时必须查的,所以学生必须做,老师必须讲,这已经让学生的作业量足够了,如果再有一套练习,学生的作业量就多了。所以农村学校至今没有几所有校本练习的,这很不利于“因材施教”,很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对学生的调查结果分析

学生的问卷一共有十六个选项,在汇总时主要归纳成以下四方面:

1、42%的学生表示非常喜欢学习英语,20%的学生表示喜欢学习英语,有38%的学生表示不喜欢学习英语。由此可见,英语教学的形势是很不容乐观的。学生的学尚处于被动状态,还没有从“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2、学生学习英语还停留在对语法的死钻不放而忽视语言本身的交际功能这一平台上。因为受老师教学的影响,学生的应试观很强。

3、80%的学生认为自己口语能力最弱,50%的学生认为自己阅读能力最弱,认为自己听力和写作能力最弱的各占40%,说明现在学生较过去更加关注自己的语言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听的能力的提高。但是“学生的口头表述”能力却远不及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这也恐怕是所有农村中学英语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值得所有在农村中学从事英语教育工作的教师应深思的问题。

4、因为学生的听力差,所以40%的学生认为教师英语课上应中英合用,这样既让学生训练了听力,又能听懂老师所讲的。85%的学生希望英语教师上英语课时每周大约两三次课安排同学们练习对话或做英语游戏,这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60%的学生认为好的英语老师应该能很好地组织课堂训练活动,85%的学生认为好的英语老师英语口语应该很棒,只有18%的要求好的英语老师能细致地讲解语法和课文。可见学生要求课堂气氛活跃,课堂训练到位,让他们能够参与课堂,而不是一个专门装知识的容器。

(三)对家长的调查结果分析

家庭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家长和老师是三位一体的,在教学效果的取得这一问题上,家长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农村与县城的学生成绩有所差距,家庭方面对诸多问题的不同理解与做法对学生学习英语也有重大影响。据调查归纳出以下几方面问题:

1、农村学生的家长相对受教育程度较低,大专以上学历家长不多,初中或高中毕业的算是有文化,很多家长是小学毕业或者是文盲。他们思想认识比较落后,认识不到英语学习的重要性,18%左右父母懂得一点英语,剩下的82%的完全不懂英语。

2、10%的父母要求其子女既要有较高的笔试能力,又要能够与人交流,20%的父母要求其子女只要考试能拿高分就行,35%的父母要求其子女能开口讲几句较流利的英语。其中有35%的父母对其子女从未明确表示过什么要求,似乎不怎么重视,据与老师交谈得知,家长对子女的学习已不再过问。在假期中,只有不到8%的父母送其子女到一些专门的培训班去培训学习。由此可知大部分的父母平时对子女英语学习就不够重视,更别说辅导了。我的班级上没有一个到老师家或专门机构培训的,而县城的培训机构就很多了。

3、农村家庭相对贫困,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英语的物质条件。据访谈可知,初中生中有英语字典的学生占8%,有复读机的学生则不到10%。

4、留守儿童居多,许多农村家长忙于生计,外出打工,把孩子托给他人照看,使学生在生活,情感,性格等方面欠缺,影响学习。

在此次调查中可见,农村家长的知识能力、对子女学习的态度和家庭条件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的英语学习。

四、基于存在的问题的几点建议

1.继续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利用课题作为引领,要求人人参与课题研究,在研究实验中,让他们的教学理念得到最终的改变。学校要在教科研加大投入,让教师多走出去学习,回来后谈感受,这样观念才得到转变。再者,现在是网络时代,利用网络,登录“教学新时空”和省、市、县的教研网站,观看每个课堂视频和其他提高业务能力的多个教研活动,且要求观看后写教学反思,学校要把此列入对教师的考核中。这样,教师头脑中有了新的理念,自然在教学过程中便会使用。

2、在全县范围内要加强教师之间的流动,不仅是联盟间,非联盟间和城乡间教师也要流动频率高些,让教师在不同的地点多些新鲜感,自然也就从不同的同事间和不同的学校吸收到新鲜的血液,再次激起教师的教学热情。不要总像以前一样,每年总通过考试的方式抽调乡下教师到县城,让老师们感觉乡下的教学质量已不再重要,既然好教师抽调走了,我们就瞎教教吧!所以从某个层面讲,教师对新理念的不认真落实,认为学生差不好运用新的理念,领导的这种教师非均衡化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当然这种情况自今年暑假已有所改变,希望教师不再有借口落实新课改的理念。

3、学校在对学生的素质评价中,一定要加强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这样对于教师、学生和家长的应试教育观点会有一定程度的转变,“重知轻能、重讲轻练、重结果轻过程”会得到改变。教师就不会只想尽一切办法去提高学生的笔试成绩,学生就不会把大量的时间花在死记硬背语言知识和应付考试中,教师在教学中的组织活动多了,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调动起来,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交际能力和自学能力就会得到相应的训练和培养,时间长了就会形成良性循环。

4、对于学生的听力、阅读、写作等弱项,教师自然在平时的教学中多注意这方面的训练,但同时作为学校也要注意对此方面的投入。对于英语教学学校要配备语音室,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多听丰富多彩的内容,不至于听到听力就觉得头痛。在阅读上,在图书馆要多配备一些英语的刊物,这学生在借阅时能有选择语言的机会。新课标要求到九年级的课外阅读量达到十五万字,而作为农村学校的学生在这点上做得远远不够。

5、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所以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让他们充分认识到英语教育的重要性。学校要利用家长学校、校信通、家长会等方式与家长多联系,来转变家长观念,以求在教育学生这一问题上家长与学校的观念一致。不能放弃每一个孩子,孩子是可以教育的,对于他们要有金钱的投入,更要有情感的投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们要在一边激励他们,作为父母,不能有“棒打成才的观念”,但也不能有“顺其自然”的观念。

五、结束语

通过此次调查,发现在农村的英语教育上在各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得到最好的解决。政府、学校、教师、家长等各个层面也会越来越关注和重视农村的英语教学。“Where 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 ”,相信在各方面的努力下,明天的英语教学不会再存在着城乡之别!

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篇8】

1、认真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强化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执法主体地位。依法健全和完善义务教育入学通知书制度。每年开学前,地方政府必须向其辖区内的适龄儿童发放入学通知书,督促其监护人带领儿童按时到校报到入学,把好入学关,从源头上防止儿童辍学。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小学毕业升入初中应依法取消升学考试,让小学生上中学完全实现“直通车”我国现阶段针对农村教育的法律法规缺失,现有的就是《教育法》和《义务教育法》,为了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就应该有针对性地制定《农村教育法》,让农村教育做到有法可依,责任明确。要依法健全和完善学生辍学报告制度。每学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要做好辍学情况统计,统计工作要真实、客观。一经发现在校生辍学,立即发出复学通知书,责令其复学。对16周岁内辍学而拒不复学的学生,可依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对其监护人采取行政措施,或依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2、不同的地方多了去了,接触的环境不同,不同的地方多了去了,上学环境城里比农村好多了,师资力量也比农村好,教育器材也比农村先进,最主要的老师比农村多,分工明确,现在的农村呢,天天不是语文就数学,连个音乐美术体育都没有,校长一开会,他带的班就得另一个老师代管,后来干脆到一个班,有时候上级给的这表那表,全校就那两个老师光忙活那表去了,学生还没人管了更别提上课讲课了,就现在免费给孩子喝的奶鸡蛋老师还老忘,每次都是帮中午下课了才想起给孩子吃,导致孩子中午到家不吃饭,城市和农村差距太大了,不见得农村的老师们教学就不好城里还有好多都是代课老师呢,只是农村老师人少事多造成的

3、通过请进来,送出去,开展传、帮、带活动以及自我反思、同行互助、骨干引领等途径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拓宽培养渠道。同时,重视教师的师德、职业教育和心理辅导,加强教师发展性考评,努力促进教师整体素质从根本上达到量变和质变,切实为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保障。(三)、继续加大教育投入

4、生源问题每年都有大量的孩子失学。出现这种状况的最主要原因是第四所说的教育观念的落后,很多家长关心的不是学生的成绩,而是他们做了多少农活,其次就是经济的落后,使人们难以看到长远发展。。许多到外地打工的家长把孩子带到外地大城市就读,还有的千方百计大孩子带到集镇,县城教学质量好的地方入学。就我们乡的农村小学来说,一年级的学生平均只有20人。就我乡中学而言偌大的学校仅有四个班仅仅120来人,初三后半学期学生大量流失,而市里的学生班班都超员

5、而不仅仅单一地从学生考试成绩上来进行评价考核。因此,教育教学评价考核运用的方式,不仅要有口试、笔试,还应有动手操作等多种方式来进行评价。(五)、抓好学校、社会、家长三维一体的三结合工作

6、的心理,带着尚未完成学业的孩子一同打工去了。这样的现象在农村不胜枚举,我为这些学生的出走感到十分的惋惜和痛心,同时也为家长的愚昧无知感到万分的无奈。还有的学生因为班级频繁的更换老师,对老师上课教育方法的不适应等,使学生产生了厌学或者逃学的心理。二、针对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高所面临的上述问题,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措施去加以改进。(一)、学校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做到以制度来约束人

7、农村教育堪忧,首先有能力的会在县城买房让孩子去县城上学。其次农村老师的孩子都不在父母任教的村里上学而选择城市上学。农村的教学质量不行,虽然学校盖的不错表面富丽堂皇,但教学上不去人们也不认可。没办法。我家孩子也想去县城上学,耐何既没房,又没人。只能在村里上学。

8、首先,教育设施不同。城里教育设施要好,能够提供最先进的教育设备;农村经济条件相对落后,教学设备缺乏,能给学生提供的学习环境不同。

9、:城里的教育有最好的教育设施,提供的都是最先进的教育设备,提供孩子更好的学习环境,更有利于学习的教育设施。

10、师资力量我们全乡共280名教师,其中民办转公办的占60%,在县教委培训上岗的20%(俗称35000学生,掏钱买就吃县财政人员)代课教师10%(有势力不上班干第二职业的老师)师范毕业的仅仅是5%,再有是刚参加工作的非师范毕业的大学生,年龄结构不均,50岁以上的教师有100来人,文化层次低,不易接受新的理念,年轻的教师又在望着城里的工作,不安心现状,学历基本上是中等师范水平,而邯郸市的一般的小学学历为本科,在我国部分农村地区,由于师资匮乏,再加上经济条件所限,这种“包班”的教学方式,不仅影响孩子的全面发展,老师也是不堪重负

11、我国是农村大国,农村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教育的实施,巩固,提高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容乐观的是农村教育的现状让人担忧,和城市相比无论师资还是设备还是生源都是一道大的鸿沟,农村学校的落后也直接导致了学生人数剧减,无人热衷也求学,这也是社会的大形势所造成的,西南民族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陈达云 先生曾有过这样的精辟论断:“长期的城乡二元社会格局和饱受诟病的户籍制度以及劳动就业制度,在城乡之间构筑起一道偏袒城市居民的森严壁垒。这道壁垒在中国特定的制度安排下具有单渗透性:农村的各种优质资源源源不断地渗透到城市,而城市内的社会资源则被严格的圈护着,久而久之,城市圈积了绝大部分的优质社会要素资源,致使城乡从物质基础到精神文化环境方面形成巨大反差。”这种“单渗透性”必然导致农村各方面资源的流失,农村教育权利、教育机会和教育质量的缺失在所难免,再加上统筹力度又不够,城乡教育不公平加剧。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实现城乡教育公平,但是提高农村学生的素质,控辍保学工作是难上加难,就我家乡的农村学校为例试分析一下原因:

12、城乡教育差距原因对策

13、建议及对策

14、关于农村教育存在的问题和建议陈家小学冯春雨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城乡二元化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继续提高教育水准更是举步维艰,城乡教育与知识差距明显加大。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一、农村教育的问题:(一)经费投入不足教育历来是国家财政投资大户,硬件环境的改善软件环境的营造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多年来的政府教育投入不足却是各地不争的事实,致使有的学校基本建设问题突出。(二)办学意识滞后素质教育已提出多年,新课程标准也推行了5年,但看现今农村教育课堂,却涛声依旧。究其原因主要是观念陈旧,教育目标错位。有调查表明,80%的老教师认为新课改与他们无关,50%的中年教师认为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照样能对付新课程教材,或者认为这是青年教师的任务和职责,即使是年轻教师也认为实施新课改比较费时费力而不易于取得显著成绩。许多学校领导和教师依然把成才和考高分等同看待,把能升入高一级重点学校作为评定教学成果的唯一标准。因此,教学目标多定位为好操作的知识技能类,教法多为简单的分析讲解类,追求结果忽视过程成为必然,新课改成了装门面的招牌,重视学生基本素养的养成成为空头口号。(三)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欠佳当前,我国农村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理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农村学校教师队伍老化,后继乏人情形日益严峻。据调查,超过40岁的老教师多达一半以上。二是学历水平较低。好多老教师是初中或高中毕业生,多年来只依据日常积累的教学经验在任教。三是专业教师不足。在城市,专业化教学是理所当然之事,或许不值一提,而在许多农村学校,专业教师却严重不足,像音乐、美术、劳动、自然教学大多是兼职的。四是教师素质普遍不高。农村学校中专生、高中毕业生在教师队伍中占了绝大多数,他们自身的知识结构很不完善,科研能力差。教师素质偏低是农村小学教育面临的一个普遍问题。(四)学校管理水平不高在农村学校,校长及其班子成员的管理水平与学校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一些落后的学校,由于校长管理能力太差,学校照搬照套制定一些管理办法、措施、制度也往往流于形式。有的在用人策略上任人唯亲,在激励机制上不舍得花钱,在评价制度上不切实际。凡事一刀切,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同享受。结果,严重挫伤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五)学生流失现象普遍农村社会、家庭教育功能赢弱,加大了学生教育难度,也造成一定学生流失。农村父母们一是受传统跳农门思想的影响,二是鉴于目前大中专生毕业后需自谋职业的现实,对孩子受教育的目的往往定位特别近视,对升学有望的孩子,就盼望成龙成凤,跃出农门;否则就让孩子去学手艺挣钱。家庭教育的失策,给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也给学校教育增添了障碍。二、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建议(一)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素质从优化培训机制与途径入手,帮助在职农村小学教师尽快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努力实现教育理念、教师角色、教育能力、教育评价的全面转变。通过多种途径促进农村小学教师素质的全面提高:1.健全农村小学教师在职进修制。将教师在职进修与提高学历、职称评定三者挂钩,促进教师自觉参加脱产学习、函授、自考等进修。2.强化城乡教师交流。即安排城镇优秀教师到农村小学定期任教,尤其是派往偏僻地区支教。并有计划地安排农村有发展前途的中青年教师到城市学校,在教学实践中接受培训。3.加大教师考评力度,激发教师们的竞争意识,真正做到奖优罚劣。对好的要给荣誉给待遇,对确实差的要教育要激励,并通过再次培训上岗等手段,提高其从教素质。4.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师资队伍建设。采取特殊措施,遏制农村教师外流的势头。对长期献身农村教育的教师,应在工资、福利、政治待遇上给以优惠。教师职称晋升、优秀教师聘选、校长选拔任用,均必须有相应年限的乡村学校教育的实践。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增强教育工作者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积极引导和鼓励教师及其他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到乡村中小学任教,并通过各种途径,提高农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严格掌握校长任职条件,积极推行校长聘任制,建立城镇中小学教师到乡村任教服务期制度。(二)端正农村教育办学思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有什么样的意识就有什么样的行动。农村教育健康快步发展,更新意识是关键。从上到下,从地方行政领导,到具体学校校长教师,到家长学生,都要先从思想上过关,要充分认识到学校教育对孩子一生的重要性,认识到实施素质教育对孩子发展的必要性。为此,我们要做到:一是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将先进的教育理念深入到教育工作者的心田,比如,现在我们教育上每年都要进行的在职教师继续教育,就很好地起到了这个作用。二是学校通过召开家长会等方式,加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融合沟通,以形成教育共识,合力促进素质教育发展。(三)树立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我国农村地区发展滞后,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教育的相对滞后与人才资源的匮乏。因此,要转变观念,树立并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发展观,促使农村城乡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及其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权益,使每个农村青少年及公民都能得到全面、和谐、健康的发展,人尽其才,才为国所用。不能把发展的重点仅仅停留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上,而应放在开发人力资源、发挥人才作用上;自觉克服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重眼前轻长远的错误观念,促使教育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四)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创新1.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实践证明,教育信息化在推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方面有着很大的作用。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包括中小学的“校校通”工程,最好能通过政府拨款、城市支援、银行贷款和社会捐助等多种途径筹集资金,逐步增加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并且不断探索与丰富适合农村实际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模式,把重点放到增强教师和学生的信息意识,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接受现代文明,学习现代科学文化知识,扩展视野,促进人的现代化,进而推进教育现代化2.解构封闭传统体制,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支持社会力量兴办教育机构。私立学校应该是一种补充、激活农村教育的最好形式。最终使我们的教育成为独家经营,始终处于“老大”地位,传统、封闭、死守教条,以致病入膏肓,不可救药。因此应大力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健康发展,以切实扩大高中的办学规模,解决农村初中升高中的瓶颈问题,缓解升学的巨大压力。3.推进“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业、科技、教育等部门的合作机制。有效统筹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资源,构建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农村教育培训网络和科技推广网络,彻底转变鄙薄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使农村职业教育健康发展。继续开展“绿色证书”教育,在农村初、高中适当增加职业教育内容,以充分发挥教育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西部农村脱贫致富、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服务,实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循环。(五)完善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一是完善农村小学远程教育相关技术设备,改善和提高相应硬件设施。二是要利用远程教育网络进行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当前尤其要抓好适应农村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需要的培训工作,使农村中小学在实现国家规定的基础教育基本要求时,能够紧密联系农村实际,突出农村特色。总之,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目前已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普及义务教育正在全面展开,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形成。但是农村教育又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教育投资体制不健全,税费改革给现存的农村教育投资格局以重大冲击,缺乏一支数量充足、质量优良、相对稳定的师资队伍,形势严峻,急需从理顺投资体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新教育观念方面予以综合治理。改善农村教育现状、提高农村教育质量是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工作。社会、学校、教师、家庭和广大学生都要关心支持这一工作,使我们的农村基础教育能够迈上一个新台阶。这要求我们必须转变思维、大胆创新、集中尽可能多的资源为我国农村基础教育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15、农村学校的教学设施也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由于农村贫困面比较大,大部分学校的校园设施还不够健全。譬如:远程教育设备在很多农村学校,连基本的办公室都没有,多数学校是将办公室和远程教育办公室挤在一起。这样的现状在农村学校较为普遍。因此,必须

16、与时俱进,强化教育评价中教师的

17、还有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有能力的人进一步向城市集中,加剧了农村的边缘化,农村大部分留守儿童很难受到好的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不断拉大。

18、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农村教育在“三农”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农村教育为“三农”服务的自觉性和紧迫感,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继续探索农村教育发展的社会政策和条件支持,加快农村教育综合改革。

19、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师手里操掌着孩子们一生的未来,操掌着民族和人类的整个命运!在所有教育中,基础教育,是真正决定一个民族素质高低的先决基础!教育兴则民族强,民族兴则国家强!当今世界象美国、日本等科技经济超级大国,首先无不都是教育超级强国。因此,必须从教育的综合效能、奠基作用、战略地位,思考筹划下步教育的整个发展。而其中,对农村教育发展的通盘规划更必不可少!要戒空谈,尚实干,切切实实地抓优包括农村教育在内的整个教育发展工作!

20、农村弱势群体教育。

21、再有,环境不同。城里孩子的父母多半是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所以他们的孩子都素质相对来说也要比农村的孩子高,学习环境要好;农村的孩子很多父母都在外打拼,缺乏对孩子的管教,因此这一环境对孩子的发展不太好。

22、其次:现在中高考都在改革,考试趋向于灵活,要求学生见识广,知识面宽,城区学生可以去图书馆、博物馆、公园长见识,可以进补习班、兴趣班,而农村的孩子没有这样的条件,在当今信息时代,农村信息相对贫乏无形之中导致农村孩子受到各种教育与城市教育形成很大差距,高考中特长生、艺术生来自农村的比例很低,能够参加高校自主招生的农村学生比例更低,这就是城市教育与农村教育差距的缩影。

23、社会是一个大染缸,学生的很多不良行为都是在社会中感染的,因此,学校和家长要呼吁社会各界要做好对各类学生的监督力度,不要让学生养成各种不良的习惯。比如学生的抽烟习惯的养成,如果社会各界监督得当,没有人卖烟给未成年人,他们会养成抽烟的习惯吗?因此要加强对学生养成教育的宣传力度,同时学校、社会、家长要经常联系,进行沟通,共同创造一个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环境。

24、服务意识和指导意识,

25、我提议可以适当增加心理课程辅导因为农村留守儿童较多况且多数也除外青春期容易叛逆,可以适当增加心里辅导,以保障以后步入社会不会误入歧途。

26、工资待遇城市教师工资、福利及其他收入与农村教师比,平均额要高出2~3倍、甚至更多。工作环境明显优越,经济收入也高得多。同时,对城市一边倒支持的政策,又使得农村学校无法限制教师流失,使得农村优秀教师近些年大量流入到城市。我县每年都有100来名教师进城就我乡教师的工资而言,和邯郸市教师工资年差距在两万元左右,这是老师没有动力的原因

27、:城里的学校配置的教师资源也是比农村好很多的,因为很多毕业的老师都想留在城里的工资高,待遇好,相对的岗位竞争就大,那么能够留下来教学的都应该是佼佼者,所以城里的师资力量要比农村好很多。

28、学生自身原因现在农村教育的评价仍然是以分数为主,而且就目前情况来看,只能以分数来评价学生评价老师。老师勾画重点,学生死记硬背,不能全面发展。扼杀了他们本身的天性和自我追求的意识,在成长中容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很小就学吸烟,学打架。因为从小就在封闭中的学生们对城市的不了解,使他们对城市充满了好奇与向往,盲目追求非主流,然后宁愿去打工,也不愿意读书。这不得不归罪于无法建立的健全的教育评价机制

29、要摒弃陈旧落后的评价制度,

30、首先我觉得孩子在城里上学比农村好,当然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重要的不是教育环境,但实际的是教育环境与基础对你将来的学习是有所影响的。

31、差别:家庭背景、环境条件不同对孩子初期的行为认识有极大的改变!政策上搞城市化,教育可以作为工具。如果农村的教师与城里的教师一样,教育成果不分上下,那么城里的房子就不会那么多人买。城里买房子的有一部分是为了留守的孩子能够上城里的学校。但我希望将来能够农村包围城市的形式发展城市,从而建立超级大型城市圈。而目前的形式有点极端化了,发展小城镇的路线才是可取的,让好的教育机构,好的教育素质普及各个乡镇,教师尊重职业素养,在乡镇也能寻找自己的价值所在!

32、我提议尽量集中农村学校和保障学校附近的交通安全。

33、温家宝总理在很多场合强调了城市教育资源要为农村服务的问题。目前农村经济还不发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因此还没有出现象沿海和国外高度重视农村教育的情况。在这样的条件下,需要政府加以政策的引导,需要先发展起来的城市教育资源来带动农村的发展。各级政府要充分发挥城市教育资源的优势,更积极、更有效地为农村和农民提供服务,特别是要向他们培养输送合格教师。要扩大城市各类职业学校面向农村的招生,开展进城务工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一定要让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有书读、有学上,和城里孩子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发达地区城市应进一步做好对贫困地区教育的对口支援工作。对于农村的扶贫要逐渐转移到知识和技术的扶贫上来,由高校出技术,由农民出劳力,资金由几方共同投资解决,城市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通过参与农村教育改革,发挥自己的优势,使自己的科研成果尽快转化为生产力,促进农村的现代化。同时高校要通过培养农村职业技术人员,通过农村职业学校逐渐形成规模和效益,把农村职业教育办起来,使得当地农民可以就在当地打工,促使当地企业和产业的发展,要建立为农村经济和教育发展服务的科研体制,加强对农村发展的政策、科技、信息等各方面的理论研究。

34、(-)均衡发展教育实现教育公平、

35、多种渠道筹措教育资金。有资金就有条件来投资建设。就目前农村小学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要校进行教育投资。有关部门也应该看到城乡差距,少给重点学校一些奖励,多给农村的贫困学校一些鼓励。“锦上添花”固然是好事,“雪中送炭”更是可贵。用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完善奖励救助机制,促进教育公平。建立和完善奖学金,助学金,扶贫救助等助学机制。通过“奖,助,补,免”等措施确保贫困学生有学上,有书读。增加艰苦地点教师待遇,让教师安心在艰苦条件工作。

36、随着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以及国家为学生提供免费的教科书以来,学生的入学率有了很大的提高,辍学的学生明显的减少。但是由于学生家长大多数在外务工,对子女的教育失去了信心,看见子女成绩不好,就抱着破罐子破摔

37、改变现代化设备落后的现状,

38、.教育制度由于我国长期计划经济形成的思维定势和落后观念的束缚,我国基础教育管理依然是以计划为主、政府包办为主的模式。因此,作为中国公共教育体制下的农村基础教育还执行着传统的运行机制,内无动力,外无压力。农村中小学还没有感受到现代社会的激烈竞争,农村教师那田园式的生活更容易使他们安于现状,他们大多把教育改革看成一种乌托邦式的教育理想。加之农村地理位置偏僻,待遇偏低,优秀教师留不住,外面的教师不愿来。在这样教师编制奇缺的农村中小学,对教职工实行岗位责任制和聘任制困难重重,极不利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39、家长原因首先要承认的是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在农村有时简直是可望而不可及的,高昂的费用让许多寒门学子望而却步,农村子女基本上无法共享相应的受教育权利,上学无用论的滥言得到家长的共识,在农村基本上家家有2-3名孩子,给男孩子娶亲大约5万元,假如大学毕业后没有工作,回家后肩不能抗手不能提,重活做不了,反倒又给家里增加了负担,如果初中辍学外出打工,一两年挣个一万元没有问题,或者说家长更看重于眼前的利益,而市里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着想,又加上好的教育,所以上学是主流

40、必须真正改变单一的、静态的书面考核所取得的成绩作为质量检查的标准,不仅要有知识掌握的评价,而且要有学生人格的评价、认知能力的评价以及心理状态的评价。

41、改善人事与管理制度。城乡人才分布不均匀,关键在于待遇问题,所以应该特别注意。采取区域内教师同工同酬,优教优酬的方式和农村教师晋级等各个方面优厚条件吸引城市优秀教师到农村任教。以待遇留人,实行全员聘用制,采取优教优酬,末位淘汰的措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合理安排其他教育资源。改革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对落聘教师该进修的进修,该待岗的待岗,提高教师的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忧患意识,使更多的教师更加爱岗敬业。教育是国之大计,不管在是农村还是城市,教育都应该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面向世界。而教育的关键在教师,所以应该努力建设数量足,结构合理,素质高的教师队伍。农村教育要发展,就要处理好农村教育系统内各个保障体系之间的关系,保证它们之间的协调性、可持续性。通过公共财政的保障,解决教师工资经费拖欠问题,同时实现教师不仅能拿到基本工资,还应有适当的福利,具体落实国家实行的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绩效工资,将农村教育经费特别是义务教育经费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这样由中央和地方分担任务,必然将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又一高潮。

42、(四)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执法主体地位,预防辍学率的上升

43、农村教育综合改革,涉及到管理体制、课程教材、经费投入、教学设施设备、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问题,但最根本的是教育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政策导向的转变。

44、学校要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邀请社会各界知名人事参加,加大学校各种制度在家长中的宣传力度,

45、教师队伍是影响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就目前农村教师队伍的现状来看,他们获取信息知识的途径非常有限,视野极窄。本人认为,应加强以校本教研为主,定期组织教学业务学习,开展集体备课、赛课、听课、评课活动和课堂小问题研究,组织教师参加省、市、县课题研究,参加各种层次和不同形式的教学研究活动,并承担各级教研任务,与其他学校开展送课等教学结对联谊活动,激励教师参加学历提高、技能升级、撰写论文、制作课件、总结反思和学习现代教育技术等形式提高业务。

46、其次,教师资源不同。城市里的教师待遇要好,工资高,跟多的老师愿意往城里去,因此竞争激烈,留下来的都是教师当中的佼佼者,组成的教师团队也较好;农村则不然,虽然也有很多优秀教师愿意到农村支教,但最终能够真正坚持下来的不多,所以城市里的实际力量,教师团队要比农村好很多。

47、(三)要建立部分城市教育资源为农村服务的体制

48、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农村教育长期处于边缘化状态,发展滞后。本文在考察目前农村基础教育现状,分析城乡差距不断扩大和各方面存在很多不平等现象的基础上,探讨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并相应地提出解决对策,从而提高农村的人力资本含量,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市和农村的和谐统一让农村的学生和城里的学生站在同一起跑线

49、合理规划办学校点,为流失学生创造上学条件。学校应在人口密集的地方开办。撤销人口稀少地点的完小,改为单小或者直接不办。把力量集中在人口密集地点开办住宿制完小。这样解决了一部分因父母外出务工流失的学生跟父母走的问题。也节省了师资等办学条件,集中力量创办能与县乡学校媲美的高质量学校。

50、(二)统筹城乡教育资源,提高农村学校师资力量,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统筹城乡教育就是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进程。城乡教育的整合发展就要使城乡两者教育之间有同等的办学条件和思想文化素质,至少是能够相互认同的。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就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要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首先,城乡中小学教育教材、课程的编制和选择标准要统一合理。“2004年秋季,在对实验区工作进行全面评估和广泛交流的基础上,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到2005年,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进行了新课程。但是这次改在农村实行的效果并不理想,而且也使得城乡教育差距越拉越大教育不公平更突出。要说明的是,这里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统一不应该是完全相同的、整齐划一的,而是具有相对差距的统筹协调,但是在城乡思想文化意识上就要求统一。其次,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统一协调分配,增强城乡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促进区域教育资源的共享。促进教育资源的共享,在硬件上要实现图书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协调分配;在软件上就要求师资上的流动,让城市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教学,或者说把是否在农村有义务教学经历作为高级教师资格证评选的一项标准;甚至也可以借鉴日韩的教师定期流动制(韩国教育政策规定:每个教师每四年必须流动一次),能够保证各校之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

51、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是社会稳定的平衡器。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实施《义务教育法》的法定要求,是实现教育协调发展的关键。

52、农村教育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应当为谁服务?这是困扰农村教育发展的一个根本问题。这个问题解决不好,农村教育就不能得到健康协调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教育存在的“城市中心”价值取向弱化了农村教育“为农服务”的功能,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适应我国新世纪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所以,农村教育应牢固确立为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服务的办学思想。一方面要普遍提高农村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提高农村社会的文明程度,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另一方面又要开展多种形式的技术培训,培养大批的农村适用人才,为农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不断增加农民的收入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

53、由于随迁子女在城镇接受教育,农村教育延伸到城镇。城镇必须承担起随迁子女的教育责任,城镇政府要落实好“两为主”“两纳入”“三统一”政策,保障随迁子女在城镇入学机会上实现全员纳入、就读学校上体现质量公平、学习过程中表现关爱关心,不让一个随迁子女掉队。

54、调动学生家长的积极性,号召家长每日检查孩子的作业,帮助孩子弄懂学习内容,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提高孩子学习成绩。

55、我希望国家可以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福利补贴保障农村拥有良好的教师资源

56、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现状简析:

57、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发展的根基和办学的生命线,积极深化课程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着力提高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这和教育人事制度的改革,学校制度的健全,和社会、家长、教师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58、改变教师的生存状况,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改良教学以及教法,这些虽然是老调,但在农村这片广袤的土地,还需要认认真真勤勤勉勉地重弹或者新弹。所要达到的目的——全社会共同发展当然要实现农村教育公平的对策也不仅仅是以上几项,但是不管对策如何的好,政策落到实处是关键的。教育改革发展在农村意味着一场革命,会有挫折困难,但前途是光明的,必须要循序渐进。在国家和全社会关注和支持农村教育的氛围已形成的情况下,农村教育公平问题可望在我国社会经济社会发展、新农村建设进程中逐步得到解决。

59、:城里的孩子父母都是知识分子,相对来说城市的孩子要比农村的孩子更有素质,所以孩子能够和素质高的孩子做朋友,那么孩子也会慢慢变得优秀。对于农村的孩子,很多家长不懂得怎么教育孩子,导致有些孩子小小年纪吸烟喝酒打架,所以对孩子的学习有不好的影响。

60、留守儿童教育延伸到了农村社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留守儿童、贫困儿童作为农村弱势群体,可能是最有风险成为未来贫困成人的群体。解决这些弱势群体的教育关爱问题,必须多主体承担起各自责任,打好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组合拳。

61、城乡差别及原因

62、一、农村的教育硬件设施是比不上城市的。显然,农村的教室、操场等的修建,尤其是一些教学设备等教育硬件设施,是远不如城市的。很多农村的学校能够用到的教育硬件设施和设备,都是由城市的学校淘汰后才"传"到农村的。

63、但是对他们要更多的进行理想教育,要努力开阔他们的视野,树立人生观教育,使他们站得高看得更远,对将来发展会有极大的意义。而城市孩子需要的是勤劳朴实教育,是独立自主教育,是吃苦耐劳教育……

64、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多种原因,城乡之间和不同区域之间教师待遇存在较大差异。也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教师资源的失衡与流动。现在,农村教师想方设法进城的现象已经成为一种“潮流”。因此城里学校优秀教师、中青年教师云集,师资力量超编,而致使大部分农村学校教师结构老龄化严重,教师缺编现象严重,老年教师教学观念、方法陈旧,难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有些学科师资严重缺乏,特别是艺术、体育等学科,一些学校的这些课根本无法开设。针对以上情况,我有如下几点建议:

65、一、实现教育均衡——社会和谐的基石

66、首先:城市与农村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特别是师资力量,教育环境、管理水平等方面导致农村教育从起点开始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家长挤破脑袋往城区学校进,购学区房、陪读从而增加教育成本。

67、贫困儿童教育问题。

68、坚决贯彻执行《教师法》《职业教育法》等教育法律法规,确实保护教师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采用现代教育管理方法,实行科学民主管理,努力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使教师的合法权益得到真正的保证,真正让教师在素质教育中发挥主力军的作用。

69、继续加大对基层中小学的教育教学经费投入,彻底根除当前校舍破、旧、险的办学条件,

70、所谓不同包括环境,老师,别的没啥

71、对于农村教育的发展,我现在见到有些农村孩子读书很差,现在农村有些孩子从小就在农村长大,一直都是跟住爷爷奶奶生活,他们的父母常年在外面打工,是根本没有时间照顾他们学习的,除了过年的时候回家没有几天又出去打工了,那些农村的孩子从小就不得父母怎么教,他们的爷爷奶奶可能也不会教,因为他们也没读什么书的,现在农村有些孩子没有自己爸妈教,出现了有些孩子不想读书了,国家要加大对农村学生的教育质量的投入才行

72、你好,很高兴为你回答这个问题

73、教育设备目前,我国农村中小学的教学硬件设施,普遍存在教育教学设备陈旧落后、物力资源极度匮乏的境况。我县农村仅有一半左右的中学和乡镇中心校建立了实验室,而绝大多数的实验室的仪器配备尚不完善,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严重不足,财政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缺口。有统计数字显示:我国农村小学生的年人均公用经费仅为28元,年人均公用经费低于20元的县大约有30%,公用教育经费一分钱也没有的县大约有10%。近年来,投入虽有所增加,中央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但地方政府不透明的“漏斗式”的划拨管道,使农村一部分县市的转移支付资金用于教育的比例与预期值之间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农村基础教育经费短缺,经费需求与供给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甚至有的中小学校正常的教学工作都难以运转。再加上国家实行费改税、取消教育附加费、推行“一费制”等政策,于是真正落实到位的农村教育经费进一步减少,相应的更加加剧了农村教育投入与农村教育需求之间的矛盾,使农村基础教育陷入困境。农村学校普及信息化电脑,但是那人家落后的,淘汰的第二次转移,配置了多媒体,但仅仅是摆设,无有专业的老师指导,许多实验无法去做,同学们只能是照书上写的来死记硬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没有施展,锻炼的地方邯郸市里的学校的设备比农村的要高级几倍

74、因为农村孩子的生活环境对孩子在吃苦耐劳,勤俭节约方面是很好的基础,所以这方面作为城市孩子的重点教育内容,对农村孩子就可以省略。

75、现在农村的教育不像以前80,90年代初期那样,教师流动性比较低。现在稍微好点的老师都不想留在农村,村里的想调到镇上,镇上的想调到县城,县城的想调到市里!这样农村的教育与城市的教育差距越来越大。

76、各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样,导致各个区域的农村和城市发展水平也是不一样的。也就是说,农村教育和城市的教育除了具有绝对差异,还具有相对差异。但有一点也是毫无疑问的:同区域的城市和农村相比,其教育具有绝对的优势。

77、农村的教育和城里的教育,个人总结了以下几点不同:

78、学校管理制度是学校内部的治校之法。因此学校各种制度一经确立,就必须成为全体师生员工必须遵循的行为准则,并具有强制性。在贯彻执行学校管理制度的过程中,规章制度的具体规定与要求的效力,适用于其覆盖的所有人和事,无论是对学校领导还是对教职工,一视同仁。身教重于言教,学校领导尤其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做维护制度权威性、严肃性的典范,因此在规章制度起步实施之时,就要严格贯彻执行,决不能网开一面或搞下不为例。学校管理的实施,是长期细致并具有反复性的工作,要采取多种形式加强督促检查和强化激励,使各项规章制度的规定和要求落到实处。并不断完善,使学校制度走向科学化、合理化、人性化,在学校管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发展教师是关键,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79、继续深化农村教育改革,端正农村教育的服务方向,提高“为农服务”的自觉性

80、真正为素质教育提供可靠的物质基础保证。(四)、改革考试与考核的评价方法

81、建立适应教育发展的评价机制。我们要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就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不要让学生只以分数作为评价手段,不要以分数评价教师的工作水平,让他们都放开手脚以自己的方式来教学和学习,给学生一个自我发展的环境,充分肯定他们的创新意识,对他们的行为作出正确的评价。不再单纯以升学率来衡量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而注重全体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要以此为标准制定的教育评价制度与方法,使其发挥正确的导向作用。如在评价内容上,实行德、智、体、美、劳全面考核,综合评定;在评价方法上,实行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结合、知识考查与能力考查结合、口试与笔试结合、分数与等级加评语相结合

82、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从教育方法上说是没区别的,只是教育的侧重点不同罢了。

83、诚市教育和农村教育的不同点,就是家长教育,城市人一般都有文化,对子孩子的帮助和教养都很关注。而农村父母农忙时对孩子的学习帮助很少,第一缺乏知识,第二缺乏教育,农村教育孩子都是吼,骂,打,用嘴说的多,实际做的少。所以城市和农村孩可有点区别。

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篇9】

今年我响应市委市府名师支教传帮带的号召,来到胶州四中,在一年的支教过程让我们认识了四中的一草一木,了解四中教育的一点一滴,对于农村的高中教育有了新的认识,想将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报告如下:

农村高中的老师是很不容易的,他们吃苦耐劳,任劳任怨,兢兢业业,但是有些问题让他们无可奈何,与城区高中相比有这样几个问题:

一、交通问题

与城区高中相比,农村教育在上班下班是很不方便的,在没有学校班车的情况下,有车一族至少也需要半小时左右,没车一族,就拿做公交车来说吧,比如:从南华苑开始坐车,就要先做206或者16,然后半道转成6路,下了6路车还有大约10分钟的路程,如果坐车非常顺利,也几乎1小时,如果加之等车时间,就有可能1各半小时至2小时,加入早上第一节有课,那就要6点就走,比起城区7:30,要浪费1个半小时在路上;万一有个什么急事,打车都需要将近30元钱的;另外班主任看班,城区的班主任可能晚上熄灯后就可以回家,而农村的班主任特别是女班主任由于时间太晚就要睡在学校,甚至一周都不能回家;虽然现在很多都是有车一族,还有一个安全更值得重视,每天穿行于204国道,车水马龙,不分心还好,分心时真让人后怕。(何况每天有多少事情需要思考,需要及时解决,需要和平处理),而这一方面,农村教师没有任何补助和特殊的照顾,依然毫无怨言地穿行于忙碌的工作和家庭之间。

二、补助问题(交通和伙食)

除了交通,还有一个大的问题那就是吃饭问题,民以食为天,对于农村学校的老师,中午是没法回家的,孩子要不送给老的,要不就是托管,不像有些单位中午伙食进行补贴,这一项农村学校是没有,老师们都得自己掏钱的,一顿饭两种平常的菜和一个馒头就是5元钱,这是对教师进行优惠了,要改善生活一般就是接近10元了,现在一切从简,说实话教师的福利也几乎为零了,如果能每月给教师一定的补助,提供对教师的福利待遇。这样更能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三、师资问题

我们今年一共来四中20多名支教教师,可见农村的教育严重师资不足,师资流失的原因:1.上班下班不方便,2.孩子上学不方便,3.城区教育机会多,4.职称评上了该进城享福了……;现在扩招学生,造成了师资力量不足,而且很多老师的上课很不规范,严重缺乏培训过关,有些已经评为高级的教师退居二线,不再兼任教学工作,这样造成教学师资的匮乏,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招收新毕业教师之外,还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做好传帮带,做好互助组的工作,实施奖罚政策,提高教师的积极性,对于教课成绩不理想的老师要及时谈话、鼓励,做好组内的问题查找。

四、硬件设施

农村的教育不仅需要软件的“扶持”,更需要硬件的“帮助”。政府应该给农村学校配备先进的教育教学设备,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学习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现在四中配备先进的讲课仪,教师上课比以前的效率提高,让很多课堂精彩绽放。现在微课教学日新月异,如潮水般涌入课堂,但是现在我们没有一个好的地方进行开发微课,一没有高级的电子备课室,二没有高级的电子阅览室,也没有高配置的微机室,这让很多教师没有开发微课和学习的机会,如果能得以配置,教育又会升一台阶。

五、学习问题

由于农村学校,学生生源质量不高,因此对教师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很多教师只是靠着吃老本生活,这样就会抑制教学的前进,政府能够多提供一些机会让农村教师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学习相关的先进的理论知识,开采为自己的教育教学添彩的“他山之石”,相信教师不会出现日久倦怠的思想,反而会时刻想着创新。

当然,这些问题不是一蹴而就的,它需要时间和资金,希望领导们重视,同时希望农村的教育能迎来美丽的春天。

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篇10】

摘要:学生是学习和发长的主体,教育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如何提高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质量是我国当前急待解决的重大问题。贫困山区农村教育的发展对我国的全面发展有重要的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贫困山区农村的教育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教育现状;课程体系;教育现状

要发展贫困山区农村,必须首先要诊断农村即穷困地区教育的症状。农村教育在诸多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如师资、设备、经费等都是贫困山区农村教育发展的大障碍。“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更使山区孩子远离了山区农村这一特定环境,更加大了贫困山区学生的学习难度,山区农村教育呼吁:键构符合农村山区教育的教育模式或课程形态。现行教育既不利于贫困山区学生参加当地的生产劳动,更为加大城乡贫福差距埋下根源。

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农村教育状况虽然有了明显改善,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总的看来,我国农村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低,与城乡教育存在着巨大差别。主要表现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环境影响。一些离异、单亲家庭,孩子从小就失去家庭温暖,无论是心理还是身心都留下阴影,使孩子性格变成冷漠、孤僻。特别是有的父母离异或丧偶后再婚更是对孩子不闻不问,祖辈人只是对孩子怜爱,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已经吃力,何谈帮助孩子学习,一旦学习成绩不理想,孩子自动放弃求学,尽早打工独立生活,以图改变生活环境。近几年,大学生上学成本的不断提高,大学生毕业就业难问题成了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所以许多贫困家庭主动放弃子女上大学,有些孩子只上到初中毕业就到工厂打工挣钱。由于有了读书无用的思想,也就更谈不上家庭教育了。

当我在富东中学实习时,遇到一些这样的家长。在家访时,我把几位孩子学习不认真的情况向他们家长反映,家长坦言他们从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特别不主张孩子在夜晚花时间学习,认为既影响孩子的身体又浪费电。他们也不责怪老师,认为孩子的学习能力是天生的,是由“八”字排定的,与后天的培养没有多大关系,有出息的不用教育也会有出息;没有出息的就算再花多少功夫也是白 费劲。

2、教育经费短缺。投入少,经费短缺是农村教育发展中面临的首要问题。由于经费短缺,现有农村教育的办学条件只能满足学科教学的基本需要,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农村中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偏低,教师工资待遇不能保障,学校的教学设施简陋,教学基本仪器不足等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实问题都严重影响了农村教育的质量。

3、农村学校硬件设施落后。富东中学占地面积为2925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470平方米,教学辅助用房为1252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为255平方米,生活用房为2936平方米,绿化面积约700平方米,建成计算机、多媒体教室,共有35台计算机供教学使用,有藏书5500册的图书阅览室一个,有60平方米的实验室一个。

与城市相比,学校教学设施陈旧,教学设备缺乏,严重地限制了教师教学,从而影响教学质量,阻碍学生拓展知识面。学校图书陈旧,试验、电教仪器不完备,多媒体设备缺乏,学生计算机比例远远低于城区学校,计算机和多媒体教学设备更为不足。有些学校,虽然配备了少量多媒体教学仪器,但由于缺少必要的维护和仪器的落后,不少课程都无法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所谓现代化的教育设施也是绣花枕头,成了摆设。在学区合并以后,有的寄宿制中学仅仅有一栋教学楼而已,学生的住宿、就餐条件极差。

4、农村教育结构不合理。教育脱离农村社会的实际。由于社会、经济、政治、思想等因素的制约,农村教育形成了单一的全日制普通学校教育结构,忽视了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农村教育的内容和学科设置脱离农村实际。接受教育的毕业生回去后缺乏实际的生产能力,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目前,农村人才呈现出“三少”的特点:中高级人才少,专业技术人才少,直接为“三农”服务的人才少。没有形成健全有效的农村教育和科技培训体系,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方式、内容和规模比较薄弱,缺少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专业技术人才的实践基地。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的不协调性,严重限制着农村教育本身的长远发展。

5、师资力量薄弱。目前农村师资队伍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上世纪70-80年代由民办转为公办的,现在都已五十岁左右,许多学校四十五岁以上教师占总数的70%以上;二是任语文、数学课目的教师占到全校教师总数的80%,音体美、英语教师十分缺乏;三是近年来毕业的一批具有本、专科学历的新教师,教学经验尚有待积累,而由于编制限制,部分人进不了教师队伍,少数即使进了农村学校,往往也难扎根,通常是干了几年,在教学上比较成熟了,就设法离开农村学校;四是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流失严重,有的学校已经没有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造成这种状况,一方面是因为城区学校待遇高,教师要求调往城区;另一方面,只要是在教学上有闪光点的教师,城区学校都会想方设法来“挖”走。最主要的原因是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由于农村环境及生活条件较差,不能吸引、留住优秀人才。

富东中学现有1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520人,其中七年级187名,八年级154名,九年级179名;其中女生229人,男生291人;团员61名,少数民族320人,其中拉祜族学生251名,寄宿制学生504名。富东乡中学核准教职工编制35人,专业技术人员31人,后勤工人4人,现有31名教职员工,其中27名专任教师,4名后勤工人,有14名中共党员,专任教师中中学一级教师10人,中学二级教师10人,中学三级教师3人,未评4人;专任教师本科学历17人,专科学历10人,学历合格率100﹪。从此数据可以看出,教师资源依然缺乏。有些老师“身兼数职”。有些优秀教师被调走、教师角色过载现象严重。

6、学生面临的尴尬。学生的学习原本是要面向世界、面向大众、面向未来的,但在“城市中心”的教育现象使山区学生的未来既不面向世界面向大众又不面向农村,使他们既不利于学业的成功,又不利于参加当地的生产劳动。这使原本就观念落后的学生家长更没有了让他们继续学业的信心。在课改中,教材是重要载体,是广大教师把握课改精神的重要凭据之一,但编写专家却集中在教育较发达几个省市,编写专家也是来自大学及中心城市的中学特级教师。他们他们对农村教育现实了解甚少。这使教材内容不能很好的反映农村社会实际与农村教育现状,有些内容农村教师教师从未接触过,贫困山区的学生更是难以理解。照此下去,山区孩子的就业出路将越来越窄。更为城乡贫福差距埋下根源.二、解决的方法及建议:

1、各级政府要切实履行义务,大力发展教育事业。《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农村实行农业生产责任制以后,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应该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党员和群众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技术教育上来,放到办好本村本乡的教育事业上来。中央认为,在新的经济和教育体制之下,各地将有充分的可能发挥自己的经济和文化潜力,加快教育事业的发展”。据此,乡(镇)人民政府及所辖各村民委员会必须担负起本行政区域实施《义务教育法》、普及 九年义务教育的责任,具体组织领导本区域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工作,切实巩固和提高普及初等教育成果,加快乡级初中的建设。

2、要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农村税费改革促进了农村义务教育投入问题的根本解决,初步形成了“政府办学、经费保障、因地制宜、加强管理”的农村义务教育投入机制。近年来,中央财政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明显增加。但是政府的投入与农村教育欠帐之间的矛盾仍比较突出。有资料表明,我国人口多、教育规模大,国家整个教育经费投入,相比世界发达国家明显要少。但在国内比较,城市教育经费远比农村宽松。教育发展的最大制约,就是经费短缺。体现教育公平的第一要素,就是经费投入的最大平衡!

因此,农村教育要尽快走出低谷,真正实现根本振兴,首先,要确立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经费投入主渠道、并相对于过去明显加大投入等政策。其次,多方筹集集资金。就目前农村学校的困窘状况看来,想单纯靠国家政府扶持是远远不够的。要积极挖掘自身的教学特色,吸引社会上的团体,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要校进行教育投资。

3,统筹城乡教育资源。这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内,农村学校的重中之重工作。面对当前城乡教育情况,就要积极制定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基本办学标准,改变农村教育被城市教育边缘化的厄运!要在公共教育资源上要统一协调分配,增强区域内城乡教育资源的共享。增强城乡教育者之间的流动性,让城市教师有义务在农村教学,这样能够保证各校之间师资和教育水平的相对均衡。促进硬件资源的共享,实现图书资源、教学设备等的协调分配。

4、失声互动开发‘学习团体’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教育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不仅是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肩负着创造教育环境,合理安排利用其他资源的重任。贫困山区学校迫切需要精神丰富的,在智力上多方面发展的,能够驾御青少年思想的教师。教师应该是最大限度的帮助学生发掘自己的潜能,重视“和谐教育”创建师生共组的“学习团体”使学生处于自主.团结.合作的学习状态,让学生在活动.交往中培养学习能力,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而发挥团体中每个学生的特性,又使学生的个性得以保持。并可以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生活习惯,这些都使学生收益终身。

5、特别问题特别对待,发挥自身优势。贫困山区小学针对网络及信息资源的缺乏问题,建议采用其他资源进行替代弥补的方式。在条件有限的贫捆山区,图书馆可以发挥为学生提供书本上没有的知识的作用。但在贫困山区图书馆..阅览室都显得困难,那么就不妨按卢梭主张的“世界之外无书本,事实之外无教学”之观点。创建学生和教师自创的图书,书画书抄.自定自装,这些并不需要太多的资本。贫困农村的教学也有自身很大的优势,比如“自然”作为教育资源。学校投入建设生物园,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更多的室外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动手能力。设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开发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环境。

6、要认真解决进城务工农民的子女入学难和贫困生救助问题。这建议要结合和谐社会这个国策来写。同时要充分发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的接收主渠道作用,充分挖掘潜力、尽可能多地接收进城务工农民子女就学。要建立健全资助贫困生就学的制度,制定出具体可行的办法,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保障机制,通过广泛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帮助家庭困难学生完成接受义务教育的学业。

7、改善家庭学习氛围。父母的文化素质是孩子成才的重要因素。鉴于以上存在的问题,要根据农村实际情况,适时举办家长培训班。采取以教师讲授与座谈讨论,放映家教光盘、电影等形式。讲述成功家庭教育实例以及经验,大力宣传先进的家庭教育理念,倡导形成科学、民主、关爱的家庭教育方法。构建“学校家庭村镇三结合”指导网络,努力转变家长教育观念,传授现代家庭教育指导方法技巧等,以提高家长的德育素养和科学育儿能力。营造和谐家庭关系和学习环境。和谐的家庭成员关系是实施家庭教育的有效保证。为了孩子健康成长,家长之间要勤于沟通,减少摩擦,建立互敬互爱夫妻关系,对长辈孝敬,对子女关爱的和谐关系,同时家长要尊重孩子的人格,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朋友平等相处,切忌采取棍棒教育。要尽量给孩子创造最佳的学习小天地,使其身心愉悦的茁壮成长。

教育还应该因地制宜,对山区农村学生的教育应该面向农村,以农村为背景更要以农村„为农村发展‟做宗旨,创办农村特色教育.开设以实用技术为主题的课程。将课改融入教学,超越课堂。让学生走出教室到大自然中学习,观察农村生活和周边事物,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结语:总之,农村教育问题是当今新农村建设的关键,建设新农村就需要新教育,目前存在的问题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形成的,短时间内是不可能改变的,因此,建立适应新农村需要的新式教育这条路还很长,摸索的过程也会有阻力,但通过各级政府的上下一致共同努力,相信面貌定会逐渐改观。参考文献:

[1] 马文起.农村教育内涵刍议[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2] 徐晓可,郑庆峰.浅谈贫困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素质教育论坛,2007,11.[3] 欧剑,陈小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教育的发展对策[J].当代教育论坛(综合研究),2010,(7).[4] 袁宇.析农村教育与农村教育资源配置[J].中国成人教育,2006,(10).[5] 粟高燕.论农村教师观念文化的重建[J].教育评论,2007,(2).[6] 周洪宇.农村、农民与农村教育[J].当代教育论坛,2005,(1).Survey report of poor mountainous areas of rural education

Abstract: Student learning and long hair is the main, education is the foundation of economic development.How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education for poor rural and mountainous areas are the major issues of our country need to be solved.Thedevelopment of poor rural and mountainous areas of education for all-round developmentof China's important practical significance.The educational status of poor rural and mountainous area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Keywords: educational status quo;curriculum;education status quo

农村受教育的调查报告【篇11】

农村留守儿童是我们当今社会的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特别是处于小学学习期间,他们在最需要父母的时候,却很少得到父母的关心和呵护,在学习、生活中得不到父母的照顾,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只有我们教师树立爱生如子、亲生如女的思想,并以此行动,才能帮助这些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减少自卑感,树立自信,获得成功。

一、案例的基本情况

姓名xxx,性别,女,出生年月:20xx年7月,学校:鲁山县让河第五小学。学习成绩中下。家庭中的角色:家中共两姐妹,姐姐在上大学。

案例的家庭情况:来自普通的家庭,上一年级的时候父母就出去打工了,留下她和50多岁的奶奶住在一起.,一年才回来一两次,在家呆的时间不长,回到家中对她的关心也不够,对她生活和人际上关心甚少,反而经常问她的学习情况,她感觉不到父母的关心,经常感觉自己被忽视,感到自卑,压力也越来越大。

父母均为农民,都是初中毕业,家庭中等收入。教育方式为放任型和溺爱型;对孩子的期望是希望她能考上重点高中,在亲戚面前争光。

二、案例心理的研究

她是个很内向,很孤僻的女生,平时不愿意跟同学们打交道,也不爱说话。在老师同学面前不苟言笑,上课从不主动举手发言,老是把头埋在抽屉底下,也不专心听讲,老师提问时总是低着头,要老师再三鼓励才敢起来回答,起来回答问题时声音很小,只有她自己可以

听到。平常独来独往,课间休息也孤独自处,沉默寡言,很不合群,经常坐在位子上,不跟其她同学接触,其她同学过来和她讲话,她只是点点头,目光从来不敢和对方接触,老师和她讲话,她也只是低着头,不敢抬头看老师,老师问她问题她也不回答。在关键时期缺少父母的关爱,家人对她的期望高,内心产生了很大的压力。一年级的时候父母亲就不在身边,每天上学看到其她同学都有父母接送,听到他们在课后谈论他们父母对他们的关心,带他们去什么地方玩,给他们买很多东西,心里既羡慕又嫉妒。长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内心跟其他同龄孩子不一样,缺乏自信,不愿与人交往,缺乏交往技能,内心孤僻,感受不到父母对她的爱,感受不到温暖,内心变得越来越冷漠.无论上课还是下课都不愿与同学交流,对老师和同学产生了排斥心理,把自己封闭起来,变得越来越自卑。

三、案例原因分析

(一)个人因素

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恐惧听到同学们提到自己的父母,又怕同学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而嘲笑她,变得越来越自卑,在大家面前不苟言笑,学习习惯不好,上课不认真听讲,容易走神,自己做自己的事,老师课后布置的预习和复习工作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外作业也不能及时、认真地做完,长此以往,学习成绩便越来越不理想,每一次考试都很紧张,很担忧,考试对她来说,一次比一次害怕,一次比一次考得差,经历的挫折多了,失败也就多了,便产生了严重的自卑感,过重的心理负担使她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一直怀疑自己的优点。

即使在成功面前也很难体验到胜利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这样严重影响她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庭因素

父母长期在外,很少打电话回来关心她,即使打回来了,更多的是关心她的学习,看到其她同学都有父母的关心,自己很自卑。而奶奶则很溺爱她,什么事都随着她,对她很放纵,什么事都帮她做好,家里的事情都不用她做,长期如此,她的生活就不能自理,看到其她同学都在讨论自己会做什么,她就很自卑,觉得自己什么事都不会做,越来越怀疑自己,否定自己。自卑、孤独、离群等问题也就随之而来。

(三)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老师对她不够关注,和她接触很少,在老师那儿得不到适时的表扬和赞美,使她感觉到自己被忽视,间接影响其她同学对她的评价偏低,有时会受到同学的排挤,不能很好地融入到他们当中,长期如此,她便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慢慢地便否定了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不敢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就慢慢地占了上风。

四、教育过程及有效方法

对于这类留守儿童,小学一二年级是最需要父母关怀,父母爱的时候,从小失去父母的爱,心理就有了缺失,要改变这些孩子的交往问题,首先父母应多给予关注,给予爱,可以采用学校和家庭配合的方法改善他们与周围的关系,特别是应注意融洽他们与亲人及同学之间的关系,满足他们归属与爱的需要,让他们感到家庭和班集体的温暖,心理上有安全感,消除戒备心理,能够接受别人与她交往。同时要注意让他们扩大交往范围。当他们能够接受别人与她交往时,要给予强化鼓励,并帮助他们主动与别人交往,逐渐扩大交往范围,让他们走出封闭的自我,多与性格开朗的人交往,让他们变得开朗起来,多鼓励他们参加集体活动。

我采取了以下有效方法教育帮助:

(一)、我和她的班主任说了这件事,也了解了她的一些情况,并在上课和课后给予她关注,陪她一起玩。在每次的上课中,我都会特别关注她,前几次发现她都不举手,我很想叫她起来回答,但又怕如果她不会回答,伤害了她,就不敢叫她,偶然的一次,我提问了一个问题,她竟然举手了,我马上趁这个机会叫她起来回答,她回答得很好,声音也非常响亮,我借机对她大家表扬,告诉她"你是最棒的!你能行!"那次我看到她露出了一丝微笑。以后的上课过程中,她都会频繁举手,每一节课我都有叫她起来回答,并让全班同学关注到她。,让她慢慢地树立自信,融入到集体中。

(二)、在傍晚放学的时候,我陪她走出校门,在校门口遇到她奶奶,趁机了解了她的家庭情况和她在家里的情况,并通过她奶奶和她的父母取得联系,并说了她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并和她父母商量,多与她联系,多关心她,多抽空回家看她,多与她奶奶联系,及时了解孩子、观察孩子的变化,及时通过沟通疏导孩子心理,用爱来引导与她人交往,培养与她人交际的能力。

(三)、我和她的几个好朋友带动班上同学在课间主动找她聊天、

交流,解决她生活学习上的困难,经常找她进行谈话,询问生活以及学习上的一些困难和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进行沟通,并让她家附近的同学和她一起学习、玩耍,充分让她感受到老师和同学的关心,有一个阳光健康的心理状态,让她感觉到集体的温暖和关爱,以积极、肯定的态度来帮助她树立自强、自立、自信的信念。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她更多的关心和帮助,课堂上有意识地提一些适合她的问题,多给予鼓励,增强自信心。

通过我们共同努力冯某现在有了很大的变化,她的学习成绩在不断提高,上课能专心听讲,敢于举手发言且声音响亮,下课能主动与同学交往、游戏,愿意参加各种活动,与班级、同学融为一体。

一学期后,她改变了很多,上课坐得很端正,很认真地听讲,积极回答老师的问题,下课主动与同学交流,一起聊天,一起看书,据同班同学反映,她上课很积极,成绩也很好,在班上属于中上水平。与她家长联系,发现她进步很大,比以前自信多了,能够主动地参加课外活动,与人交流,不像以前那么自卑了。

作为小学老师,面对冯某的改变,我更加认识激励的作用、集体的力量。因此,针对冯某这样的留守儿童,老师要循循善诱,不可操之过急,应更多地关注他们的优点和特长,找机会放大他们的优点,使他们一步步放开自己的心结,正确地评价自己,将自己融入到集体中去,感受到大家的温暖。农村留守儿童,尤其是留守小学生感受不到父母的关心,缺乏自信,经常感到自卑,我们要让他们感觉到不管自己有再多的不足之处,都不应该对自己失去信心,要相信自己,相

信自己能行,只要对自己一直充满信心,就不会怕自卑。对于那些自信心不足的学生,我们要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关爱,让他们感到:"我能行。""我是最棒的!"

让我们行动起来,一起关心农村留守儿童,让这些弱势群体得到应该得到的关爱,让他们健康成长,成为社会的骄傲。大家行动起来吧,人人为留守儿童现出一点爱,明天将变得更加美好!

[荐]农村医疗调查报告模板通用5篇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在平凡的工作中,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报告。此次的报告你知道怎么写吗?以下是经典范文网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农村医疗调查报告模板”,敬请浏览本文内容!

农村医疗调查报告模板 篇1

根据几天来在农村的调查,经过讨论,我觉得现阶段就农村医疗改革来说,实施根本不彻底。通过统计,大约85%的村民只是知道这个医疗改革,但是对之却不了解。更有甚者,根本不知道也不在乎这个国家措施,这更加剧了政府措施落实情况的困难。经过总结我觉得在农村,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1。对合作医疗不了解和不信任是明显影响合作医疗的要害因素,而合作医疗制度本来的规范执行情况,补偿机制实施的严格性,又将影响广大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在这一方面应加大对合作医疗的急转力度,使他们在了解政策的基础上,走近政策,最终参与政策。这也许是村委会宣传力度不够或者其他原因,所以村委会应该在工作中紧紧围绕农民最为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加强监督治理,确保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加强对基金筹集,对使用情况的审计和检查,定期向群众出示财务帐目,接受群众监督。

2。另外,经济困难是未参加合作医疗的原因之一。虽然现在农村经济发展不错,但仍有不少贫困户,对于昂贵的医药费根本就望而止步,除去国家报销的,剩下的仍然是天文数字。尽管这种情况不多,但存在。因此,在被调查的农村中,农民收入状况相对可以,所以经济困难不是要害因素,而仅是原因之一。

3。总的来说,村民对报销制度不是很了解,不知道什么样的病该报销多少,在哪报销。对于他们来说,小病去诊所看看就行了,大病再去大医院,报销的时候再去问问相关人员。通过对村委负责人的调查知道,按照医疗待遇低于城镇基本医疗保险高于新农合的原则,该市确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平均报销比例为55%,最高可达70%,具体报销多少要看病的种类,住的医院等。

4。药品太贵,医院检查程序太麻烦也是村民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之一,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监督力度,要严格控制合作医疗基本药品目录和诊疗项目外医药费用,加强门诊医药费用控制,并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和农民就医行为的监督管理,简化不必要的程序。

5。医疗设备、设施陈旧老化,医疗卫生人才匮乏。在这次调查中我们看到,农村有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医疗卫生服务站房屋破旧、设施简陋、医疗器械破损得不到补充和改善,难以达到正常医疗保健的目标。村级卫生医疗机构和乡医负担重,而各级政府对乡医从事的公共卫生和预防保健工作没有任何补助,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乡医开展预防保健工作的积极性。对于这,政府要切实把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要推进乡(镇)卫生院运行机制的改革,建立人才流入机制。

总之,农村医疗卫生状况的改善和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需要农民的积极配合和政府没强有力的政策措施相结合,应在相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加大合作医疗的宣传力度,加强治理,使农村中农民真正熟悉到合作医疗对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的重大意义,让农民消除疑虑,把政府的政策变为农民的自觉行动。相信在国家对卫生制度不断改革的实践中,农村医疗状况将会有大的改观。

农村医疗调查报告模板 篇2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在不断解决“三农”问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出台的重大惠农政策。重点是帮助农民减轻因患重大疾病带来的经济负担,减少“因病返贫”现象。

自20xx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推广开来,到如今已经基本覆盖了全国农村。它的实施,有效的缓解了广大农村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提高了农民健康,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搞好新农村合作医疗,是加快连云港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解决农民就医难,提高农民健康福利工程、爱民和惠民工程,是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小康社会的基本条件。为此,我于20xx年,8月,趁着暑期之余,前往赣榆县沙河镇医院的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点亲身实践、调查,切实的了解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情况。

8月1号,吃完早晚,我乘车前往沙河镇医院,开始了为期一周的实践活动。来到沙河镇医院新农村合作医疗报销管理办公室,得悉来意,刘主任热情的表示欢迎,向我讲述一些关于新农村合作医疗的情况。而且,我还查阅了许多的办公室文件,对我市的新农村合作医疗情况,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

一,新农村合作医疗在连云港市受到广大农村百姓的欢迎。

在医疗合作报销点工作,每天我都会遇到许多拿着医疗清单的人前来报销,对此,闲暇之余,我对部分人进行了访问、调查,被访者都笑容满面,直言表示愿意参保,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给他们带来了切身的实惠,减轻了看病的经济负担。另外,我也遇到不少持怀疑态度的人,他们对报销补偿兑现不及时,不公平、不透明,有关医疗规定不合理意见很大,也有人抱着“花钱参保,不生病就吃亏了”的态度,因此部分人拒绝参保。经过一周的访问,查阅相关新闻报道,大多数人还是对新农村合作医疗持着欢迎的态度,且这个比例在不断上升,参合率稳步提升。由被访者总体看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在连云港市被广大老百姓欢迎,渐渐地深入民心,农民也感受到了党和政府对普通农民的关怀。

二,连云港市农民的参保情况。

连云港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在20xx年赣榆县省级试点县的基础上全面推广,次年,全市参加人口253万,参合率达到77。8%,发展到20xx年,经过政府的宣传引导,以及受参保带来的实惠吸引,参合率已经高达99.89%,位居江苏省前列。人均筹资水平由20xx年的30元,增加到20xx年的100元,政府补偿由20元增加到70元,受益人群不断扩大,受益程度不断增加。到了20xx年,人均筹资达到150元,政府补偿120元,最高支付限额达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连云港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受到卫生部、省政府、省卫生厅的表扬,走在了全省和全国的前列。调查中了解到,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与四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有着不同之处。首先,在补偿模式上不同,市区只保大病,即住院治疗,县里则采取保大加。保小的模式。另外,药品和诊疗目录范围不同,市里采取的是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的规定和诊疗目录,范围大。而县里采用的是《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药品目录》,品种相对较少。最后,在管理方式上不同,市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委托人寿保险连云港负责支付业务,而县里在由县镇合管办负责,在医院内设立医疗保险点。

三,连云港事农民的就医情况。

在沙河县医院农村合作医疗报销办公室实践期间,我随着刘主任,也进入过农村调查农民的就医情况,以及大力宣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如今,几乎每个村子,都有小型的医疗诊所,虽然设施简单,但是村民就医方便,而且不用交付挂号费、诊疗费、注射费,药费也比医院内便宜许多,大多数农民愿意到村卫生所看病。在卫生所看病,一般都是常见病,为此,政府按照实际出发,采取了“保大+保小”的模式,一些常见病也能看,带着医疗卡看病,当时就能报销哦部分医疗费用,给农民带来了实惠,提高了农民参保的积极性。

四,农村合作医疗主要存在的问题,缺陷。

1、少数人抱着占便宜的心理,平时不愿花钱参保,直到发生大病、需要大笔医疗费时,才跑去要参保,可是已经过了每年的参保期限,于是找人托关系、甚至去医疗报销办公室去大吵大闹,为此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

2、由上述看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还不到位,特别是一些偏远地区,参保率过低,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推进。

3、新农村合作医疗,以大病补偿为主,有很大的局限性,事实上真正影响农民健康的都是一些常见病和多发病,而只保大病,却难以覆盖、惠及多数人的利益。

4、连云港市对不同医院、不同的消费者水平,按照不同的比例进行补偿,报销的比例还偏低,即使报销了部分,农民还要自付50%——70%,面对昂贵的医疗费,补偿金也是杯水车薪,没有根本上解决农民“看病贵”的问题。

5、药品种类过低,有一些农村急需的药品都未在报销范围之内。我在报销管理办公室实践时,常遇到农民拿着医疗费用单,询问“为什么花了这么多钱,报销却这么少,即使按最低比例也不对啊。”这时,工作人员不得不无奈的解释,他所用的药品不在报销范围内,而在报销范围内的药品却又不利于疾病的治疗。

6、对外出打工和外来打工者的补偿。这些人看病往往报销繁琐,甚至是无法报销,为此有人打工者在得病时,不得不回到家乡就医,以节省医疗费。这些打工者,为了所在的城市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地政府应该考虑到农民工的利益。

7、医疗费用补偿操作不透明,也不规范,缺少民主监督,甚至是有关系的可以多报销,没有关系的,就少报销许多。

8、定点医疗报销医院的职业道德有待提高,医生医德,令人堪忧。

五,结束语。

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是关系农民健康,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和谐社会的重大问题,是关乎连云港市350万的大事。对于连云港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现状,以及我的所见所闻所想。我建议:

1、提高财政补偿的标准,加强宣传,争取让更多的人参保。提高报销比例,扩大报销药品的品种范围,降低报销的起点。

2、加强和细化农村合作医疗的管理,提高透明性,保证公平、公正、公开。合理的改善管理制度和运行机制。

3、加强医生职业道德的教育,另外,要关注、解决外来劳工和外出打工者的医疗报销程序,争取早日实现联网管理,实现跨市、跨省的新农合报销网络互通,早日实现随时随地的看病报销问题。

最后,我相信,经过党和政府的不懈努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会越来越好,逐渐的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构建新时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社会和谐,百姓安康!

农村医疗调查报告模板 篇3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健康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关系千家万户幸福”,并把“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列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六件大事之一。因此,切实加强我县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努力提高广大农民群众健康水平,对于认真贯彻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县农村公共卫生建设的现状

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重视下,农村公共卫生管理体制和服务网络日益完善,疾病防控工作不断强化,妇幼保健工作水平明显提高,爱国卫生运动深入开展,卫生监督执法力度逐步加大,基本医疗服务得到改进,整个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初步形成。我县坚持以农村卫生、社区卫生和公共卫生为重点,深入实施“农民健康工程”,抓规范、建网络、铺摊子、打基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得到优化。一是农村公共卫生工作初显成效。20xx年初,根据我县的具体情况,将现有农村医疗卫生资源进行了整合,在全县共设置了9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8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确定了303名驻村责任医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承上启下作用显现,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全面展开,社区卫生服务站已基本能承担三大类十二项中的各项任务。到目前为止,我县责任医生进村入户率达95.3%,共为23.57万名农民进行了健康体检,体检率达72%以上;建立了农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80%以上,其中梳理出高血压、糖尿病、肿瘤、冠心病等慢性疾病对象21035人,年上门随访人均4次以上,上门随访率达95.3%。二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平稳运行。我县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制通过政策调整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农民参合积极性大大提高,参合率从20xx年的72.9%,提高到20xx年的85.4%。今年1至10月,全县共发放报销款1250万元,其中1万元以上有150人,共有10300名住院患者、28万人次门诊患者享受到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惠。全省城乡社区卫生工作暨农村合作医疗会议后,今年我县的筹资标准提高到70元/人,争取“十一五”末人均筹资达到100元的标准。同时,信息化建设有望在年底前完成,《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五年发展规划(20xx-2010年)》正在草拟中,《xx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暂行办法》已由县长办公会议通过,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三是农民健康体检工作有序进行。由县新农医管委会统一领导,各乡镇政府组织宣传发动,体检对象是持有20xx年发放“健康体检券”的农民、全县0--7岁儿童及中小学生。各定点单位制订体检计划,抽调骨干医生,规范填写体检表,及时作出体检结论,并反馈给农民。从20xx年10月到20xx年9月,已完成了23万多人次的农民健康体检任务。其中0-7岁儿童和中小学生63643人次,成人174148人次,占参加新农合农民的82.38%,占全县农民总数的59.86%。

(二)坚持防治并举,预防保健工作得到加强。近年来,围绕农村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我县不断加强传染病防治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控制与管理,不断深化做好霍乱、结核病、性病、艾滋病及夏季肠道传染病等各项防治工作。针对我省部分县、市发生的霍乱疫情,为提高我县对霍乱的防控能力,卫生部门制定了《20xx年xx县霍乱防控应急演练方案》,成功开展了霍乱应急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了全县各公共卫生机构和医疗机构的应急反应、协同配合和快速救治能力。全县7个乡镇卫生院的接种门诊达到了市级规范化门诊标准,儿童计划免疫工作规范有序,“四苗”接种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20xx年11月29日,建筑面积3898.7平方米,预算总投资825万元的县疾控中心新大楼工程正式落成搬迁,大大改善了我县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条件,将为我县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水平发挥更加有益的作用,标志着我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

(三)以专项整治为重点,卫生监督执法取得明显成效。近年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以专项整治为重点的农村卫生监督执法工作,通过一系列的卫生执法行动,及时查处了一些有损于农民群众利益的卫生违法行为,有力地整顿和规范了食品卫生、公共卫生和农村医疗市场秩序,保障了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在“两会”、黄金周、省残疾人艺术表演、高考等重大活动和节日中专门制定方案,周密安排力量,认真落实各项检查和指导措施,圆满完成卫生安全保卫工作。到今年10月底,共出动卫生执法人员232人次,对县城218家餐饮单位、71家食堂进行486家次的全面监督检查,取缔38家,当场处罚案件80起,立案查处13起,罚没款1.8万元。县城持卫生许可证经营的餐饮单位达201家,持证率92.5%;建立原料进货索证的餐饮单位和食堂261家,比例达90%;289家餐饮单位和食堂销售使用的猪肉来自定点屠宰企业,比例达100%;实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管理100%。同时,根据《xx县城乡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实施意见》关于“在县卫生监督所下设卫生监督分所”的要求,以每2--4个乡镇或6--12万人口设置一个派出机构的标准,拟在xx、舒洪、新建、直属设置四个卫生监督分所。目前xx卫生监督分所已正式成立,进一步推动卫生监督向农村的延伸。

(四)以母婴健康工程为抓手,妇幼保健工作不断深入。积极实施“母婴健康工程”、“妇女健康促进工程”,大力开展妇女病普查、围产期保健、婚前医学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听力筛查和“三项监测”等工作,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妇女儿童的健康水平和新生儿素质。在新农合体检中推开对农村妇女病的免费普查工作,达到省厅要求的80%检查率。孕产妇系统管理率92.35%,高危孕妇县级筛查率86%,妇女病查治率2.12%,婚前保健咨询率85%,产前筛查率19%,新生儿疾病筛查率91%,新生儿听力筛查率60%。

(五)以创省级文明县城为载体,农村生活环境得到一定改善。进一步巩固“创卫”成果,深入开展卫生镇、村、户和卫生先进单位创建活动,推动爱国卫生向纵深发展;全面巩固灭蟑成果,今年10月顺利通过市爱卫办“灭蟑先进城区”的复查;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继续深入开展农村改水、改厕工作,提高农村自来水受益率、卫生厕所普及率、粪便无害化处理率,努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的整体健康水平。

二、农村公共卫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财政投入不足,制约了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一是基础设施建设薄弱。乡镇卫生院由于缺乏必要的投入,医疗器械短缺、设备简陋、老化问题相当普遍,离农民健康需求还有一定的距离。二是卫生院负担重,农村卫生人员工资待遇低。由于设备简陋,医疗水平上不去,导致卫生院普遍效益差,职工收入低。

(二)农村卫生技术人才较为缺乏,结构不合理。就整体而言,我县卫生技术队伍存在总量不足、素质不高、队伍不稳等问题。从人员结构看,乡镇卫生院多以中专毕业的卫生技术人员为主,缺少大专以上层次的卫生技术人员。其业务素质普遍较低,受到多种因素制约:一方面,在岗人员业务深造的机会少,医疗水平难以提高;另一方面,乡村卫生院基础设施薄弱,条件差,待遇低,不仅缺乏吸引人才的优惠条件,连职工的正常工资都无法保证,难以留住高素质人才,一些如外科、妇科、放射、检验、b超等短缺专业的人才更为缺乏。

(三)农村卫生条件普遍较差,广大群众卫生防病意识不强。由于我县经济水平总体不高,村集体经济薄弱,用于改善村庄环境、保障群众生活安全的基础设施投入十分有限。截止20xx年底,全县自来水普及率虽已达到81.62%,但绝大多数供水点均未实行常规消毒;卫生厕所普及率虽已达到80.2%,但大多数没有三格式化粪池,粪便无害化处理率低。另外广大群众受经济条件、文化水平及传统观念的影响,卫生意识淡薄,对常见传染病和群体性食物中毒的预防措施知晓少,生活习惯普遍较差,喝生水、吃腌制食品、熟食生吃等现象十分普遍,“不干不净、吃了没病”观念严重,“小病能拖则拖、大病能捱就捱”,及时就诊率低。种种问题的存在,一旦有传染源出现,极易造成疾病暴发和流行。

三、进一步加强我县公共卫生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根据农村卫生事业要与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原则,以及建立起符合十七大报告中关于“全民医疗总覆盖”的要求,必须采取切实措施,进一步加强我县农村的公共卫生建设。

(一)坚持科学发展,进一步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大力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加快社会发展。就卫生事业而言,要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投入,努力加快我县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卫生监督体系和医疗救治体系。要切实加强农村卫生机构基础设施建设。县政府应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逐步加大对农村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建设农村卫生保健的长效防治机制提供财力保证。对于乡镇卫生院,也应分阶段安排一定比例投资。按照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分步实施、加快进度的原则,完成好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的改造和建设任务。

(二)坚持统筹发展,努力构建疾病预防、妇幼保健和卫生监督体系建设。建立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为主体、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基础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强妇幼保健工作,加大重点人群的监测力度,开展妇女病普查、围产期保健、婚前医学检查、新生儿疾病筛查及“三项监测”等工作。积极争取其他卫生监督分所建立,争取到20xx年建成以县卫生监督所为主体、各派出机构为补充的卫生监督体系。

(三)坚持协调发展,努力解决好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虽然近年来我县积极实施了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但是大病保障型合作医疗制度还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基本医疗问题,农村“有病不看、看不起病”的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比较突出。我县一些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和一些严重疾病仍然不同程度地危害着他们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完善合作医疗制度,大力开展城镇社区卫生服务,努力解决农民和城镇居民的基本医疗问题。

(四)坚持可持续发展,努力改善农村卫生条件。要广泛开展全民爱国卫生运动,加强农村公共卫生设施建设,整治农村环境卫生,消灭“四害”,改变“脏、乱、差”面貌,消除危害人群的各类环境因素,改善社会公共卫生状况,努力降低传染病发病率,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深入开展“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采取多种形式普及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知识,引导和帮助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破除迷信,摒弃陋习,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五)坚持改革创新,努力解决卫生事业发展中深层次的问题。一是要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公共卫生是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的重要内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在公共卫生领域的职能,把卫生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大投入力度,改进医疗卫生体制,逐步完善卫生监督体系,加强公共卫生事业。作为卫生行政部门其职能要逐步转移到管理公共卫生上来,努力在严格行业监管、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上见成效。二是明确创建卫生强县工作目标,推进我县卫生事业快速发展。按照我省卫生强省、强县的目标和要求,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增加专业技术力量,提高医疗服务水平,各项指标均要达到省厅有关要求。三是整合全县医疗卫生资源,研究制订科学规划。结合我县实际,整合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研究制订合理规划,积极探索有效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以便更好地为农民群众服务。

(六)坚持因人施教,努力提高农村卫技人员综合素质。认真落实“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加快卫生院技术人才培训进程。一是提高乡镇卫生院长的管理水平。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实施,对卫生院院长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调动卫生院职工的积极性,如何统筹安排各项工作等,都与院长能力的好坏直接相关。二是增强卫生院职工的整体素质。认真抓好驻村联村责任医生轮训工作,积极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复合型农村卫技人才,为全面落实农民健康工程提供技术保障。

农村医疗调查报告模板 篇4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关于开展省市县人大代表专题调研活动的通知》,我于今年8月初对我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此次调研活动,我分别走访了金城镇及其周边的部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实地查看了“新农合”开展的情况,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对随机选择的100名农民患者进行了相关问题的调查。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发展态势良好

1、我县今年参合情况良好。过去两年,农民参保得到了真正的实惠,信任度增加,农民“参合”积极性大大提高,20xx年共有87.6万参合农民,参合率为93.06%。上半年本级筹集资金876万元,补偿“参合”农民41.1万人次,医药费2480万元。

2、我县“新农合”管理进一步规范。今年我县出台的《新农合实施细则》可行性较强,实行了“日均费用、例均费用、病床使用率”三项指标控制,并规范了医疗行为,各定点医疗机构均实现了病人相关信息联网及网上审核报帐,不但提高了报帐效率,更体现了《新农合实施细则》中所包涵的公平、公正、高透明度的'原则。

3、农民的健康意识明显增强。过去因为地方偏远,有病没时间看,以及生病没钱治而放弃治疗等死的现象在农民中屡见不鲜,现在“新农合”的实施让许多留守的农民能就近看病、看得起病了,而补偿金在治疗结束就可以直接在当地兑现。3年为一周期的优惠常规健康体检,已于今年8月全面实施,这为疾病的防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新农合”的实施让农民一方面打消了顾虑,另一方面开始重视自己的健康需求。

4、促进了“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的自身建设。随着近几年“新农合”的开展,各相关医疗机构为适应“新农合”的发展,无论从“硬件”还是“软件”都不断在努力提升和完善,这已逐步形成了医患双赢的良性循环。

二、存在的问题

1、“新农合”相关政策宣传力度不够,根据“新农合”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分析:14%的农民对参保的基本条件和怎样参保不了解,12%的参保人对报帐程序不了解,32%的参保人对报销范围不了解,29%的参保人对报销的起付费及比例不了解,17%的参保人所持《新农合证》上的个人信息与《户口簿》上不相符,这些不但影响了农民的参保积极性,也给医患双方带来许多不必要的麻烦和误解。

2、部分乡卫生院医疗条件依然落后,部分偏远乡卫生院因为落后的工作条件和较差的待遇,依然是老的想走,新的不愿来,许多日常工作是一人承担多项事务,医疗水平的发展更无从谈起。

3、为利益驱动,个别卫生院假挂床住院以及按病人门诊经费标准乱开药的情况依然存在。

4、由于进城务工人员较多,留守人员稀少,大部分文化层次较低,这给“新农合”工作的开展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三、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新农合”相关政策的宣传力度,让老百姓明白参保,安心治疗,关爱健康。

2、严格规范工作流程,公开报销项目、比例,简化报帐程序,加强“新农合”资金管理的监督工作。

3、《新农合证》的办理要严格查对并实行机打,防差错,以免给参保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4、进一步加大投入,改善偏远乡镇卫生院的医疗条件及医务人员的待遇,有针对性地为偏远卫生院培养适用人才。

农村医疗调查报告模板 篇5

当不太了解,又想弄清某一情况或事件时,我们就需要好好地展开调查,最终根据调查情况形成调查报告。在写之前,要先考虑好内容和结构喔!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农村医疗问题调查报告,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摘要:

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旨在改善农村的医疗现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这是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必须面临的重要环节,但是,在坚定不移地实施广覆盖、低水平的医保政策的过程中,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并没有随之而消去,而医保制度的缺陷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日益暴露。通过抽样调查及网上调查的方法对湖南省xx农村的问卷调查,探讨了农村医疗保险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关键词:农村 新型医保

近年来,医疗保险覆盖面在逐步扩大,很多农民们也都加入到了参与医疗保险的队伍中。投保无疑能给农民们带来巨大影响,在面临高额医药负担时,是真正能够给农民们带来实质性帮助的措施之一。我国的医疗保险大体上有合作医疗、医疗保险、统筹解决住院费及预防保健合同等多种形式,其中合作医疗是最普遍的形式。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由政府支持、农民群众与农村经济组织共同筹资、在医疗上实行互助互济的一种有医疗保险性质的农村健康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旨在改善农村的医疗现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暑假期间,调查了xx县xx镇的一些村,以及结合网络了解了其他的一些村镇对目前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的情况的看法,得出了一些结论,进行了一下分析:

1、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度不高

通过分析调研结果可知,农民对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表示很满意和满意的分别为13%和24%,其中49%的人表示一般,而还有12%的村民反映不满意,2%的人反映很不满意;这足以说明农村医疗保险体系还得不到广大农民的认同。由此知道,农村医疗保险体系在落实和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2、相关部门对农村医疗保险制度的宣传严重缺乏

在对相关部门对农村医疗保险的宣传的调查中。呈现出一个严峻的事实。其中55%的农民反映因为宣传不到位,他们对这项制度也就不了解,也就无法信任它,到最后农民是基本享受不到这种保障。另外,有18%的人反映相关部门是通过海报和传单来宣传的,18%的人表示是通过口头宣传的,并且很多村民反映虽然这是一种最蹩脚也是最原始的宣传,但由于很多村民不太识字(在这次的调查人群中。就有9%的人是文盲。而分别有13%和22%的人学历是小学和初中)所以相比之下这种方式比较受欢迎,也普遍反映效果较好。还有9%的人表示自己村是通过其他一些方式来进行宣传的。

3、农村医疗保险中个人所承担费用偏离

农民是一个十分重视既得利益的群体,期望着最少的付出获得尽可能多的回报,调查显示,农民期待合作医疗能够报销60%~100%的医药费用,然而截至2004年6月底,全国4194万人次13.94亿元的医药报销费用占筹资总额的46.14%,住院医药费用平均有27.25%得到报销,实际的报销比例与期望的巨大差距使农民心理产生一种失衡的矛盾,直接影响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在对医疗保险个人所承担的费用的合

适程度的`调查中,分别10%和29%的人分别反映过高和高,占将近50%的比例,47%的人表示基本适合,而只有分别为2%的人选择了低和太低。这足以说明医疗保险中个人所承担的费用偏高,这会导致下面提到的有些问题。

4、现行农村医疗保险制度还存在很多缺陷,亟待改善

调查结果显示最严重的缺陷是政府宣传力度不够,这个问题已经在上面强调过,所以不再赘述。其次是普遍反映农民的受益面窄,占20%。还有分别为16%、15%和15%的人表示常见病多数不在保险范围内、手续多。成本高以及政策透明度低。前面两个其实也是主要的原因,据我了解的情况来看,很多农民反映大多数常见病都不在报销范围之内,投保就会有点被骗钱的感觉,虽然我们都清楚,医疗保险制度完全是为了能让农民受益而制定实施的,但最后使有些农民得出这个结论便是制度的失败所在了。由此可知,医疗保险制度的瓶颈其实不仅在于制度本身,更在于人为因素,主要是各部门在保障制度良好落实方面的工作做得不够完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家庭收入支出中的比例并不低,医疗支出不仅是每个农民甚至可以说是每个生命个体健康发展必需的,但对农民而言医疗消费与吃饭、穿衣、孩子上学等刚性消费支出相比,看病花钱是次要的、随机的,在经济不宽裕的情况下要农民对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预期支付,是部分农民不会接受的选择 。

5、医疗保险政策得不到落实是农民不参保的主要担心原因

通过对在调查过程中表示不参保的村民的进一步调查,他们不参保原因的结果显示,分别有10.7%、15%、20%和6%的村民表示担心管理存在漏洞、害怕得不到保险赔偿、不了解内容和程序以及政策不稳定,总结一下,其实就是农民担心农村医疗保险政策得不到落实。他们担心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尤其是在对政策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出了状况也不知道该如何去保障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所以干脆就不拿出这个钱。

另外,还有15%的人表示投保没有足够的资金。这是出乎意料的,农民的自我保护意识还太浅了。只有7.7%和5%的人反映投保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在外务工的医疗费用不能回户籍地报销,这分别是个人的经济原因和政策政策所存在的一点漏洞。

针对调查分析的结果,提出以下几条措施:

(1)重视医卫知识宣传,促进全民健康意识,提高健康水平。

(2)加强医疗保险政策宣传,普及医疗保险。尤其是社保性质的医疗保险。加强正确的舆论导向,把医保改革的意义讲透内容讲清,政策讲准。按国力发展水平,在国力资助下逐步覆盖全民并逐步提高保障水平。

(3)重视疾病治疗标准化指导。如住院天数、医卫服务、高效药物、高效设备、指导价格都应有国内外统计数据反馈给医院及保险机构并对外公布,促进提高医卫效率,促使大病治疗费用下降。

(4)医卫管理部门及保险机构应与消费者保护协会加强对医卫机

构的监督,反对一切不正当行为。保证医保费用正常使用。

(5)加强立法,在国家机关和人民群众的监督下保证医保政策落实。

相信经过不断的实践和改革,我国的医保制度会得到全面落实,并真正做到卫人民群众服务,实现其价值。

物流调查报告集锦


下面是栏目小编为您准备的与“物流调查报告”有关的信息,供你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凡是在我们的学习工作中。一般就会需要撰写一份报告,报告的行文是单向性。

物流调查报告 篇1

一、调查背景

1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企业对物流领域中存在的“第三利润源”开始有了深刻的认识。

2专业化物流企业开始涌现,多样化物流服务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年来,我国经济中出现的许多物流企业,主要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国际物流企业、二是由传统运输、储运及批发贸易企业转变其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是很难找到合格的物流管理人员来推动业务的发展。在这样大的物流环境下,作为内陆地区的代表城市太原的情况又是何种态势呢未来的发展趋势又如何呢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调查能对此有所了解

二、调查目的

通过走访询问与观察,了解太原物流市场的现状:从事以传统物流还是现代物流、物流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三、调查对象

物流市场内所有的物流企业

四、调查项目

物流企业的所有制形式、经营的业务范围、经营的对象、主要从事业务的具体内容如运输的工具、距离、价格等、与客户的关系等。

五、调查地点

太原市南内环附近的物流企业

六、调查性质

探索性调查

七、调查方法

由于我们要了解物流市场的现状所需信息需具有时效性,应采取获得一手资料的调查方法由于调查之中兼有必须由物流企业内部人员配合完成的内容又由靠调查员自己观察便可完成的内容,综上理由我们选择询问调查与观察相结合的方法。

物流调查报告 篇2

母爱是一缕阳光,让你的心灵即便在寒冷的冬天也能感受到温暖如春;母爱是一泓清泉,让你的情感即使蒙上岁月的风尘仍然清澈澄净。

一、行业背景

近年来,家电市场正在从供不应求过渡到产能过剩,行业利润从暴利到微利,产品从简单到丰富,家电行业领域也经历了激烈的竞争。在当今原材料的挖潜将近枯竭的情况下,家电企业要在未来的竞争中获得可持续的发展,需要转向另一个利润源泉——物流领域。物流在家电连锁行业经营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作用,它已经成为家电连锁企业中最有力的制胜法宝。物流搞好了,其经营成本就会明显降低,也能提高家电行业的运营效率;物流搞不好,经营成本就居高不下,在竞争中就身处劣势,最终会被市场淘汰掉。所以,对于家电连锁企业,如何改善自身的物流运作,已经成为自己的发展战略问题。

然而,家电连锁行业在物流运作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

1、家电行业物流外包程度不高。家电物流虽有了成熟的运营模式,但当前家电物流外包的程度还不够。只要物流不是企业的核心业务,就应外包给更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以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但目前家电企业还缺乏这种物流外包意识。

2、物流组织管理水平有待提升。物流组织管理水平较低,导致物流总费用中的管理费用明显偏高。目前,我国家电行业物流管理费用与GDP的比例高达2.5%,而美国只有0.4%左右。这其中最主要的是体制性和机制性约束,内部分割、垄断、封锁的现象突出,尚未建立公正、公平、公开的物流竞争市场,没有形成可控与自由运作的现代物流机制。

3、保管费用过高。高保管费用主要归咎于库存水平高,我国家电行业物流库存费用占GDP的比例高达15%。我国家电企业流动资金年周转速度慢,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周转速度,这占用了企业的大量资金,增加了企业的保管费用。

4、物流信息化水平低。家电物流行业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特别是缺乏能够为现代物流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大型信息系统。这不仅影响家电物流产业市场规模的扩大,而且影响着家电经营服务手段和运行效率。

二、调研目的

基于以上家电连锁行业在物流运作方面存在的问题,山东大学威海分校04级电子商务班物流调研第三小组,以国美电器(威海)为调研对象,用所学习的物流运作理论知识,结合调研的实际情况,对国美电器物流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以此来充实和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同时在老师的指导下,针对国美电器物流运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

三、威海国美电器经营状况

(一)国美电器简介

19xx年元月一日,国美电器在北京创立了第一家以经营各类家用电器为主不足一百平米的小店。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国美电器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并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位居全球商业连锁22位。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重庆、西安、广州、深圳等国内100个城市以及香港地区拥有直营店270余家,员工达到40000名。在国家商务部公布的20xx年中国连锁经营前30强中,国美电器以238.8亿元位列第二,并再次蝉联家电连锁第一名,继续领跑中国家电零售业。20xx年底,国美电器基本完成了在中国大陆地区的一级市场的网络建设,同时扩展到较为富裕的二、三级市场,并制定了20xx年实现销售额1200亿元的目标。

(二)威海国美发展状况

20xx年9月,国美在青岛的连锁店开业,20xx年11月5日威海一店开业,20xx年1月翌日,威海二店开业,此二店皆属于国美集团青岛分部的的外埠直营店。威海国美的口号是:买家电到国美,花钱不后悔。

(三)威海国美货源组织

威海国美所销售的商品有两种来源,一种来源于厂家直供,这种情况我们可以想象成这样子,

由国美提供场地,厂家把它在当地的专卖店设在了国美,这样国美会收取厂家的场地租金,即入场费,另外厂家每卖出一件产品,国美会收取一定的提成。这种商品我们称为商品一。另一种来源于国美总部的全国连锁集中采购,我们称之为商品二。

(四)威海国美货源的运输:

威海国美采取送货上门服务,威海国美中商品一的所有运输皆由厂家负责,包括运往当地的仓库、商场和用户的住址。商品二的运输则由国美全权限负责,国美的物流战略从来都是在抢占市场的同时,迅速与当地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谈判合作,全权负责当地国美的所有物流业务。

(五)国美物流系统的优势

1、统一采购,降低进价。对于商品一,所有商品厂家统一发货;对于商品二,国美都是采取统一采购。国美几十家连锁店的产品都由总部统一进行采购,门店每天都将需求与销售情况上报分部,分部再将各门店信息汇总并上报总部。这样国美的每次采购量都远远超过其他零售商的采购量,这种统一采购方式,把分销的优势直接转变为价格优势。

2、谈判能力强。凭借遍布全国的销售网点和超强的销售能力,任何上游生产厂家都不敢轻易得罪国美,唯恐失去国美就会失去大块市场。因此,在与厂家谈判时,国美掌握了主动权。

3、通过信息沟通保持与厂商的友好关系。国美与厂商相互信任,友好合作,共同发展,确保了所采购的商品及时供应,及时补货,商品销售不断档。

(六)国美配送中心

大库、小库构成了国美电器全国连锁体系的物流系统的枢纽。目前,国美在北京、天津、上海、成都和重庆分别设有一个配送中心,即大库,面积在7000-10000平方米之间,每个配送中心可以支持7-8个连锁店的商品配送。具体来讲,首先由厂家各地分公司直接将商品拉进国美的配送中心,有时中心也提运一些商品,然后由连锁店确定每天从全区域配送中心调货的数量和型号,运输则由门店拥有的3吨大货车完成,货物到达门店后可暂时存储在店内的小库里。国美的配送中心具备了配送中心接受、验货、存储的基本功能,但尚无能力为门店提供送货服务。

威海国美也有自己的小库,这个小库库存来源于青岛的配送中心和北京的配送中心以及厂家直供的商品一。威海国美店内也有小的仓库,主要存储小件的商品,譬如手机和相机等等。国美配送中心的主要任务是:

1、严格按照总部或地区分部业务部的订货指令,接收或提运供货者的批量货物;

2、货至配送中心后,确认商品有无损坏,数量、品种、规格是否正确无误;

3、货物入库后,做到定位管理、分区码放,保障商品安全;

4、根据总部或分部业务部的调货指示及各门店的调货申请,对货物实行配销;

国美配送中心实行三级管理制:配送中心总经理——库管员——库工。配送中心经理向地区分部总经理、业务部经理负责,并督导库管员、库工及配送中心司机。其主要职责是:

1、合理安排配送中心人员的工作,制订配送中心的日常工作制度,严把出入库关;

2、组织库房商品盘点,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处理;

3、依据公司制度及有关规定,负责执行商品进出库的工作流程;

4、合理调配运输车辆,保障商品流转的正常进行;

5、加强对残次商品的管理,将每日发生的残次商品及时上报业务部,请示解决方案。库管员向配送中心经理负责,并督导库工工作。其具体职责是:

1、建立健全库房商品帐目;严把出入库手续;

2、依据流程规定,负责对商品进行验收、组织装卸、清点数量、核对型号、记录机号并办理一切入账手续;

3、妥善管理残次商品,及时上报经理;

4、负责库存商品的码放工作;

5、做好库区的防火防盗工作,保证库存商品的安全;

6、负责安排库工的日常工作。

库工向配送中心经理、库管员负责。日常工作是负责商品出入库的装卸、码放工作;负责商品、库房的卫生;做好库区内的防火防盗工作。

配送中心司机直接向配送中心经理负责,服从配送中心经理的调配,完成各项运输任务,保证所送货物的安全。

随着企业的发展、国美将配送中心的三级管理体系进一步细化,增加了新的岗位:配送会计、配送出纳、配送干事,以便加强财务管理。

(七)送货

威海国美采取送货上门服务,对于某些种类的商品,譬如电脑,是由厂家在当地的代理商负责送货上门和安装,有些商品如洗衣机,是由国美委托的第三方物流公司采取送货上门,有厂方人员安装和维修,还有一些商品厂家在威海的业务全部交给国美,包括送货和安装维修等。

(八)残次商品控制

既然有商品从厂家到配送中心、从配送中心到“小库”,又有从“小库”返回配送中心,进进出出、来来回回,一系列的运输过程,损坏、残次商品便不可避免。国美对残次商品有一整套的控制制度。首先,在送货、进货环节上控制,公司规定:

1、各配送中心在送货时要严格把关,对外包装破损、重心、重量有异常情况的商品要及时查明情况,不得转调门店或其他配送中心;

2、配送中心和各门店在从厂家和进货时要严格检验,对于外包装破损、重心、重量有异常情况的商品应开箱检验,并做好确认记录;

3、进货时如发现商品有残次,收货方可拒收或记录注明;

4、在装卸过程及商品码放过程中严格控制,如商品装卸时,配送中心或门店必须有一名负责人在场,杜绝野蛮装卸;

5、商品码放要符合仓库码放的管理规定,严禁超高、倒置或倾斜;

6、门店一旦发现有残次品,需如实填写有关情况,配送中心严格核对。

国美根据商品流转程序,对配送中心及各门店的外伤残次率作了严格限定,各门店外伤残次率限额为0.8%,各配送中心外伤残次率,限额为1%,各配送中心之间调运商品的残次率限额为1%。针对这个限额,公司又有一套奖惩措施与之对应。

国美在库存方面采用库存共享方式,即国美通过自己的强大的全国连锁体系和配送体系,如果一个地方的国美店缺货,会迅速反映到国美总部,总部通过现代信息系统定位各个配送中心的库存水平,由还有存货的配送中心把货尽快发往缺货地。

四、国美电器物流运作存在的问题

国美物流运作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在供应链方面。国美由过去经营和管理得到的经验的确有很多令人称道之处,在供应链管理信息化方面,也走在国内其他零售业的前列,但是国美在SCM信息化方面还不够成熟,仍存在不少问题。

(一)无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统

国美实行中央采购政策,向供应商下大批订单,以此获得较低的进价,和沃尔玛优化供应链中与供应商的关系,通过和供应商建立信息共享系统,参与到供应商的生产计划、产品设计等上游生产中从而获得低成本进价是明显不同的。虽然国美也开始通过与供应商通过数据传输的销售、库存信息来参与某些供应商的生产,并成为长虹、康佳等众多知名电器资源共享、互助互利的利益同盟,但是,由于国美与很多供应商在信息共享方面做得还欠缺,再加上国美的其他供应商并不具备与国美建立信息共享系统的能力,因此,在与供应商合作伙伴方面的关系不尽人意,许多供应商认为国美的诚信度不高。国美要控制进货成本,加快库存周转速度,吸引更多合作伙伴,需要一个更加完善的信息共享系统。

(二)无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

虽然在国内国美拥有强大的物流配送系统,但与国际零售巨头们完善的配送系统相比较,国美的物流配送系统在信息化方面还亟待完善。

目前国内已有个别零售商采用了卫星通信系统,国美尚没有。国美采用数据传输和电话通讯,但并不是每个员工都可以访问配送中心内所有产品库存水平的实时信息。与沃尔玛的手提电脑系统相比,国美配送中心在储存、包装、发运方面的协调工作以及管理员工的效率上还有待继续提高。

(三)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运作绩效低

国美的信息化技术刚刚起步。虽然国美已经使用了EDI和POS系统,建立了相对良好的ERP系统,但是信息集成技术水平还不高。国美的信息网络分布较广,总部汇总系统对整体工作进行了解和指导,不过速度自然比不上沃尔玛的全球卫星通讯系统和总部庞大的数据中心,沃尔玛可以随时查看全球各分店的销售、结算、库存等情况从而进行实时监控和指导,同时可以与供应商每日交换商品销售、运输和订货信息。而国美在库存管理、补货系统、订货领域尚需建立先进的信息系统代替许多人工劳动,提高供应链管理的运作效率。

(四)网上商城作用未能充分发挥

各地国美电器网站对网上购物的消费者承诺不一,管理上也显得参差不齐。另外,在配送商品时,经常出现误时、网站更新后商品价格与更新前价格不一致给消费者带来很大不便和不满。顾客在付款方面的安全性还不是很高,顾客在退货方面还受到很多限制。很大程度上,在线顾客不会购买在线商品,因此国美网上商城并没有发挥其销售商品、扩展业务的功能,很大程度上仅仅是一个与消费者交流的信息平台。

五、建议

(一)学习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

沃尔玛作为全球零售业的巨头,一直是其他零售商的楷模。究其成功的原因,发现沃尔玛始终将高质量、高效的供应链管理作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努力经营。信息技术在沃尔玛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更是其他零售商所不能媲美的。

沃尔玛的供应链管理主要由4部分组成:顾客需求管理;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管理;企业内和企业间物流配送系统管理;基于Internet/Intranet的供应链交互信息管理。4个部分的每一个部分的高效运作都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

随着国美全国各部分网上商城的逐步开通,网上商城将逐渐成为国美全国连锁战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汉金力携手Sybase打造的“金力供应链系统”在国美电器集团和所有分公司实施,使得国美的电子商务管理模式得到进一步的更新提高。

(二)发展第三方物流

国美应控制残次品,加强进货管理,逐步降低库存。同时,与家电厂商签订合作协议,为其提供包括仓储、运输、装卸搬运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第三方物流服务。国美物流未来发展方向应该是从仅限于为国美电器销售工作提供物流服务,发展成为能够为所有家电生产商提供物流服务;从一个部门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能够提供仓储、运输、装卸搬运、流通加工以及物流信息服务的综合性第三方物流企业,即向国美电器“大物流”方向发展。

(三)改善与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关系

建立一个强大的共享信息系统是改善和合作伙伴关系的良好途径。与合作伙伴建立信息共享系统,不能一味地以大批量订货来降低进货成本,因为供应链是一个整体,它的任何一个弱势的环节都会制约整个供应链应发挥的作用。

国美的价格杀手正在破坏其供应链的整体格局,不断以大批量进货来压低商品进价,不但会导致和供应商关系的紧张,还会导致库存的积压,进而不能根据市场反映的需求信息来满足消费者,使供应链整体效率弱化。改变这种现状,最好的办法是与供应商实现信息共享,除了为商业伙伴提供远程登录服务,使他们能够下载自己需要的数据和应用软件外,还应该和信誉度高的软件开发商共同开发供应伙伴信息网,以打破和供应商沟通的瓶颈。构建在内联网上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能让国美与国内外众多供应商随时随地共享商业信息,让供应商都能随时共享有关产品库存、销售的最新进度等信息。供应伙伴信息网可以提高国美商品流通速度,并极大降低进货成本。

(四)加强物流配送系统管理

配送中心要实行全自动化,除采用AIDC、EDI等系统外,还应采用电脑跟踪,确定每件商品的存放位置及运送情况。最好每一位物流配送系统的工作人员拥有一台电脑以便很快的明确库存和运送信息,另外也应该为国美的每一位员工提供察看商品库存、销售等信息的便利。

(五)完善电子商务应用系统

从目前的国美电器网站上看,许多方面的服务仍然不能让顾客放心、满意。顾客购买国美电器网站上的商品,所付的价款要求和网站更新后的价格有时不一致,这样容易导致在线顾客对网上商城的不信任或者是顾客要求取消购买在线商品。要获得在线顾客对网上商城的信任,应该采取如下付款承诺:若网站更新后商品的价格比更新前低则顾客按照更新后的价格付款;若网站更新后商品的价格比更新前的价格高则顾客按照更新前的价格付款。如此才能够在商品价格方面给顾客一个购物的安全心理。另外还应保障顾客交付价款的安全性,在这方面全国网上付款的安全性能还不够高,如果国美能够在这方面领先一步,更能够使得国美的影响力加大。

(六)引进物流专业人才

人才是企业创造财富的源泉,家电行业物流要做好,就必须重视人才。但目前中国具有助理物流师、物流师、高级物流师等相关资格的约17000人,而具有高级物流师资格的仅292人。虽然目前物流学历教育得到了快速推进,但在短时间内依然无法满足物流产业迅猛发展而带来的人才需求,目前物流人才相对比较短缺。因此,国美搞好物流运作需要吸纳人才、培养人才,把培养物流人才纳入到自己的发展战略中去。

物流调查报告 篇3

一、商贸物流市场的概略

市位于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流北岸,市区人口57万,城区面积550平方公里。年,全市生产总值429.64亿元,增进12.6%;财务收入38.17亿元,增进13%,其中当地财务收入19.55亿元,增进8.4%。

曾是省会城市,自古就是贸易商业重镇,长江沿岸主要商埠,是近代较早的对外互易商货港口,曾以农产物出口为最,也是近代徽商的主要发源地。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专业市场得以恢复,全市的商贸市场阅历了一个由等级低次、低程度的马路地摊到集约化、规划化、专业化、信息化发展的进程后,依托物流配送和第三方物流,催生培养了几个专业市场和商贸主导企业,已构成综合市场与专业市场、大型购物中心与便民店、专业店与贸易街、乡村连锁店与社区便当店竞相发展的新格式。各类大宗生产材料基本执行了集团化运营,日用消费品、药品、书刊、快餐已被规划化的物流配送中心连锁运营所替代。特别是构成了几个大的批发市场,仅在市区就有光彩大市场、汽车零件工业城、国际汽车城、钢材大市场、烟草物流配送中心等。其中,开发区物流园区的光彩大市场居全国十大工业市场第六位,年买卖额达130亿元,完成税收1亿多元。

随着流通产业的发展,市的物流产业规划和特征日渐凸显。截止岁尾,大型物流园区建设投入资金逾10亿元,折半项目已在十五时期开工建设并投入运用。首要有:开发区综合物流园区、口岸物流园区、农副产物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园区,尚有以企业为主的配送基地或中心。岁尾止,已注册的物流企业稀有十家,构成了必然的产业规划。市委、市县政府已方案十二五时期物流园区的建设投资总额到达20亿元。目前建的物流园区有总投资为9.5亿元的口岸物流园区,投资5亿元的华东国际农业大市场。

市物流园区和各类批发市场着眼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建设起点高,具有必然的信息化水平;入驻企业多,治理较为规范,能为商家供应一站式的服务需求;辐射力强,辐射可达皖鄂赣毗连地域,起到了长三角与内地产物及商品活动的节点效果,还对皖鄂赣三省周边地域社谈判品的流通起到了二传手的效果,在本地经济发展中具有主要的位置。

二、光彩大市场的建设和运作方法

市光彩大市场是由市县政府开发、南翔集团建设运作的,是一个以商品批发、分销为先导,集仓储、配送、电子商务、商品加工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该市场地处市开发区黄金腹地,规划面积为3000亩,方案建筑面积150万平方米,总投资将达14亿元。整个工程分四期建设,自1998年9月开工以来,现已完成三期建设,四期可望今本文起原:文秘范文年岁尾悉数建设完成并投入运营。光彩大市场悉数投入运营后,市场年买卖额可达200亿元,完成税收2亿元,安排6万人就业。

光彩大市场的建设开发,其首要效果是:

(一)提高了城市形象。20xx年三期工程完成投入运营后,跃入全国十大工业市场的第八位,成为市的一张手刺。

(二)供应了一条主要的就业路子。到岁尾,大市场吸纳3万人就业。

(三)对本地经济发展起到拉举措用。拉动了周边土地价钱的上升,土地价钱从五年前的10万元/亩以内上升到了50万元/亩;拉动了商品房价钱的上升,商品房价钱从五年前的630元/平方米上升到了1800元/平方米;拉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建筑、装潢、餐饮等第三产业的收入,比市场开发前增进15倍;对本地财务奉献比较大,市场悉数运营后,年完成税收2亿元。

光彩大市场的建设,获得了市县政府的大力扶持:

一是言论宣传。市县政府对园区的建设大造言论,普遍宣传推进,构成了优先发展物流产业的共识,并作为招商引资项目积极推介,在全国各地开展宣传造势,吸引外地客商的关注。

二是舍得投入。园区内的土地平坦、水、路、电、气、通信、电视等六通一平基本设备悉数由县政府投资,连同征地费每亩土地成本到达了25万元,而以7万元的价钱出让给企业建设开发。

三是税收优惠。入市运营工商户发生的税收,采取先征后返的方法,三年内凡当地税收和一切规费赐与返还,以此构成凹地效应,集聚众商家入市运营。

四是优化情况。一方面设立管委会,负责园区内的治理和协调工作;另一方面派驻市县政府做事机构,在工商注册、税务注销等处理相关手续方面供应高效、优质的一站式服务。还,规范市场治理,将各类物流企业集中到物流园区运营,统一发证,制订规范,设立治理机构,执行严厉治理。

物流调查报告 篇4

为深入了解我市物流业发展情况,结合实际研究制定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提高物流产业的整体水平,营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进一步增强我市经济的综合竞争力,我们开展了现代物流业调研。

一,我市物流业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市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大中城市中跃居前列。伴随着经济总量的迅速扩大,产业结构的调整,跨国公司的纷纷进入,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已成为我市社会经济生活中日益增长的迫切要求和必然选择。目前我市物流业发展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有较大的物流需求规模。根据资料测算,我市物流业增加值约为243亿元,占gdp比重15.8%。我市的物流需求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经济总量较大。全市gdp为1540.7亿元,全年货运量完成7815.5万吨,虽然近几年货运总量和货物周转量有所下降,但货值不断攀升,货主对货物流转的时效,安全等要求越来越高。

二是外向型经济发展迅猛。外向度高,而且两头在外,去年全市进出口总额200.7亿美元。

三是货物水陆转换面广量大。我市沿江三个港口每年3000多万吨的货物吞吐量,80%以上为来自或流向上海,浙江,山东,苏北等地以及长江中上游地区的中转货物,物流辐射范围不断扩大。

四是各类商品交易市场比较发达。末全市共有商品市场878个,成交额达798亿元,仅常熟招商城和东方丝绸市场两个大型交易市场的年交易额就达250亿元以上。

2,有比较完备的物流基础设施条件。全市基本形成了城郊成环,县乡成网,连江带湖,水陆并进的立体型,开放式大交通框架,沪宁,苏嘉杭,沿江,环城等高速公路已经或正在建设,青平南高速及苏通大桥将陆续开工。市域公路网初步实现市县一级,县乡二级,村村通达的目标。航运方面,已经形成了一个以苏州市区为中心,江湖相通,干支相连,以长江港口为门户,大运河,申张线为主轴,五级航道网为主体,内河中心港口为集散地的水运网络体系。

全市仓储资源丰富,仅物资系统的仓库面积就达12万平方米,仓库占地面积高达110万平方米。

张家港,常熟,太仓三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港口,现有万吨级码头29个,最大的为5万吨级,各类吊车,叉车,卸船机,牵引车等通用和专用装卸机械650余台,堆场77万平方米,各类公共仓库10万平方米,其中保税仓库4万平方米。

铁路苏州西站是沪宁铁路干线上的货运一等站,拥有15条装卸作业线,9条专用线,9个露天货区和8000平方米仓库以及各类装运机械100余台。为适应现代物流需求,年内还将完成铁路货物实时跟踪系统。

航空通过快速公路,凭借上海虹桥,浦东机场,为我市航空运输提供了便捷条件。

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基础设施之一的信息通信方面,我市在国内处于比较先进的地位,全市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75。5万门,电话普及率73。16部/百人,全市光纤长度118万芯公里,环路总带宽400g,出口通道带宽达到2。5g,计算机互联网用户36。25万户,十五期间将达到135万户。

3,具备一定的物流服务功能。公路货运在我市的物流中起着重要作用,截止底,全市从事公路货运的持证运输业户共有13518户,其中13072户是个体户;全市拥有营运性货车40084辆,总吨位110191吨,平均单车吨位2。7吨,平均每户拥有车辆3辆。

集装箱车在现代物流中占有重要地位,全市现有集装箱车332辆,吨位4218吨,平均单车吨位12。7吨,集卡车占运输车辆总数的7。8%。在全部39368辆普通营运货车中,2吨以下小型车占53。2%,2—5吨的中型车占20。5%,5吨以上大型车占26。3%,8吨以上重型车占4。3%。

全市现有经批准的国际货代企业40家,外地国际货代企业在我市设办事处的有50多家,国内货代企业有607家。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出口代理84。3万吨,进口代理182。5万吨。

全市现有多式联运企业28家,共56个联运站点,货物联运量285。8万吨,集装箱联运(含铁路)1。1万多箱。

目前全市有仓储企业358家。冠以物流名称的企业57家,其中,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物流企业4家。

港口的集疏运功能不断增强,到发港的外贸货物已遍及全球122个港口。今年的吞吐量预计可达3500万吨,仅次于南京,居省内第2位。张家港已成为全国最大的木材进口港。以集装箱为主的远洋物流发展较快,去年集装箱吞吐量近20万标箱,港口物流正在逐步形成和提升。铁路白洋湾货运站年到发货运量330多万吨,在沪宁线位居2—3位。

连锁企业的物流配送功能得到加强,华润,美佳,百润发等超市公司建立起自己的配送中心,并在满足自身需要基础上正逐步向社会开放。

4,外资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服务要求迫切。从我们了解的情况来看,规模较大的外资企业一般都采用第三方物流,并且方式灵活,如狮王啤酒,纳贝斯克等企业委托国内较大的宝供物流公司来做,常熟夏普公司就由日新中外运公司专门为其提供货物保管,仓储,包装,到港区及协作企业间集装箱运输等物流服务,旭电,安德鲁等公司就物流服务进行年度公开招标,豪利士等公司也在积极寻找国内物流服务商。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外资企业中尤其是it产业的企业对原材料,产成品的进出都有严格的时效要求,据力捷公司,旭电公司等公司反映,苏州公司在接到总部指令后,一般要求在48小时内进行供货或72小时内完成从零配件配送到生产包装到分销商这样一个流程,都很想找到一个就在他们附近的符合要求的物流企业,以求长期合作。

5,物流货物品种结构随产业结构调整而变化。近年来,我市一般产业得到控制,极大地改变了我市物流中的货物品种结构,如原来在货运中占比很大的煤炭等原材料大幅减少,96年苏州西站煤炭到达量为152万吨,只有54万吨。体积小,重量轻,价值高的电子通信类货物在物流中的比重越来越大。这一类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对现代物流服务的需求是十分强烈的。

6,各具特色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正在形成。我市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还比较低,但已经有了良好的开端,有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目前,正在形成的是几种初级的第三方物流形态。

⑴依托开发区的物流企业。工业园区的苏州市物流中心,苏州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苏州高新物流中心,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华东物流公司,吴江开发区的吴江市物流中心等都是属于此种类型。

⑵货运市场形态的物流企业。如昆山市交通局下属交通物流有限公司建办的昆山市道路货物运输交易市场,通过配载运送,开展物流服务。

⑶以大型批发市场为基地的物流企业。如东方丝绸市场的储运中心,开辟了30条线路,发往78个城市;常熟招商城设有直达线路41条,辐射100多个城市;蠡口国际家具城仅仓储用房就达16万平方米。

⑷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物流企业。如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区总投资达10亿元,目标是建成面向苏南的区域性物流中心。昆山东方首席电子商务公司是全省引进的首家电子商务企业。还有象设在吴中区的苏州商友商务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商品订货系统的一个分支机构,自身建有信息平台,具有市场信息,商品交易,货款结算,仓储配送四大服务功能。

⑸内资在我市投资的物流企业。如来自广东的宝供物流企业集团决定在我市吴中区郭巷镇投资建设物流基地,总投资达4。3亿元。中海集团也正在苏州积极寻找合作伙伴,在苏州建设现代化的物流中心。

⑹外企对外企性质的物流企业。如常熟日新中外运运输有限公司,除主要为常熟夏普提供物流服务外,还为十多家日资企业提供物流服务。又如正在审批中的苏州全运通物流有限公司由台商独资,在辛庄占地120亩,总投资750万美元,主要为台资企业提供国内运输,仓储,中转和配送等物流服务

我市的物流业近年来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和提高,但是还属于起步阶段,从这次调查所了解到的情况来看,苏州的物流业无论是组织结构,运作规范,还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离现代物流业的要求和目标还有很大距离,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缺乏科学的认识,观念上存在重生产,轻物流,重自给,轻外协的思想。

2,社会物流需求水平不高。国内企业对现代物流无迫切需求,多数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自购自储自运部分过大,而且忙闲不均,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另外,由于我市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一些外资企业只能自建仓储等设施,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3,现有物流资源的整合难度较大。特别是传统的运输,仓储企业面临着改革和转型的双重任务,由于历史原因,市场经营主体长期处于分散,割裂,单一,低效的状态,难以形成综合,高效,便捷的社会服务网络。

4,技术装备落后。运输车辆车型偏小,车种陈旧,大部分是一户一车。仓储设施陈旧落后,装卸搬运的机械化水平低。尤其是普遍缺乏发展现代物流所必需的先进的网络信息设施。

5,现代物流企业发展不快。目前我市很少有完全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有实力,信誉好的物流企业也不多,这一状况的存在,已导致我市近70%的进口,近90%的出口被上海等地的物流企业或货代公司做去了。能够提供全国性或全球性物流服务网络的企业更是没有。

6,人才短缺。目前我市的物流教育还是空白,物流培训才刚刚起步,企业普遍反映缺少物流专业人才,这是一个比较突出的瓶颈

二,我市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条件分析和趋势预测

1,地理位置优越。苏州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位于中国沿海经济开放带与长江经济发展带的交汇处,是沟通苏北,江浙的交通走廊,是距上海最近的中心城市,区位优势显著;沪宁高速,沿江高速及苏嘉杭高速均经过苏州,距上海虹桥机场不足80公里,离浦东机场135公里,到吴淞港口100公里,具有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基础条件。

2,具有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的体制环境。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已基本实现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运行机制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初步建立,我市对国内外各种所有制经济的包容性很强,这为把苏州建设成为长江三角洲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提供了必要的体制条件。

3,有巨大的物流市场潜力。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把苏州建成以高新技术为主导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基地,产业结构将继续调整升级,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占gdp比重超过40%,外贸进出口总额平均增长15%左右,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40%以上,以电子信息制造业为重点的新兴主导产业,将使产品结构向短小,轻薄,小批量,多品种和高新技术方向,高附加值货流将会越来越多,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潜在的驱动力。

4,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随着现代物流概念被大家逐步接受,发展物流会得到各方面的重视。我市已成立发展现代物流业工作。

物流调查报告 篇5

苏宁电器1990年创立于江苏南京,是中国3C(家电、电脑、通讯)家电连锁零售企业的领先者,国家商务部重点培育的“全国15家大型商业企业集团”之一。经过20年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商业企业集团,品牌价值508.31亿元。

截至20xx年,苏宁电器连锁网络覆盖中国大陆300多个城市,并进入中国香港和日本地区,拥有近1500家连锁店,员工15万人,20xx年销售收入近1500亿元,名列中国上规模民营企业前三强,中国企业500强第50位,入选《福布斯》亚洲企业50强、《福布斯》全球20xx大企业中国零售企业第一。

苏宁电器始终保持稳健高速的发展,自20xx年7月上市以来,得到了投资市场的高度认可,是全球家电连锁零售业市场价值最高的企业之一。

物流配送服务——物流是连锁经营的核心竞争力。苏宁电器在全国建立了区域配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转配点全国三级物流网络体系,依托WMS、DPS、TMS、GPS等先进信息系统,实现了长途配送、短途调拨与零售配送到户一体化运作,平均配送半径200公里,日最大配送能力20多万台套,并率先推行准时制送货,24小时送货到户。

以“网络集成化、作业机械化、管理信息化”为目标,苏宁电器在全国大力建设以机械化作业、信息化管理为主要特征的第三代物流基地。第三代物流基地集物流配送中心、呼叫中心、培训中心、后勤中心等于一体,支撑半径80-150公里零售配送服务及每年50-200亿元的商品周转量,成为苏宁电器大服务与大后方平台。

信息化是苏宁电器的核心竞争力。苏宁电器视信息化为企业神经系统,建立了集数据、语音、视频、监控于一体的信息网络系统实现了海内外300多个城市、数千个店面、物流、售后、客服终端运作和十多万人的一体化管理。

秉承“自主培养、内部提拔”的人才培养方阵,苏宁电器高度注重人才梯队建设,建立了10多项人才梯队计划,保障了企业持续快速的发展。苏宁电器坚持打造学习型企业,建立了新员工、企业文化、业务能力与领导力等培训领域,涵盖入职、在职、脱岗、E—Learning自学以及厂商联合、校企合作、外部机构合作多种形式的培训体系,并在南京、杭州、北京等地自建现代化培训中心与苏宁大学,培训范围覆盖企业各级干部与岗位员工。

苏宁电器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现状

物流配送模式

苏宁从最初的完全自营物流配送模式已转为自营物流与第三方物流相结合的模式,其中仍以自营物流为主,比例约占80%。苏宁在北京地区各门店通常承诺送货时限为100公里控制在12小时以内。

物流信息技术的应用

苏宁仓库的运作方式是机械化作业,信息处理计算机化。企业的物流信息系统中包括运输管理、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订单处理以及配送管理。目前苏宁应用SAP系统。信息管理平台能够对所有数据进行实时监控,掌握公司业务的运作情况。库存管理系统对机械操作的自动管理将使进货和出货的差错率几乎为0.信息管理下的配送车辆将使反应能力和送货能力大大提高。此外,SAP下的RF模块、GPS模块等其他模块都相继开发使用,将使苏宁电器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在未来几年里,苏宁还将基于SAP系统进行进一步整合以充分发挥其作用,进一步提高配送效率,满足顾客的需求。 苏宁的物流配送流程以财务为中心,将营销、物流和采购等统一在一个平台之下。在这个平台下,POS机的收款信息能立刻传到配送中心,由配送中心作出反应,产生配送指令。在先进的信息系统支撑下,苏宁对商品的流向进行了精确的控制。

专业化、信息化物流战略:目前,苏宁在加紧第三代信息化物流基地的建设,它采用全自动、机械化的立体仓储系统的集成方案,通过库内立体化仓库系统、机械化运输系统、WMS及TMS仓库管理信息系统的实施,将建成国内电器连锁行业最先进的物流配送中心之一,成为苏宁电器新一代物流配送系统的运作和发展的标志性工程。

评价苏宁电器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苏宁电器连锁企业物流配送的特点:

(1) 大家电产品需要安装、调试,且需要具备特殊技能,对售后服务要求

高。

(2) 家电需求随机、服务地域分散。家电配送由于用户多,交通路线复杂,

如何组合成最佳路线,如何使配装和路线有效搭配等,是家电配送运输的特点,也是家电配送工作的难点与重点。

(3) 家电产品是具有非常明显的销售季节性特点的产品。因此,家电零售

行业的库存及运输车辆都需要应对销售的淡旺季而进行调整。

(4) 家电零售企业物流配送对及时性要求高。家电零售行业是一个需要快

速周转的行业,通过快速周转获得大批量销售来取得厂商资源,信息化、实时化就显得非常重要。

苏宁电器零售企业物流配送存在的主要问题: (1)信息系统不健全,信息流通不畅

我国物流信息化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苏宁电器零售企业物流配送系统的现代化程度还很低,严重制约了物流系统的高效运行。由于信息流的不畅通使得企业对于物流运输的环节缺少有效的管理控制。 (2)配送中心运营效率低下

家电零售连锁企业的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强大的销售网和销售能力向厂家大量包销或买断,取得低成本优势,进而取得价格优势。而其专业化的服务、良好的品牌知名度都有赖于家电连锁的规模,规模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也是近年来苏宁电器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大力实行“圈地运动”的原因。但这种“放卫星”式的扩张及业态模式的简单复制并没有体现出配送中心的规模优势,反而增加了物流成本,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未能实现有限资本的收益最大化。

(3) 配送中心选址不科学

目前,苏宁电器零售企业物流配送企业在配送中心选址上,由于缺乏对选址决策重要性的认识,只简单地考虑仓储租金,很少结合配送成本、配送效率和服务质量来分析。从表面看,一次性固定的仓储租金投资少了,但实际上由于仓库的位置偏僻,交通状况较差,送货路程较长,送货成本就高,对承运方而言,单车月均送货量小,送货效率受到影响,为了确保车辆合理的收益,可接受的配送运价就高。

物流调查报告 篇6

近期,我们采取实地调研和书面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对全省17个市进行了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调研。实地考察调研了青岛、烟台、临沂、日照等8个市,听取了50余家物流企业和制造企业物流业发展情况的介绍。对当前物流业发展过程中涉及到的政策环境、企业主辅分离、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以及影响物流业发展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摸底。现将调研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物流业发展总体情况及其特点

近年来,特别是《xx省现代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的出台,我省物流业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得到改善,物流需求快速增长,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对国民经济的支撑作用明显增强。今年以来,随着我省国民经济整体回升向好势头的不断发展,现代物流业呈现良好发展态势。20xx年底全省社会物流总额105831亿元,同比增长22.7%;物流业增加值2871.4亿元,同比增长19.5%,占GDP比重7.28 %,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19.9%;社会物流总成本7081亿元,同比增长12.8%,占GDP的比率下降为17.9%;物流产业完成投资2190亿元,同比增加25.7%。全省各种运输方式货物发送量27.45亿吨,同比增长12.34%。从行业发展状态看,有以下特点:

(一) 物流市场需求增加,物流企业快速增长。随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升级,物流运行模式不断出现新变化。制造企业加快资源整合、流程再造,不断释放物流资源。目前,全省80%以上的规模企业,采取多种方式,分离外包物流服务功能,建立了一大批以企业集团内部服务为主,逐步面向社会服务的物流企业。物流需求不断增加,初步形成了分离分设物流中心、合资合作物流公司和全面外包主辅剥离物流公司配套等不同形式的两业联动发展模式;商贸物流加快发展,生产资料流通企业和传统批发市场升级改造,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农产品进城、农资和日用工业品下乡带来较大的物流需求,推动了物流企业的快速增长。20xx年全省物流总额同比增加了22.7%。全省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17000多家,其中骨干661家,先后进入全国100强企业23家,享受全国税收试点企业62家,被评为“xx服务名牌”企业69个。物流企业向规范经营和专化服务延伸,专业化物流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由多种所有制、不同经营规模和多种服务模式构成的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群体。

(二)行业物流得到快速发展,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自20xx年以来,全省具有行业特色的物流企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钢铁、煤炭、轻工、石油化工、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医药及农产品等行业不断整合物流业务,与物流企业结成战略合作联盟关系,物流供应链一体化建设扎实推进。东营市完善石化物流供应链建设,以港口、油田、炼油厂为基础,加快推动石化产品的储存、运输等供应链管理。兖州整合煤炭资源,建立了煤炭产品的加工、存储、配送的供应链系统。寿光建立了农村物流服务体系,以农产品为重点,开展冷链物流一体化建设。淄博建设危险化学品物流的跟踪与监控体系,加强危化品行业物流的推动和管理。工农商贸企业资源整合,专业化一体化物流供应链模式逐步形成,出现一批专业化物流企业,如以危险化学品物流为主的依厂物流、用国际集装罐运输化工产品的烟台德华物流,以图书物流为主的临沂新华印刷物流集团等。物流企业不断创新服务方式,供应商管理库存、供应链金融、卡车航班、保税物流等服务新模式得到推广运用。

(三)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物流信息化技术得到充分应用。20xx年全省物流相关产业投资2190亿元,同比增长25.7%。从调研情况看,我省综合运输体系正在加快形成,多种运输方式衔接的联运、转运枢纽规划建设步伐加快,各地贯彻物流业振兴发展规划,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建设进度加快。全省现有物流园区245个,在建园区94个,规划新建园区37个,物流中心407个。物流园区资源逐步整合,信息化水平和园区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园区内积聚了大量物流企业,拉动了社会就业,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xx盖世物流、德州运达物流等一批重点园区显示了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

物流信息化加快发展,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得到普遍应用,从事物流业务的企业中有90%以上的建立了内部局域网,20%针对部门级业务流程,企业资源计划(ERP)和供应链管理(SCM)软件应用开始普及,RFID等物联网技术在车辆监管、物品定位管理、自动识别分拣、配载配送和路径优化技术等开始应用,出现了网上交易、金融、检测、配送等集成化电子商务服务的信息平台。 物流信息平台、物流服务平台,仓储管理系统、运输管理平台、电子报关等一批先进适应的信息化项目,为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技术支撑。

(四)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成效显著。我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起步早,发展速度快,成效显著。近几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二、三产业剥离工作的部署,加快推进制造企业释放物流需求,剥离物流服务环节。20xx年,以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快推动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实施意见》,首批启动40个项目,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示范工程。从调研情况看,实施意见的出台推动了供应链一体化运作,示范工程带动作用明显,85%以上的制造企业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的理念和方法实施流程再造,并在仓储、运输和配送等多个环节实施了物流剥离、合作和服务外包,取得明显经济效益。20xx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7.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相当于新增社会效益276亿元,物流运行效率不断提高,潍柴动力、xx海化集团、首钢东星、冰轮集团、鲁南制药、济钢集团等制造企业实施主辅分离,开展供应链一体化管理,企业物流成本平均下降11%以上。张裕集团实施物流外包产成品吨公里运价比过去下降了45%;山钢集团推进水铁联运和供应链整合后,年降低物流成本3亿元。xx立晨物流与临工沃尔沃联动发展,提供供应链管理一体化服务,联动发展合作后20xx年为临工沃尔沃节约物流费用30%。

二、物流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应进一步深化对现代物流业重要性的认识。近年来,随着物流调整振兴规划等一系列政策的出台,物流产业的作用、地位和社会认知度显著提高。但从调研情况看,有相当一部分物流企业和部门,对现代物流是为工农商贸企业生产经营提供物资供应和保障的新的组织形式和新的组织技术,以信息化为支撑,整合生产资料供应、运输、加工、仓储、配送、包装、金融服务、回流回收,以降低物流成本为目的,最终实现物流供应链一体化管理模式的概念不甚了解,内涵掌握不够系统,对现代物流在转方式、调结构,促进产业升级、提高服务业比重中的作用认识不到位,制约了物流资源和功能的释放,束缚了物流服务水平的提升,不利于物流业的推进和发展。

(二)物流企业成本上升压力加大,物流业的税赋不甚合理。一是物流企业运营成本加大。随着人力、土地、燃料等成本不断升高,影响物流企业运营的各要素价格呈上升态势,加上市场竞争加剧,物流服务效益难以提升,物流企业的利润空间进一步缩小。据调查,运输型物流企业20xx年燃料成本和过路过桥费约占总费用的30-40%,到20xx年第一季度已经上升占到了55-65%,其中燃料成本占40%左右(运输营业税与新增加的燃油税重叠),过路过桥费占20%左右;另外,有些运输企业营业税还要附征2.5%所得税,企业无论是否有利润,都要预征,并且存在只征不返的情况。一些物流企业在高成本、低收益、微利润状态下运行,缺乏发展后劲。二是物流业税收管理、税赋不甚合理。首先,目前从国家到地方政策均没有一个统一的物流税目,现行的营业税将物流业务划分为运输(包括运输、装卸、搬运)与服务(包括仓储、代理等)两大类。前者营业税税率为3%,后者为5%。在实际经营中,综合型物流企业各项业务上下关联,互相重叠,很难区分运输与服务收入,税务机关按照就高不就低的原则进行征收。其次,存在重复纳税现象。如,物流园区出租仓库,既要按照租金收入缴纳5%的营业税,还要缴纳12%的房产税,合计17%,除此之外还要缴纳土地使用税等,税收约占收入的25%,过高和不甚合理的税负严重制约了物流园区和物流企业的发展。第三,制造企业因剥离非核心物流业务造成税负增加部分,同级财政等额予以扶持补助的政策得不到落实,主辅剥离积极性受影响。据有些制造企业反映,物流业从制造业中剥离,虽然增加了地方税收,培植了地方财源,但就企业而然,各项税收费用统算,剥离后比剥离前要高出10-20%。如果没有较强的政策支持和引导,物流业务从主业中剥离的积极性受到影响,物流市场得不到更有效释放。第四,地方税源流失严重。有些运输企业和物流公司由于没有税务发票的开票资质,开据发票困难,有关政策尚未配套、落实不到位,便选择政策优惠的省份注册公司,造成地方税源流失。

(三)物流标准有待于规范和完善。一是物流主体标准不规范。物流市场主体庞杂,物流企业集中度不高,竞争秩序不规范等问题比较严重,诚信体系建设有待于加强。物流企业专业化和精细化与供应链的一体化配套的服务水平不高,突出表现在小、散、乱,形不成规范化经营和规模化发展,急待用统一的标准进行规范整合。二是物流技术标准不规范,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不能有效衔接,物流信息尚未达到共享共用,造成物流企业间以及物流企业与制造企业间的信息不对称。

(四)物流园区建设规范性较差、相关服务功能偏低。物流园区的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与管理。有些市、县物流园区建设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匹配,综合性的园区建设较多,具有行业和地方特色的专业化园区相对较少,园区的服务功能低,定位不明确。调研发现,近几年一些地市,在规划建设物流园区时,不顾经济发展现状、产业物流规模,不考虑与当地产业集群和产业特色的结合,为建园区而建园区,简单的认为贸易市场就是物流综合园区,盲目跟风建设,结果是一方面物流企业的发展需要相适应的土地不能满足,另一方面由于设计规划的不尽合理,造成园区土地的浪费。如何防止重复建设和土地资源浪费,合理规划、整合物流园区的建设,不断完善物流园区功能,是当前面临的实际问题。

(五)专业化物流和精细化服务水平有待于提升。随着经济结构的调整,物流市场的专业细分加快,制造企业对物流服务需求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一般性的运输、仓储服务,难以满足专业生产所需要的专业化、定制化、供应链一体化的服务。物流与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相结合,物流业与制造业、农业、流通业、金融业等多业联动融合发展是加快物流业发展的关键。

物流调查报告 篇7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仓储、货代、信息等产业的复合型服务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国民经济竞争力和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意义。我市于20xx年8月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市现代物流产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8月中旬,发改局、统计局一行5人对全市物流业发展开展了一次深入的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我市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和资源优势,不断优化物流企业发展环境,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努力培育现代商贸服务业,全市现代物流业发展不断呈现新的特点:

1、物流业贡献作用日趋突出。物流业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资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根据统计资料测算,20xx年全市物流行业总产出为32.92亿元,按行业划分: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业)18.53亿元,批发和零售业14.39亿元。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在整个物流产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占全部物流产业总产出的56.29%。

2、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以公路运输为主,铁路运输为辅的综合运输体系。公路交通便捷,其中主要有郴州大道、郴永大道、资五公路、S213、S322线等城市道及国省干线公路全面建设完成。截至20xx年底,全市公路水路客货运周转量162295万吨公里,比上年增长16.8%。年末机动车保有量66104辆,其中汽车保有量21400辆,摩托车保有量43905辆,农用运输车保有量692辆,挂车保有量107辆。

3、物流成长型企业蓬勃发展。目前,我市已经发展形成了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培育了达达物流、宏发物流、博盛物流、邦华物流等具备一定成长性的现代物流企业,目前全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共有7家。其中达达物流已被确定国家3A级物流企业,是整个郴州县(市、区)一级别第一家3A级物流企业。

4、商贸流通体系基本形成。大型商业网点14个,建筑面积约16.3万平方米,营业面积11.75万平米,20xx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12家,总营业额1.19亿元,全市大型市场10个,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2家,总成交额6.07亿元,我市农家店总量突破250个,新建大型配送中心1个。生源百货超市、鑫地广场等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迅猛。大型市场的物流配送业务增多,为拓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二、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缺乏统筹规划。一是产业规划滞后。物流业长期处于先发展,后规划的无序状态,一些已建成的物流项目由于在选址和建设时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规划论证,建成后与城市总体功能布局脱节。二是供需结构不平衡。一方面,我市大部分物流产品的运输和调配都由企业自身完成,本应剥离出来交给第三方经营的物流服务资源仍滞留在企业内部,致使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市场需求不足;同时,现有的物流企业规模小,实力弱,功能单一,服务质量和效率难以满足社会化物流需要。

2、产业要素不全。一是缺乏制度规范。没有根据快速发展的物流市场需要,及时调整和完善配套行业标准及管理制度,行业标准不统一,准入门槛低,无序竞争激烈。二是缺乏政策扶持。对物流业发展投入有限,金融、税收、土地等方面扶持政策少,宣传不到位,多数业主表示对现行的优惠政策不知情。此外,大部分企业反映税收开票难、运输成本高、企业负税任务重等情况。三是缺乏龙头企业带动。由于没有与工业、商贸、涉农等产业和区域有效对接,形成功能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因此难以培育和壮大本地龙头企业,也难以引进大型龙头企业来资兴发展,多数物流企业处于零散、量小、无序状态,服务功能单调,技术力量和综合化程度低,缺乏辐射带动力,在调研的过程中,我们发现有6家物流公司业务在外地,属于总部经济发展的形式,其中州门司有2家物流企业属于该模式的都搬到桂东去了,缺乏稳定性。统计显示,我市23家从事物流的企业中,规模以上7家,专业的只有4家,注册资本达到1000万元的不足3家。

3、产业基础薄弱。一是交通运输设施建设滞后。欠缺区域性货物公共集散和配发中心,企业自用配送点多,运输线路重叠,容易引发交通拥堵,配送车辆“进城难、停靠难、装卸难”。二是没有建成全市统一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缺乏电子商务总体规划和系统的支持政策,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落后。三是项目建设进展缓慢。受规划、土地等因素影响,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例如邦华物流项目。

三、加快我市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坚持物流先行,高标准编制产业规划。按照“整体规划、适度超前、分步推进”的原则,科学编制《“十三五”资兴市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统筹考虑我市产业结构布局、环境保护、投资来源、运营组织以及建成后经营效率和效益等因素,注重与城市发展规划、农业发展规划等各项社会规划之间的有机衔接,科学制定指导方针、总体思路和发展目标。

2、加强三个“一体化”和四大物流中心建设,构建“大物流”格局。一是积极推进产业一体化,通盘考虑物流业与工业、商贸、农业等产业和行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作用,加快推进大型超市、商场配送中心与物流中心相对接,促进商贸物流发展;二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推广“农超对接”工程,建立农产品进城快捷通道,形成生产超市化、经营连锁化、加工链条化的农产品物流配送系统;三是积极推进区域一体化,促进区域物流和中心城区专业物流的协调发展,加强区域间的沟通与合作,实现互补共赢,全面提升物流发展对经济社会的辐射带动作用。紧紧围绕我市产业布局,重点高标准规划建设资五工业物流、鲤鱼江商贸物流、罗围食品物流和兴宁农产品物流等四大物流中心。

3、加快建设综合交通运输网络。全面推进项目建设,打造立体交通,加快桂新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公路、重要通道及农村公路建设,加快水运基础设施建设,推动长盈头货运码头开工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规划建设一批城市公用型配送、集散中心和货运站场,缓解城市物流配送压力;加快推进城市道路交通和物流管道建设,形成高效便捷的城市交通运输网络。

4、加速建设园区企业集成网络。一方面,大力推进达达物流、邦华物流等园区物流建设项目;加快金鸿物流、达达物流二期、资兴物流中心二期以及资五产业园配套制造业物流园区项目前期工作。同时,强化园区集成功能,积极引进商贸、货运、仓储等不同行业、不同特点的物流企业进入园区发展,打造一批集市场信息、仓储、配送、多式联运及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物流基地,实现物流企业集聚发展,提升规模效应。

5、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结合全市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加快企业物流信息系统建设,鼓励软件应用、平台开发、快递物流、仓储配送等电子商务配套体系发展,鼓励专业化电子商务服务企业开展技术和服务模式创新,降低企业信息化建设、电子商务应用及物流成本。

6、加强人才培育和引进。在我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的基础上,加大对物流从业人员在人才落户、子女入学、奖励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借鉴外地经验,引导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与物流企业合作,加强物流“产学研”基地建设,培养理论结合实际的物流人才,为现代物流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储备;大力开展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工作,通过各种渠道组织开展符合物流企业实际用人需要的职业资格培训认证工作,进一步加大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力度和服务质量的跟踪管理。

物流调查报告 篇8

关于全区商贸物流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为了贯彻落实区委关于建设工贸旅游强区战略目标,区人大常委会抽组部分人大代表和有关方面负责人组成调查组,由常委会副主任王正举带队,于9月中旬深入柳湖建材市场、平凉商城、世博伟业、新世纪购物中心、陇东蔬菜瓜果批发市场等商贸物流企业进行实地调查,召开了涉及商贸物流发展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企业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听取区商务、工商、规划、供销等部门的工作汇报和企业代表的意见建议,对全区商贸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现将调查的主要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全区现有批发零售贸易和住宿餐饮企业及个体经营户15230户,其中:商贸企业578户、仓储运输企业91户、其它企业及个体经营户14561户,有农资、化肥、建材、汽车、家具、粮油、花卉、蔬菜瓜果、日用百货、五金家电、活畜交易等各类专业市场20多个42 万平方米,农村有区域性重点集贸市场21处,全区培育形成了以平凉商城为中心的百货批发区、以崆峒东路为中心的工业机电贸易区、以新民路为中心的民族餐饮贸易区、以柳湖路为依托的物资批发区和以火车南站为中心的仓储货运区五大商贸功能区,配套完善了西郊果菜保鲜储备库、八里石油储备库、火车南站化肥、农资、建材储备库,初步形成了大型物资仓储、低温冷藏、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主的商品物流体系。区域性商贸中心聚合辐射功能进一步增强,仅平凉商城、新世纪商厦、世纪金鼎等百货批发零售商场年营业额达到5亿元以上,其中30%的商品销往周边六县和固原、泾源、镇原、彭阳等县(区);东郊瓜果批发市场作为陇东地区最大的果菜批发交易市场,年交易量4亿斤、交易额3.5亿多元,辐射陕、甘、宁、青、新、川等八个省(区);黄牛年贩运屠宰量达20万头,年销售额6亿元,畜产品销往兰州、西安、北京、上海等30多个城市。2011年全区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43.1亿元,增长速度17.8%,其中:城镇零售额37.2亿元,农村零售额5.9亿元。截止2012年6月底,全区累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4.6亿元,增长速度 17 %。其中:批发业销售额20.48亿元,同比增长23.8%;零售业销售额12.04 亿元,同比增长12.5%;住宿业营业额 0.82亿元,同比增长28%;餐饮业营业额1.78亿元,同比增长 11.9%。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各级领导重视,发展环境进一步改善。近年来,建设商贸物流中心已经成为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共同意志。市委明确要求把建设崆峒“西兰银几何中心物流枢纽”作为全市“四三二一”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区委也提出了建设“工贸旅游强区”的奋斗目标。2011年区上成立专抓商贸流通工作的商务局,制定了《崆峒区“十二五”商贸物流中心建设规划》、《崆峒区农村乡镇集贸市场规划》、《崆峒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行业发展规划》、《崆峒区现代服务业“十二五”— “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及发展项目》等规划,全区上下发展商贸物流业的氛围日渐浓厚。同时,随着平定高速、西平铁路等一批重大交通和城建工程的实施,我区周边交通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城市扩容提质大大加快,城市功能不断增强,城市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展到48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到26万人,为建设商贸物流中心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平台。

(二)构建市场网络,市场体系建设逐步完善。紧密结合中心城市建设,发展专业市场,培育大型商贸流通企业,大力发展商贸功能区,初步形成了以市区为中心,重点商贸企业为龙头,以312沿线为辐射带,以乡村农贸市场和“万村千乡市场工程”为网络的市场体系。先后实施了新世纪商厦扩建、新民商厦、世纪金鼎、陇东物资建材市场、国际家具汇展中心、百兴大厦、广成大酒店、平凉世博伟业家居广场等大型商贸设施建设工程,布局了以百货批发、工业机电、民族餐饮、物资批发、仓储货运为主的商贸功能区,建成了草峰、花所、高寨等一批农村大型综合农贸市场。做大做活以振辉商贸、好来西商贸为龙头的商贸物流业,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代理配送等新型商业模式。努力扩大外贸出口,保持外贸持续稳定发展。全区现有各类商业网点1.5万多个,从业人数近10万人。全区社会商品消费品零售总额由2006年19.3亿元增加到2011年的43.1亿元,增长2.23倍。

(三)实施“两项工程”,落实惠民政策。一是认真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发展标准化连锁农家店建设,农村流通设施规模和经营水平得到不断提高,消费安全得到有效保障。自2006年开始连续六年建设“农家店”,现乡镇覆盖率达100%,行政村已覆盖179个,覆盖率71%。结合开展“双联”活动,贫困村村级商贸综合服务社将实行全覆盖。截至目前,全区共验收合格“农家店”377户,“乡镇示范店”10户,建设配送中心1个。有力地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市场体系的进一步完善。二是有序推进家电下乡和家电以旧换新工作。实施家电、汽车、摩托车下乡,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城乡消费品市场得到有效拓展。截止2012年8月底,全区累计销售家电下乡产品86240台(件),销售额20582万元,共兑付补贴资金2360万元,补贴对象涉及全区17个乡镇4.6万多农户。家电以旧换新工作截止2011年12月底,共回收三大类旧家电2378台,销售新家电2249台,销售总额1072.3万元,财政补贴68.93万元,兑付率100%。惠民政策的实施,促进了消费,拉动了内需,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四)加强商务执法,强化商贸服务管理。一是加强商务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完善执法装备配置。组建商务执法大队,理顺执法机制,做到规范执法。按照商务部有关工作要求,做好“12312”举报投诉和商务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的设备装备配置工作,落实商务综合执法“五统一”。二是重点保障肉品、酒类商品等民生安全。严厉打击私屠滥宰、注水肉等违法行为,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肉”;严把酒类市场准入关和流通许可证制度,严厉打击制假售假。三是强化成品油市场管理,保障市场供应。健全了成品油市场应急预案,进一步加强成品油市场监测预警工作,做到在油品供应偏紧时优先保障农业生产、重点建设项目、城市公交和公共事业的成品油供应。四是强化商贸服务行业监管,在规范中促进发展。依托养生平凉建设,积极支持餐饮企业发挥本地特色,参与行业交流,推动特色食品企业与超市对接,做响做强优势品牌,扩大市场影响力。制定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促进和完善现代服务业体系,积极发展信息、家政、中介等新兴服务业、培育金融保险、网络传媒、文化创意等高端服务业,为实现全区跨越式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三、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区商贸物流业发展虽然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与市区发展战略目标相比,商贸业态发展不足,商圈打造和农村市场开拓力度不够,现代物流业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不高,还存在不少制约因素。

1.发展现代物流业的认识不足,对商贸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调研中发现,个别部门和领导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过去“重工业、轻服务业”、“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发展观,对现代物流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对政府在物流业发展中的职能定位不够明确,还没有真正树立起大物流理念,而把现代物流当作一般的流通、传统流通抓的现象普遍存在。很多企业对专业物流服务发展观念滞后,对第三方物流在降低生产成本中的作用认识不足。调研中,商贸业主认为,政府在商贸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运营方面,目前仍按照商业地产的管理方式对待,不够合理,特别在土地使用、税收优惠以及水、电、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和规费收取方面缺乏系统明确的扶持政策,物流行业监管还处于放任自流阶段,不利于物流产业的健康发展。

2、商贸流通行业规划相对滞后,布局不尽合理。多年来,我区商贸流通业发展由于缺乏有力的总体规划,商业网点基本是由商家引领,自发形成,有的区域重复建设、过度竞争,有的区域还不能满足需要。城区大型零售网点过于集中于市中心地带,新建区域商业配套服务欠缺;专业批发市场“有市无场”与“有场无市”并存,一些批发市场处在城区(如东郊蔬菜批发市场),造成交通拥堵、环境脏乱差等问题,难有更大发展空间,而城郊近年来兴建了一批规模大、标准高、功能全的专业市场(如世博伟业)由于位置偏远,受老市场冲击,造成市场低迷;同时,在城市建设与改造过程中,受利益驱动,一些较大商网被分割出售,如平凉商城,商铺与人居混杂,不利消防安全,造成经营管理困难等问题。目前我区尚无肉类产品专业批发市场,猪肉在三里塬占道交易,牛羊肉在城区新民路占街为市交易,既影响城市交通秩序,又不利于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3.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影响和制约了现代商贸物流业的发展。一是流通业资本投入不足。我区商贸物流业主要以民营企业为主,近年来,对流通业的资本投入多为自然投入的社会零散资本,投资方向多为小型的品牌代理和餐饮服务业,而缺乏集中的优势资本的投入。政府对发展流通业缺乏政策引导和专项扶持资金,金融部门对传统零售服务业的支持力度显弱,使传统的流通企业投入减少,经营困难,特别是在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的资金较少,企业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二是现代物流业发展人才较为短缺。我区物流业从业人员主要以仓储和运输服务人员为主,普遍缺乏现代物流经营、管理和运作的相关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特别是缺乏物流方案设计运作、信息处理方面的人才,制约了物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4.现代物流业的基础配套设施不到位,物流产业链没有形成。虽然我区在各种新兴市场的建设中投入了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物流业运行网络不健全,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组织化程度低,大型企业自营物流比重偏高,第三方物流发展滞后,社会物流缺乏统一规划管理。物流业务绝大多数集中在传统的运输、仓储业务,组织化程度较低,服务功能单一,辐射半径较小,没有形成各自互补的物流产业链,新兴的物流业务比重很低。没有建立连接行业与政府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行业协会。物流业内的特种运输公司和仓储设备公司等都还是空白,能提供综合物流服务的现代物流公司较少,专业的物流园区更是我区现代物流发展的一大空缺。

四、几点建议

我区发展的亮点在商贸,发展的潜力在商贸,为财政做贡献的希望在商贸。我区发展大商贸具有一定的政策优势(作为平凉市的中心城区,发展商贸业一直都是市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区位优势(是平凉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交通快捷便利,人流、物流、信息流密集交汇,为商贸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人文优势(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旅游业发展势头迅猛,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一系列需求,为商贸物流业发展带来了无限商机)、经济优势(是全市金融、保险、商务、文化中心),以商贸流通促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前景看好。建议今后做好以下五方面工作:(一)深化思想认识,明确商贸物流发展定位。现代商贸物流业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网络化带动下迅速成长起来的全新的服务业,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层次、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性。按照建设工贸旅游强区的战略目标,科学确定商贸物流发展定位,形成以专业批发和特色零售并重,辐射功能强、交易流通量大,网路健全、布局合理、商务配套的商贸流通格局。具体来说,一是要通过建设有特色的零售业旗舰打造周边地区高端零售中心,充分吸纳周边购买力。二是要通过建设门类齐全的专业批发市场,一方面巩固和提升对周边地区的商品辐射力,另一方面通过与全国各级各类批发市场充分对接,将本地优势资源和产品纳入全国市场。三是建设区域性物流中心,通过培育物流主体,完善物流设施,降低物流成本,力争形成大进大出大流通大物流局面。

(二)加强政策支持,落实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政府要在积极推进城市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商贸发展,做到商贸经济与城市建设齐头并进。要加强对商贸工作的组织领导,加大对商贸发展目标考核力度;进一步修改完善全区商贸发展规划;加大商贸经济发展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支持,出台扶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国土、财政、税收、信贷等政策上给予优惠扶持,打造符合现代化发展趋势的物流产业,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同时,加强对物流企业的监管力度,要防止个别企业借“物流”之名,行圈地之实。二是落实商贸流通业发展规划。鉴于市区同处一城的实际,规划一经确定,要协调市上将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保证其严肃性、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加强与区直相关部门的沟通,如对2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项目在核发建设工程选址意见书和建设用地许可证之前,可由市区商务主管部门共同出具商业网点规划确认意见书;对新建和新开展经营的5000平方米以上的商业项目和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的新建和改扩建,由市区商务主管部门依据规划和规范程序进行预审,对重要的大型商业设施、批发市场项目、特殊流通行业召开听证会,听取有关部门、专家、各界代表的意见。同时,要尽快规划建设肉类食品专业批发市场,切实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

(三)开拓城乡市场,建立健全城乡商贸流通服务网络。一是打造新的城市商务区。目前,新民路是城区的商业核心区,但是过于集聚的商贸企业,给周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布局的不合理,不利于人民群众快捷便利的购物需求。结合城市“北扩”发展战略,在新城区、东城区、西城区建立区域性商业中心,积极鼓励支持企业引进大型连锁超市、国际国内知名品牌等,力争将该区域发展成为我区新型的商业中心。同时,围绕搞好社区服务,引导和鼓励新世纪等大型商业企业向居民小区延伸,开设一批小型超市、便利店,方便群众购物。二是构筑完善农村流通网络。继续抓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按照规定的标准要求,建立以配送企业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集日用消费品、药品、农资销售、农副产品收购为一体的城乡连接、互动畅通的农村流通体系。构建新型农产品市场营销网络,努力搞活农产品流通。建立仓储及预冷保鲜设施、加工配送系统、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系统等公共服务设施,培育无公害农产品批发市场和建设乡镇农贸市场。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鼓励发展农村经纪人队伍、农产品流通协会,支持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市场营销“一站式”服务。

(四)积极整合资源,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前,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应积极推进商贸领域由企业物流向社会专业物流的转变,真正形成以产业形态出现的第三方物流。有重点的选择若干资质好、有发展前景的物流企业,在政策、用地、资金等各方面予以倾斜扶持,培育成专业化、规模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使其尽快形成竞争优势。一是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物流服务经营商落户,或对我区现有交通运输和仓储批发企业通过合资或引进外资嫁接,组建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较短时间内接轨国内外物流市场网络。二是加快促进现有相关服务企业重组转型,将现有的交通运输和货运代理企业、商业、物流储运企业,通过扩大经营范围、延伸服务领域,建成物流配送中心、仓储中心。同时,引导大型商贸企业内部独立创建配送中心。三是鼓励企业物流联盟发展,支持商贸企业与物流企业、物流企业与邮政、运输、仓储等企业结成合作联盟,以提高物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五)转变政府职能,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政府及其职能部门要牢固树立“大商贸”理念,努力实现由微观向宏观管理过渡,由管企业向管行业过渡,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过渡,明确职责,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引导和服务,建立既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又有利于经济有序运行的商业监管体系。一是贯彻落实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生活服务业、特殊流通行业的国家和地方标准、规范。重点加强定点屠宰、再生资源市场、酒类流通市场、餐饮业、宾馆酒店业、家政服务等行业发展的指导和监管,以确保商贸行业有序、健康发展。二是逐步建立健全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引导、鼓励、组织各专门行业特别是新兴行业和优势行业组建一批代表性强、运作规范、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行业协会,强化行业自律、协调行业管理。三是政府各职能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采取联合执法等形式,强化对商贸经营秩序、安全生产、食品流通安全的监管,重点实施“放心肉”工程,严把畜禽屠宰进场检验检疫关和肉品出厂检验关,严禁病害肉品流入市场。同时,加大市场稽查力度,规范市场秩序,严厉打击坑害消费者的不良经营行为,推进诚信体系建设,促进商贸业规范、持续发展。

物流调查报告 篇9

调查对象名称:

物流业

调查内容:物流企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调查目的:了解物流发展情况。为未来做好准备。

“在中国的物流领域,人们普遍认为物流。即相关材料从供应商到需求方的移动。涉及运输、仓储等层面的活动。美国物流管理协会(AmericanLogisticsManagementAssociation)将物流定义为: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对原材料、中间库存、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从产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和储存进行规划、实施和控制的过程。它特别强调物流中的有效流动和存储、信息和管理的作用,并特别关注运输可视性、库存可视性以及电子商务在当今物流中的应用。

以下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对物流相关行业企业运营情况和我国工业批发贸易企业物流现状的调查。

对于物流相关行业的企业,本次调查主要选取20xx年物流业务收入在1亿元以上的独立法人企业。调查主要涵盖20xx年和20xx年企业的业务量和物流业务收入。物流业务成本等。

对于工业和批发贸易企业,调查组采用重点调查的方法,其中工业企业主要集中在煤炭、水泥、钢铁、石油石化、化工等九大工业行业。

选择2—对于每个行业;三家企业进行了重点调查,主要针对20xx年和20xx年企业的销售物流活动和费用。

本次调查涉及1052家企业,共收到886份有效陈述。其中,工业企业584家,占67.5%;批发贸易企业80家,占9.2%;物流相关行业企业202家,占23.3%。

本次调查中,被调查企业销售物流费用合计616.02亿元,比上年增长23.5%。物流成本比前一年增加主要是由于运输成本的快速增加。在调查企业中,运输成本为339.5亿元,比上年增长28.1%,占物流总成本的55.1%。

运输成本的增加一方面是业务量的增加,另一方面是运价的提高。20xx年调查企业平均运价为0.40元/吨公里,比20xx年增长15%。调查显示,工业企业和批发贸易企业的销售物流成本增长率基本相同,工业企业为23.5%,批发贸易企业为23.3%。然而,在运输成本增加方面,工业企业占28.1%,明显高于批发贸易企业的16.4%。

各行业发展不平衡,钢铁行业和煤炭行业物流成本增速最快,20xx年分别增长45.4%和36%,远高于被调查企业的平均水平。物流支出增长最慢的是烟草行业,增长4.8%。

企业销售物流费用比例下降。20xx年,被调查企业的销售物流费用率(销售物流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例)为3.3%,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根据本次调查结果,各行业物流成本水平普遍下降。其中煤炭、化工、水泥行业物流成本率较高,20xx年分别为9.91%、7.37%和6.54%,远高于被调查工业行业的平均水平;钢铁、石油石化、有色金属、烟草和纺织行业的物流费用率较低,低于被调查工业行业的平均水平。

企业物流外包比例增加。本次调查专门调查了运输业务外包。根据调查数据,企业的运输业务主要是通过外包完成的。

20xx年,在被调查企业完成的2.2亿吨货运量中,业主企业仅完成8000万吨,占总量的36.3%,委托第三方完成1.4亿吨,占63.7%。这一比例比前一年增加了近2个百分点。

各行业企业物流发展不平衡。通过这次调查,我们对企业物流在不同行业的发展有了初步的了解。

从整体上看,各行业企业的物流运作特点是:商品销售收入快速增长,物流费用快速增长。由于销售收入增长速度快于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率一般呈下降趋势。

但是各行业企业发展不平衡。20xx年煤炭行业成本率最高,为9.9%,石化行业成本率最低,为1.2%。

从20xx年自运货物平均运价来看,化工行业最高值0.652元/吨公里,纺织行业最低值0.304元/吨公里;20xx年,石化行业企业运输成本占销售物流成本的比例最高,为77.8%,钢铁行业最低,为38.4%。

物流企业运营

本次调查共收到202份物流相关行业企业的有效数据。

调查数据显示,近两年来,我国现代物流业务发展明显快于传统物流业务,物流企业实现了盈利

物流企业的服务费在下降。现代物流业务的收入增长明显快于传统物流业务。随着物流服务需求的快速增长,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收入也大幅上升。

20xx年,本次调查的所有物流企业物流业务总收入为1694亿元,同比增长36.4%。其中,配送业务、代理业务、信息及相关服务业务、配送加工业务等现代物流业务收入分别增长59.8%、52.8%、50.8%和36.1%,明显高于运输收入增长31.4%。存储收入增长18.2%。

综合物流企业的收入增长明显快于运输仓储物流企业。根据物流企业的不同类型,综合物流企业的业务收入增长46.4%,运输物流企业增长36%,仓储物流企业仅增长13.2%。物流企业利润水平明显提高。20xx年,被调查企业实现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76.9%;营业税28亿元,同比增长20.5%;产值利润率18.4%,同比增长4.2个百分点;成本利润率为23.2%,同比增长6.3个百分点。

物流服务收费水平普遍下降,但运输价格上涨。20xx年,物流企业服务收费下降。

其中,物流企业平均货物配送率为37.4元/吨,同比下降37.4%;商品平均配送加工率326.5元/吨,同比下降15.5%。

商品平均包装率113.5元/吨,同比下降24.3%;货物平均仓储率为0.16元/吨日,同比下降19.7%;平均货物装卸率10.2元/吨,同比下降8.4%。只是运输价格,受油价大幅上涨和国家控制公路超载政策的影响,明显上涨。20xx年,物流企业综合平均运价为0.14元/吨公里,同比增长12.1%。其中,地方铁路运输企业平均运价为0.12元/吨公里,同比增长9.9%,道路运输企业平均运价为0.46元/吨公里,同比增长10.8%。

水路运输企业平均运价为0.045元/吨公里,同比增长11.2%,航空运输企业平均运价为1.653元/吨公里,同比下降4.4%,综合物流服务企业平均运价为0.37元/吨公里,同比增长15.9%。

中国物流的发展

中国20xx年加入世贸组织已经快十年了。经过20xx年与世界经济的密切磨合,中国经济越来越明显地带有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痕迹,从克制到自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由于服务业市场准入的扩大,中国物流业也将融入全球物流业的浪潮中,并将失去“雨伞”中国物流企业将面临世界巨头的竞争。压迫”,但也会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机遇和困难并存。如何在与世界巨头竞争的舞台上扬长避短,抓住新一轮发展机遇,已成为中国物流企业面临的世纪难题。

中国古代法有云“了解自己和自己,打好每一场仗”。中国物流企业只有了解自己与巨头的差距,洞察全球化后中国物流的发展趋势,才能在新的竞争和发展中寻求良好的机遇,真正跟上世界的步伐。那么世界物流经济的发展会呈现出什么趋势呢?记者走访了许多专家,发现趋势是多种多样的,但有三大趋势将成为必然,也就是说,把握这三大趋势也将把握未来物流发展的脉搏。

趋势一

物流信息网络

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互通将成为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必然手段。通过网络系统提供服务可以产生特殊的规模经济。物流企业覆盖范围越广,用户越多,越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

趋势二

合力提升自己

有一个著名的“马太效应”规律:强者越强,弱者越弱。随着世界经济资源集中度的进一步提高,马太效应会越来越明显。垄断已经成为一种“幻想”强有力的合作将成为另一个重要趋势。

物流调查报告 篇10

十一期间,我们组成员分别对深圳、广州两个地方进行了实地调研,下面是我们的调查报告、相关查找资料的分析以及总结。

深圳部分:

深圳是正在崛起的区域性中心城市,是著名的江淮粮仓,是正在崛起的能源新城,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大市,综合交通枢纽,并且正在构建区域性现代商贸物流中心,同时深圳正依托丰富水资源优势而倾心打造滨水园林城市。这些不仅成为了深圳的名片,同时也是深圳的发展优势所在,特别是造就了深圳发展物流产业得天独厚的基础条件和巨大优势。

一、物流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

20xx年底,全市工商注册物流企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53家,物流个私经营户2473户,从业人员25万。全市物流业增加值31.7亿元,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14.8%,占GDP总值的5.2%。全市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8.7亿元,占各行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3.4%。全市货运车辆90998台,货运吨位475万吨,公路货物运输量1.8亿吨,货物运输周转量670亿吨公里;客运车辆7185台(其中出租车3005台),座位114985个;旅客运输量1.8亿人次;旅客运输周转量130亿人公里。全市港口货物吞吐量370万吨;邮电、邮政业务总量近30亿元。

其主要特点:

1.以阜城为中心枢纽的沿淮物流带布局初现雏形。深圳已初步形成四大物流园区、五大物流系统、十大物流配送中心的格局。

2.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深圳已发展成为一个拥有“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立体交通网络的枢纽城市。

3.繁荣的专业市场催生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

4.城乡商品市场的新发展为物流产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

5.物流产业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

6.物流业带动了相关产业和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

7.政府的推动促进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

从整体上看,近两年深圳市物流业发展迅猛,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平较低,和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和差距。

二、深圳物流业存在的问题

1.现代物流观念薄弱。

2.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滞后。

3.物流市场主体不强。

4.物流发展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5.物流人才缺乏。

6.企业发展物流还存在一些瓶颈,如涉及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基础设施的投资严重缺乏等。

三、进一步发展物流产业的要求

1.制定物流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

2.支持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3.加强区域物流产业协调。

4.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

广州部分:

广州市物流业起步早,发展快。其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门类较全、基本能满足其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产业。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广州市物流业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发展规模、信息化建设、产业培植政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一、广州市物流产业的发展现状

广州市物流业起步于上世纪九十年代,截止目前有物流企业218家(有工商注册和税务登记),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5家,民营企业83家,外商合资、合作企业2家,其它类型的企业105家。据统计,20xx年物流总量7226.8万吨,其中铁路运输1362.8万吨,公路运输5864万吨,集装箱物流总量12万标箱。初步测算,广州市物流业年收入在100亿元以上,占全市GDP的6.3%、服务业增加值的14%。如按辐射区域测算,广州市物流市场价值应在500亿元以上。

其主要特点:

一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二是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形成。

三是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

四是中央直属企业、外资企业和外省、市物流企业的落户为广州市物流业的发展增添了活力。五是多年来广州市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为做大做强物流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六是第四方物流初露端倪。

但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发展规模、信息化建设、产业培植政策等方面广州市物流业仍存在诸多问题,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于其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的经济发展。

二、广州市物流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是从宏观上没有统一规划。

二是高层次物流人才严重匮乏。

三是观念滞后。

三、广州市物流产业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1、加快制定和出台有利于物流产业发展的地方性产业政策

2、以现有产业布局为基础,重新规划广州市物流产业格局。

3、建设口岸,提升广州市物流产业的层次和发展空间,拓展物流空间,提升广州市物流产业的内、外竞争力。

4、成立物流行业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5、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现有物流设施的功能。

6、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7、加快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总结

广州物流业起步早,发展快。而深圳的物流业近两年发展迅猛,但仍处于起步阶段,整体发展水品较低。

一、两市物流业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两市发展现状的相同点有: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物流产业,政府的推动促进了其快速发展。

繁荣的专业市场催生了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体系基本形成。

物流产业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逐渐壮大。

市场的多元化快速发展推动了物流产业的发展,同时物流产业的迅速发展也反过来促进了相关产业和全市经济的发展。

立体综合交通枢纽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了优越条件。

不同点在于:

广州市物流业起步较早,其已发展成为规模较大、门类较全、基本能满足其经济发展需要的新兴产业。并且第四方物流已初见端倪。

而深圳相比较广州,起步较晚还未开始第四方物流产业,但以深圳为中心枢纽的沿淮物流带布局已初现雏形,城乡商品市场的新发展为物流产业发展拓展了新空间,物流业发展迅猛。

二、两市物b流产业存在的共同问题:

1.从宏观上物流发展缺乏统一规划,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2.高层次物流人才严重匮乏。

3.现代物流观念薄弱。

三、就两市物流发展提出的建议:

1.加强区域物流产业协调,成立专门组织,加强行业自律。

2.加强现代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3.整合物流资源,提升现有物流设施的功能,大力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

总之:两市的物流发展程度有一定的差别,但都存在一些共同的问题。与国内、省内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相比,其物流业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发展规模、信息化建设、产业培植政策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发展速度相对滞后于其经济发展的要求和经济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发展。可见物流业的发展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愈来愈重要的角色,受到愈来愈大的重视,物流专业人才也将有更大的发展前途。

物流调查报告 篇11

物流产业作为国民经济中一个新兴的服务部门,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在国际上,物流产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物流业连接着生产与消费,是一种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技术,对于加快经济循环、合理配置资源、节约成本、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连云区是全市重要的商贸物资集散地,具备发达的交通网络,特别是拥有巨大的港口吞吐量和铁路运输,奠定了物流业发展的坚实基础。随着全区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已经成为实现“全面达小康,建设新连云”战略目标的迫切要求,也是拓展全区经济发展更广阔空间的重要途径。作为连云港市现代物流业最具发展优势和潜力区域的连云区,于20xx年5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我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暂行)》,为进一步做大做强全区现代物流产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近期,由区政协副主席夏信喜带队,组织区政协办、发改局等单位及部分区政协委员对全区现代物流业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连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

多年来,连云区依托区位、交通、产业和资源优势,不断优化企业物流发展环境,加强综合交通体系建设,努力培育现代商贸服务业,全区现代物流业发展不断呈现新的特点:

1、物流业贡献作用日趋突出。物流业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资流通提供了有力保障。20xx年连云港港共完成货物吞吐量8506.8万吨,同比增长17.6%,在全国沿海主要港口中排名第12位。东部城区物流相关行业数量多,产出大。根据经济普查资料测算,20xx年东部城区物流行业总产出为34.01亿元,按行业划分:交通运输和仓储业(邮政业)19.91亿元,批发和零售业14.10亿元。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在整个物流产业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占全部物流产业总产出的58.54%。

20xx年连云区物流行业产出情况表

单位:亿元

总产出占比

全区物流业34.01100%

其中:交通运输和仓储业19.9158.54%

批发零售业14.1041.46%

2、综合交通体系不断完善。目前,连云区已初步形成以海运为龙头,铁路运输为骨干,公路运输为网络和各大型场站为集疏枢纽的综合运输体系。港口是连云区发展物流业的重要依托,连云港港是江苏唯一大型海港和中西部地区最便捷的出海口,与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千个港口开展贸易往来,拥有万吨级以上生产性泊位29个,位居全球百强集装箱港口行列。铁路运输是连云区物流业发展的主要支撑。作为中国东西大动脉之一的陇海铁路,向西横贯亚欧30多个国家和地区;南北向的沿海铁路已列入全国铁路“十一五”规划,即将开工建设。公路交通便捷,310国道和全国东西高速公路主干线连霍高速的起点就在连云区,并与南北走向的同三、京沪高速公路贯通;242省道、226省道、疏港通道正在加快建设中。信息网络方面,光缆干线网己初步建成,形成高速度、大容量信息的传输能力。物流园区建设快速发展,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近年来,连云区重点建设以港口、板桥等为中心的区域物流中心,并已形成若干亮点。

3、物流骨干企业蓬勃发展。目前,连云区已经发展形成了一批主营业务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物流企业,培育了中远物流、源达储运、东鸿物流等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骨干企业。港口物流公司和中外运陆桥运输公司已被江苏省经贸委确定为省级重点物流企业。建设了陆桥保税库三大仓储系统,打造了专业从事集疏运车辆信息、货运信息管理与发布及电子商务服务的物流信息交易中心平台。通过招商引资,中海集运、五矿国际等多家具有先进管理经验的著名物流企业落户连云区。这些物流企业带来了先进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管理技术,对于提高全区物流业现代化水平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随着传统运输、仓储、货代、贸易、商业流通企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变以及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涌现、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的落户,连云区现代物流业基本框架初步形成。

4、商贸流通体系基本形成。近几年,连云区商贸流通业得到快速发展,20xx年全区大型商业网点总数达到

31个,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其中1万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店、超市、专业店等大型商业网点2家,营业额超6亿元;20xx年全区各类连锁企业发展到3家,连锁门店14个;全区拥有各类市场14个,其中成交额过亿元的市场2家,总成交额19.02亿元,同比增长6.55

%。苏果超市、家得福等现代商贸流通企业发展迅猛。大型市场的物流配送业务增多,为拓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5、运输代理、仓储业稳步发展。全区现拥有国际货代企业101家,发展形成了以中远、中海、中外运等国字号企业集团为主体,民营货代、仓储企业为补充的物流配套服务体系。这些企业从事海陆空国际货运代理、大陆桥过境运输、国际多式联运、租船订舱、集装箱班轮运输、船务代理、仓储(保税库、监管库)、报关报验等综合物流服务。铁路及其专用线是仓储企业的主要运输方式。全区现有80余家仓储企业。以中储物流中心、陶庵储运等为代表,建有铁路专用线,从事仓储、发送和配送等业务。

二、主要制约因素

1、物流基础设施尚不完善。一是港口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目前连云港港的实际吞吐量远远超过了设计生产能力,必须进一步加快改造升级。港口综合运输体系尚缺少海河联运,集疏运能力一直不能满足要求。二是铁路运力受限制。连云港港口的集疏运近70%依靠铁路,铁路车皮紧张将会影响港口物资装卸和全区物流业发展。公路集装箱运输主要依靠大港路、中山路,运输通道贯穿城区,港口运输和城市交通互相干扰,目前疏港通道正在加快建设,但公路集疏运通道不畅的矛盾仍较突出。

2、物流资源分散,缺乏有效整合。目前,连云区大多数物流企业主要由零散的小型配货站、个体运输户以及提供简单仓储租赁的企业等构成。企业规模较小,资源分散,难以形成规模效应。工业企业物流大多数还是沿用传统的上游企业送货或下游企业取货的方式。仓储设施缺乏,仓储用地不足,尤其是港口堆场严重不足,大大影响了港口的运输效率和城市形象。

3、物流人才匮乏,物流保障能力有待增强。物流人才问题是困扰一个区域、一个物流企业发展的长远问题。第三方物流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滞后于市场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给客户提供个性化、综合化、增值化的服务方面存在的问题还有待进一步解决。

三、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加强规划制订,明确物流业发展目标定位。加强现代物流业发展战略研究,尽快制订出台《连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从实际出发研究制订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规划,并与港口发展规划及周边地区发展进行衔接。城市发展规划、交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制订和修编,必须充分考虑现代物流发展和港口发展的需要,合理规划布局城市物流功能区、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及相关道路等设施,并为港口的发展留足物流发展空间。强化规划实施的严肃性,避免因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按照区域性的国际物流中心以及地区性物流枢纽的总体要求,拟定阶段性目标实施计划。根据物流需求的分布特征,连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必须充分利用依托港口和全区工商业经济迅猛发展、外向型经济较快提升和区域性重要枢纽城市的优势,重点发展以下三大领域:一是行业分拨型物流,依托港口优势,大力推进多式联运,合理布局分拨配送中心,积极发展跨区域的分拨配送;二是都市配送型物流,依托枢纽城市优势和快速发展的城乡消费品市场,发展壮大国内连锁经营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力争形成辐射全市、全省的消费品配送中心。三是产业基地型物流,即依托各产业园区,优先布局物流项目,形成合理的物流服务网络体系。

2、突出重点领域,加快培育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培育大型物流企业集团。选择一批在现代物流领域已经起步并取得明显成效的优势企业作为“连云区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联系企业”,加强引导、扶持和服务,鼓励其收购、兼并传统物流企业或工商企业中的物流部门,发挥典型示范作用,实现更好更快地发展。依托区位优势,重点在集装箱联运、仓储运输、货运代理和商贸流通领域培育和构建4大物流产业集群板块。大力扶持民营物流企业的发展,逐步培育形成国有、民营、外资三足鼎立,互相补充、互相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加强现代化大型商品批发交易市场、各类专业批发市场、连锁配送中心、信息服务等物流服务网络建设。整合现有物流资源,构建集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产业物流中心和连锁配送系统,并设立仓储基地和区域性分销中心,实行产供销一体化。大力支持区内物流企业“走出去”,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拓展市场,提高竞争力。

3、完善交通网络,不断夯实物流支撑体系。建设完善的运输体系,是加快现代物流业发展必要的基础设施条件。加快港口开发建设,加快实施大型集装箱泊位和30万吨级深水矿石泊位建设;在加快15万吨级深水航道改扩建的基础上,规划建设连云港30万吨级深水航道和30万吨级深水泊位。做好港口集疏运,加快推进疏港公路建设和通榆运河建设,实现海河联运。做好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争取连盐(沿海)铁路尽快立项开工;建设连临高速公路,实现各方向上运输通道畅通。“十一五”时期,重点布局建设一批专业物流园区,主要包括大陆桥公共保税仓库、金港湾大型物流园、板桥工业园物流中心等骨干项目,形成全区完善的现代物流网络体系。

4、加快引导推进,不断提升物流管理水平。推进现代物流业标准化建设,对各种与物流活动相关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进行深入研究,开展物流专业知识与管理标准的普及工作,将企业物流标准化水平作为政府政策支持的重要选择条件。加强物流企业信息化建设,探索构建连云区现代物流业信息交换平台,积极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加强物流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积极推动组建物流行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加大物流市场监管和执法力度,重点是规范市场行为、推动联托运等运输市场公平有序竞争、建立现代物流培训和咨询等中介组织的认证制度。加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统计和监测,研究制定科学的物流统计指标体系,开展物流信息的收集和评价工作,适时定期发布现代物流业发展报告。培养物流管理人才,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物流人才队伍,适应全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5、形成政策合力,努力营造加快发展氛围。加强政府对发展现代物流业的领导和组织实施,充分发挥区服务业发展办公室对全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努力协调解决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进一步改善服务,简化物流项目审批程序,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大胆创新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本区权限内的运输、仓储、配送、货代、流通等具体物流项目审批,建议由区服务业发展办公室扎口、牵头会办。积极提供财政扶持,在区服务业引导资金中设立现代物流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支持重点物流企业、重大物流设施和重要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加强建设用地支持,鼓励在统一规划的物流园区内设立物流企业,建设物流项目。引导社会资金投入,积极运用财政贴息手段,引导信贷资金、民间资本和国外资金用于增加现代物流业发展投入;鼓励融资担保机构为现代物流企业提供信贷担保。建立油、电等物流企业的重要生产要素协调机制,保障企业平稳健康运行。抓好物流企业的宣传、推动和典型示范作用,提高全社会物流业的发展意识。